开放有度,限制有法

2015-12-08 16:29豆党锋
同学少年·作文 2015年9期
关键词:善人恶人作文题

豆党锋

材料作文是近年来考场作文中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既不限制文体,立意的角度也可以自由选择,具有很好的开放性。有些同学因此便认为材料作文是完全开放的,作文时展开“想象的翅膀”,随便抓住一个与材料相关的角度任意发挥,以致写出来的文章偏离题意,甚至不着边际。

卢梭有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材料作文也是如此,所以,遇到材料作文题,不能只看到它的开放性,而忽略它的限制性。那么,看似开放的材料作文题,究竟又会有哪些限制呢?

一、“感情倾向”限制

这类材料作文题的特点是,文题材料一般为叙述性文字,且在叙述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感情色彩。如果没有认真体会材料的感情倾向,褒贬不分,文章的立意很容易超出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甚至跑题。

如,下面这个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头小狮子远离了狮群,不幸遇到了几只狼。

“我是狮子。”小狮子高傲地把胸脯拍得“啪啪”响。

“不错。”领头的狼说,“你如果是一头成年狮子,那么你是强者,我们是弱者;而今你却是一头幼狮,你是弱者而我们是强者。”说完,狼便扑过去把小狮子咬死,吃掉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文题材料叙述了一个小故事,故事中有两个主角,一个是小狮子,一个是领头狼,从故事给出的结果来看,对小狮子的行为是持批判态度的,对狼的行为则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解读。在这样的感情基调之上,从小狮子的角度切入,立意为“人要有自知之明”“学会低头与弯腰”“只有自身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或从狼的角度切入,立意为“善于审时度势,抓住机会”等都与题中呈现的感情倾向相一致。而如果立意为“要有尊严地活着”“坚守本色,坚持自我”“欺软怕硬,没有爱心”等,则与文题的感情倾向不一致。因而,审题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正确解读材料中某些表明感情倾向的细节性关键词或故事的结果所透露出的感情倾向,准确把握材料的感情倾向。

二、“观点指向”限制

这类材料作文题的特点是,文题材料多为论述性文字,可能蕴含多个观点,但真正引领考生写作的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符合情理、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方向。如果无视这种潜在的立意指向性,写出的文章就可能偏离正确的价值体系,滑向认识错误的危险深渊。

如,下面这个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有句古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事实上,好多人对好人迟迟得不到好报、恶人迟迟得不到恶报深感不公。而 《芝加哥论坛报 》 儿童版“你说我说”栏目的主持人西勒.库斯特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上帝让恶人成为恶人,就是对他们的惩罚;上帝让善人成为善人,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文题材料阐述的是对“善恶有报”的认识,材料的中心句是西勒.库斯特所说的那句“上帝让恶人成为恶人,就是对他们的惩罚;上帝让善人成为善人,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作文时应围绕这一观点展开深入的思考,可立意为“善是对世界的爱”“真正的善不求回报”“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等等。如果大谈“因果报应”或探讨“上天公平与否”,则不仅不符合题意,而且偏离了科学的价值观。所以,审题时,除了文题本身的限制,还要用科学正确的思想观念为自己的立意把关。

三、“必要条件”限制

这类材料作文题的特点是,材料提供的话题内容较为复杂,具有两个以上关键词,且互相制约,一个关键词作为另一个关键词的必要条件存在,对材料的内涵或范围进行适当地限制,使一个比较宽泛的话题变成一个相对具体的话题。因而,考生立意时绝对不能忽视这一限制,否则,泛泛而谈难以写出富有针对性的好文章。

如,下面这个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虎醒来后,发现自己的屁股上贴了张标签,上面写着“驴”,有编号,有日期,还有动物管理局的公章。

它愤愤地问野狗:“我是不是老虎?”“你是,”野狗慢条斯理地回答,“但依照标签,你却是一头驴!”

“我是不是老虎?”它又问袋鼠。“你的外表,无疑有老虎的特征,”袋鼠说,“可具体是不是老虎我也说不清!”

老虎又去问驴,驴说:“你倒不是驴,可也不再是老虎!”

老虎又求大象作证,又向狮子解释,但谁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一天早晨,从老虎洞里传出了“嗯昂,嗯昂”的驴叫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文题材料是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老虎因为被贴上了错误的标签而最终迷失了自我,把自己当成了一头驴。材料中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贴标签”,一个是“自我认识”,作文时,应结合这两点进行立意,如,“撕掉标签,用事实证明自己”“不要让别人左右自己,要坚守自我”“不要过分迷信权威,要真正认识自己”等。如果抛开必要条件的制约,单独谈论“贴标签”的对错与意义或个人的自信等,都扩大了话题的范围,不符合题意。所以,审题时,要全面审读材料,不能“盲人摸象”式地只抓住其中一点,不顾其他,导致文章的立意与材料不符。

猜你喜欢
善人恶人作文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论语》“善人”解释的“德位之争”
刺花
老善人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可以不去扎人,但身上必须有刺
树的美丽传说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撞衫”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