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业需求为导向 培养听力学创新创业人才

2015-12-09 21:34赵乌兰,王枫,王永华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5期
关键词:市场需求人才培养

通讯作者:王枫。E-mail:wfn116@163.com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 培养听力学创新创业人才

赵乌兰,王枫,王永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310053)

摘要:基于听力学专业在中国良好的发展前景,社会对听力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提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听力学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理念,通过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实时掌握国内外听力学发展动态,阐述了听力学专业全程控制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管理实施方案。

关键词:听力学专业;市场需求;人才培养

收稿日期:2015-04-21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3224);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改革项目(13082)

作者简介:赵乌兰(1982-),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讲师,医学硕士,研究方向:听力学(中西医结合耳聋康复方向)。E-mail:zhaowulan1982@126.com

中图分类号:G640

DOI:10.13555/j.cnki.c.m.e.2015.05.010

在高校创办一个新的专业,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高校要考虑的是如何将人才推向岗位以及如何满足行业的需求:把人才推向市场,得到社会的认可。若按照市场的观点,任何专业包括医学在内,均可看作一个产品,对专业来讲,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考核体系,但终需得到社会的认同,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才有市场。

1 听力学专业人才是行业需求的产品

听力学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产品系列中推出以行业为导向的新产品,听力学的目的是解决听力障碍者的听说问题,即交流问题。我国目前有5 000多万残疾人,其中听力损失的残疾人占五分之二,约为2 700多万,若加上没有达到残疾程度的轻度和中度听力损失者,其比例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美国有3亿多人口,其中注册听力师有近2万人,而目前行业对其职业要求的起点,已上升为必须取得临床听力学博士学位;澳大利亚有2 000万人口,有近2 000名听力师;加拿大人口约为3 200万,有1 500名职业听力师。但对于有13亿人口、有众多听力障碍者的中国,至今真正被国家认可的听力学家仅有几百名。可见此领域的人才缺口非常大,因此听力学专业是行业急需的产品。

其次,美国有75所高校都设有听力学专业;加拿大目前有5所名牌大学有听力学教育;澳大利亚亦有5所大学开办听力学教育。其中人工耳蜗被视为“国宝”,澳洲人工耳蜗中心是国内外元首必须参观访问的一个场所,目前中国进口的人工耳蜗,70%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地区有2 000多万人口,有4所大学在培养听力学人才;中国香港地区只有600多万常住人口,但有两所著名大学在招收听力学专业学生。而在中国大陆地区,目前只有浙江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和温州医学院在培养听力学专业人才。因此,听力学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听力学专业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美国官方职业调查报告、中国听力学网站公布的全美十大最受欢迎职业中,听力师位列其中。美国的调查结果显示听力学家的压力比临床医师低,但收入不菲,故这个职业几乎可以跟口腔医师相媲美,因此听力师已逐渐成为当今社会最有吸引力的职业之一。

2 人才培养要依据行业导向

明确好定位。听力学专业具备良好的行业前景,但学校要培养优秀的听力学人才,还需根据学校提供的原材料进行合理的培养定位。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学专业招收的多为二本或三本的学生,因此要结合这个层面的材料明确定位,根据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本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为听障人士和聋哑儿童服务,学生的入学分数为450-550分,比较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树立好品牌。面向用人单位时,我们尽量为其提供最好的服务,树立好品牌。目前国内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之后,在适应企业及自我定位的过程中会有不断跳槽的现象,本专业亦存在这种现象。听力学专业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进入外企,基本遍布如美国、丹麦、德国、澳洲、瑞士等听力设备公司的服务、技术、培训、研发、临床试用、技术推广、产品推广等所有部门。为了树立好专业品牌,在职业教育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及职业规划,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听力学岗位上做出成绩,受用人单位欢迎,不但是为自身的发展打好基础,更是为母校的听力学新专业树立好的口碑。

