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广西仓储的崩溃探析

2015-12-09 07:41谭玉龙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米价广西省仓储

晚清广西仓储的崩溃探析

谭玉龙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湖北宜昌443000)

摘要:内容清代广西省在康乾时期建立了完备的仓储体系,至嘉庆年间尚能较完好的维持,但已初露弊端。咸丰朝以后则因自然灾害和战争等因素使得仓储完全崩溃。仓储的崩溃使其平粜米价的作用缺失,以致晚清时期广西省灾荒年间米谷价格异常高涨。

关键词:晚清;广西省,仓储;米价

中图分类号:F329

收稿日期:2015—04—02

作者简介:谭玉龙(1987—),男,中共宜昌市委党校教师。

仓储在社会生产中的实际作用主要是作为荒政措施,在灾荒时期平粜米价,即在米价高涨之时平价或减价出售以平抑市价。主要是通过设在州县的常平仓、义仓、社仓等积储米粮,当市场米价高涨时,则开仓平粜,限价出售。当然,逢丰稔年份米谷贱价之时仓储则平价收购米谷,一为平抑米谷市价,二为灾荒年代存储米谷。历朝历代各地仓储在统治前期皆能发挥其效用,然而随着王朝的衰败,仓储的效用亦逐渐衰弱。笔者拟对晚清时期广西省仓储状况做一尝试性的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一、清朝前期广西健全的仓储

中国以农为本,“国家大本,食足为先”,但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以及战乱不断的社会环境,使得历代统治者除了重视粮食的生产之外,也特别注重粮食的仓储。所谓“洪范八政,以食为首”。《礼记·王制》中记载道:“国家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

清承明制,广西在康熙至乾隆年间大兴仓储,建立了完备的仓储体系。清王朝在经历了康乾盛世之后,延续至嘉庆一代,这一代既继承了乾隆朝表面的繁荣,也开始呈现出清帝国各种衰败景况。因此选取嘉庆时期广西省仓储的状况来考察,是很能说明广西省仓储状况前后演变情况的。嘉庆时期中央对广西仓储的检查是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发生的。“因镇压贵州苗民起义军时,军粮不继,曾命两广总督吉庆查明广西仓贮短亏情形。”[1]吉庆在当月汇报:“将现存藩库之各仓谷短缺州、县谷价银四十一点三万余两充为谷存,称均无亏损。”[1]对仓储非常重视的嘉庆皇帝在看完吉庆的汇报后,即下帝谕:“仓谷颗粒不容短缺,岂得以现存谷价银代谷,命将瞻顾回护之吉庆交部严加议处,并令督、抚再秉公查核,以各州、县实存谷石为凭,如仓谷实存八成以下,其余未经买补但存价银者,交部议处;若只存六、七成,其余一半皆系谷价银者,交部严加议处;若颗粒无存,惟存谷价银者,则照亏空例治罪。”[1]这一段材料反映了嘉庆时期广西仓储的情况,因军粮不足而临时查看,并非按例查询,这种情况下往往能比较真实的反映仓储情况。从材料来看,嘉庆时期广西的仓储已存在短亏的情形,多以仓谷银代替仓谷,但这时统治者对此予以严厉申斥,要求“仓谷颗粒不容短缺”。由于最高统治者的重视,仓储之事还未敢完全懈怠,所以这个时期各州府还存储大量的仓谷,如嘉庆五年(1800)时,“各厅、州、县并佐杂共贮仓谷1874385.3482石,内常平仓贮谷1235079.8254;贮备广东谷10万石,捐纳监粮谷28236.917石;社仓229832.17;社仓息谷21141.0038石;义仓谷101173.2811石;军、流遣犯口粮本谷6940.3石,息谷2864.8116石;佐杂等官分贮常平仓39299.101石,分贮社仓谷28443.88石,分贮社仓息谷4270.042石,分贮义仓谷77103.9263石。”[2]嘉庆二十三年(1818)“广西常平仓存谷110万石”[3]。因此,在嘉庆朝以前广西省的仓储还是非常健全的,但同时也暴露了以仓谷银代替仓谷的问题。完美的制度设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往往只是一个美丽的梦靥。