锻造部分精品。值得欣慰的是即使我们目前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但我们的教学质量仍被一流的大学所认可。以前我们曾担心,有人会质疑浙江中医药大学培养听力学专业学生的水平,但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目前本专业的教学水平已获得一流大学的认可,部分优秀学生亦先后被香港大学和澳洲、英国等国外大学录取,他们的雅思成绩能达到7.5或7分,除外语水平需要过关以外,他们的研究报告、论文也只有被导师认可才能录取,其中还有部分学生获得了研究生教育的全额奖学金。希望我们的学生学成归来之后,能回到自己的祖国投身听力学教育事业,当所有的专业课都由这些经国外一流大学深造后优秀的学生执教之时,听力学教育在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会大大缩短。

3 以行业需求为途径培养听力人才

和国外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校企联合创办的实验室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前的一个模拟平台,为学生顺利进入工作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本专业已与美国和丹麦两家公司正式签约,成立了中外合作的实验室。企业派专家来实验室和本专业联合开展实验室的相关项目。通过校企联合创办的实验室项目的开展,一方面,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增强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中立研究机构,通过联合开展研究,获得资金支持,企业得到了新产品的验证、推广、实验报告等科研资料,学校同时获得了相关的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使本专业在中外合作中受益。

企业研发人员和专家走进课堂。每个学期,特别是专业创办之初的3-5年,许多听力设备公司纷纷带着最新型、最先进的听力学仪器走进课堂,讲解设备原理和操作技术。听力设备的进口注册证在国家医药总局办理需要两年的时间,就是说在设备注册之前我们专业的学生就已经动手操作某些最新仪器,待走上工作岗位,设备准入应用后,学生已可以熟练操作,能为各大医院、科研机构带去最新的技能及实验操作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将最新的产品、设备融入教学。由于学院多年的听力学教学和实践工作,已与国内外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许多企业将自己最新的设备捐赠或无偿留给学院用作实验教学并指导学生使用。如此既帮企业解决了资金、师资、引入新设备等多方面的困难又加强了与市场以及企业的接轨。

用企业资金培养优秀学生。办学十年来,我们努力寻求与中外大学合作办学的机会,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创办之初,国内没有专业的师资力量,投身听力学教育的人员多是医学背景甚至中医背景,没有系统的听力学专业学习的人员,而且国外听力学家很难聘请,所以我们只能自己培养。在此期间企业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利用企业的资金选派教师出国深造,或为优秀的学生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待他们学成归来为专业教学所用。

4 全程控制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过程质量控制。通过学院的教学研讨会,我们将如何成为一个合格听力学家的知识点全部进行梳理,将每个知识点分布在不同的课程,在对应的课程确定每一部分的主讲教师,使师生知识传授不存在盲点,并将职责归于主讲教师,使学生的掌握知识和主讲教师的考核结合在一起。

控制毕业实习前的实验综合考核。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专业学生进入实习前设有出科实践考试体系,学生必须通过考核才能进入毕业实习。考试内容共22项,各项内容均实行质量过程控制,即对应的知识点都可以追溯到授课教师。目前该专业的学生进入毕业实习多为带薪,因为学生进入实习前,他们已基本达到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

根据行业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做好“售后”服务。根据学生在毕业实习中的不足之处,以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学院实施“召回制度”,重新回炉加以培养,并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补足,严防类似情况出现。每届毕业生回校之后都会开展针对性的座谈,学院的教师也会在和用人单位接触的过程中,做相应的情况调查。对信息进行汇总之后,学院会结合反馈的问题进行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对教学进行改进,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行业的需求。

听力学专业学生精雕细琢。为了使学生成为更优秀的有用之材,需要从人员素质方面精心雕琢。首先是培养爱心和责任心。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去聋哑儿童康复中心,让其明白自己责任的重大,明确自己的定位,让他们懂得听力学专业帮助的是听障人士,要有一颗真诚善良的仁心;其次是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包含体能训练。如我们的教师常带学生做体能训练,杭州的十里琅珰即是本专业学生吃苦精神的一个培训场地;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是本专业又一特色,如组织学生参观成功人士自主创办的听力中心。至今在本专业毕业的300多名学生中,自主创业者达18%,共计56名。

5 展望

今后,我们要依据行业的需求,培养听力学人才,作好社会服务工作。首先,结合医院对高层次医学和听力学混合人才的需求,培养医学教育具备听力学背

猜你喜欢
市场需求人才培养
麻纺标准紧贴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不旺 红枣行情暂稳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弱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少
复合肥市场需求清淡 价格平稳运行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