二、晚清崩溃中的广西仓储

广西省的仓储在清朝前期维持着健全的状况,但随着王朝的衰败,仓储管理的陋规开始蔓延开来,并随着吏治腐败而开始衰败,但自然灾害频发和连年的战事则使得仓储遭到了彻底破坏。如道光九年(1830)“广西雒容县城垣及所辖之平乐镇地方,本年夏间,被水冲漫,漂折仓谷及浸烂谷一万四千三十六石零。”[4]除了水灾浸烂仓谷外,军队也经常借用仓谷发放兵米,咸丰三年(1853)就曾“令拨广西常平仓谷支发兵米。”[5]太平天国起义之后,连年的战争,各地仓储或被毁坏或根本无粮可储。正如同治六年(1867)从给事中夏献馨所奏:“自军兴以来,地方被贼扰害,旧有义仓每多废弃,着各省督抚即饬所属地方官,申明旧制,广设义仓。”[6]同治八年(1869)再次有人奏道:“自军兴以来,各省仓谷率多空虚,亟应及早筹补,以备灾歉。”[7]1874年刘长佑曾上奏:“咸丰初年以来,广西除桂林、镇安两府,郁林一州,白色、博白二厅、县外,其余府州厅县皆相继陷落,署衙、仓、狱尽毁。现欲修复者文、武衙署293处,仓、狱85处,需银20万两。”[8]遭到破坏后的仓储复建绝非是朝夕之事,且需要天下太平,国家富足才行,这些在广西省乃至全国都不具备。即使是偶有复建的,也仅有仓库而未能存储米谷,如“贵县自同治初年克复后,并无常平及各仓谷石,亦无廒。惟知县孙乃诚于光绪十年筹款,并拨城厢义仓存项建西门内义仓一所,未贮仓谷”。[9]这都反映了康乾时期所形成的完备的仓储体系,此时已经荡然无存了。对此马丕瑶奏道:“广西常平、社仓谷现只有灌阳、思恩、陆川三县共存有827.8石,其他尽已毁失或充勇粮。”[10]这个数量与嘉庆五年(1800)的1874385.3482石相比较,可以说广西的常平、社仓仓谷存储等于零,仓储完全崩溃。正如诗曰:“社仓之粟何陈陈,百年尽作灰与尘。”[11]后来的广西护理巡抚魏景桐奏道:“查明广西省奏销无着仓谷九十九万二千余石。均系远年动用,被匪毁失或由盘折霉变,实已无可追赔,开案销结。其余常平仓项下,存谷六百余石,及另有耗廉项下动拨买补义宁等县仓谷银四万三千余两,下度支部知之。”[12]按当时的米价每石3.3两白银来算,4.3万两白银也仅能购买1.3万多石米谷,所欠米谷,已绝无可能按照嘉庆年间所规定的办法来做到“颗粒不容短缺”。

三、仓储平粜缺失致使灾荒时期米价高涨

仓储其最主要的作用本是用于灾荒年间,平粜米价或者开仓赈济之用的。此时广西的仓储已经没有仓谷来进行赈济和平粜了。如光绪十二年(1886)广西米价腾贵之时,张之洞上奏请求平粜的办法是“允请商人运米至两广免征厘税。”[13]光绪十三年(1887)广西旱灾,巡抚李秉衡同样是“饬商至皖省购米,恳准免收关卡税。”[14]二者都是请求从外地购粮,而不是开仓平粜,可见当时已经无仓谷可用来平粜。清代前期完善的仓储机制使得十八世纪成为“救荒的黄金时代”,到十九世纪中后期,这已经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了。因此,在晚清时期,广西省发生灾害后,米价通常都会高涨。笔者根据地方志所载对灾害时期的米价进行了整理,如表1所示。

表中所列为地方志中所载的灾害时期的米价,以及灾害时期的米价与寻常米价的比值。通过对表中灾荒时期米价上涨的比较,米价最高的为1902年上思直隶厅,米价涨至每斤制钱180文,每石合制钱32400文。如果按照官方规定广西的银钱比例“1500文换1两白银来计算” [15],合银21.6两,其米价为全省时价的13.33倍;其次1903年土思州的米价上涨的也是非常高的,每石约19.2两白银,是时价的7.44倍。上涨幅度最小的是1887年,但每石也达到了2.33两白银,是时价的1.4倍。从整个晚清灾荒时期的米价来看,道光年间的米价涨幅大约在2倍多而不到3倍。咸丰年间大部分涨幅在5倍多,咸丰元年(1851)相对较少,只有2倍多,但1854年新宁州的米价上涨到了每石12两白银,涨幅达到了9.3倍。同治年间米价的涨幅同咸丰年间不相上下,也基本在5倍多。光绪年间的上涨幅度则不稳定,在1.4-13.3倍之间。此外,虽然是同年的灾荒,不同地区的米价涨幅也是不一样的,如1866年修仁大饥,米价每石高达12两白银,而同时的宾阳、平乐、象州、贵县、郁林等地每石为6.6两白银,前者比后者每石足足高出5.4两白银;1896年土思州每石高达10.2两白银,同时的武宣则为每石2.5两白银,前者是后者的4倍。为了更加直观的考察,我们将灾荒时期的米价与平常米价以曲线图的形式呈现,如图1所示。因此,晚清时期广西的仓储完全崩溃后,仓储平粜作用缺失,灾荒时期米谷价格异常高涨。

图1 灾害时期米价与常价对照图

总之,清代时期广西省在嘉庆朝及其以前建立或者维持着健全的仓储,但是这一局面随着清王朝国运的衰败而破败。晚清时期,广西的仓储在经历太平天国运动等连年的战争之后,从“颗粒不容缺”变为了“颗粒不容”,仓储完全崩溃。仓储的崩溃使得仓储平粜米价的作用缺失,以致灾害时期,米价无从调节,而形成异常高涨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大清仁宗睿皇帝实录(卷24) [M].台湾:华文书局,1968:21-22.

[2]谢启昆.广西通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4522.

[3]王庆云.石渠余纪(卷四)[A].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八辑[C]. 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

[4]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卷160) [M].台湾:华文书局,1968.

[5]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114) [M].台湾:华文书局,1968:40.

[6]大清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13) [M].台湾:华文书局,1968:5-6.

[7]大清穆宗毅皇帝实录(卷262) [M].台湾:华文书局,1968:5.

[8]龙继栋.刘武慎公遗书(卷14) [A].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25辑 [C].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

[9]梁崇鼎:贵县志(卷7) [M].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

[10]马吉森,马吉樟.马中丞遗集(卷2) [A].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58辑[C].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

[11]纪磊,沈眉寿.震泽镇志(卷四) [A].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13册) [C].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384.

[12]大清宣统政纪实录(卷48) [M].台湾:华文书局,1968:13.

[13]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235) [M].台湾:华文书局,1968:5.

[14]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239) [M].台湾:华文书局,1968:15.

[15]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173) [M].台湾:华文书局,1968:9.

On the Collapse of Guangxi Warehousing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AN Yu-long

Abstract:A comprehensive storage system was established in Guangxi Province in Kangxi-Qianlong Period. It was operated well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Jiaqing, though it began to show some malpratice. The warehouse collapsed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Xianfeng because of the natural disaster and wars. The collapse of warehouse made the warehouse lose its function of leveling rice price, which makes the rice price abnormal high in the famine due to crop failures in Guangxi provinc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Key words:Late Qing Dynasty; Guangxi province, warehousing; the price of rice

猜你喜欢
米价广西省仓储
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巧降米价
绿色生态经济的减贫效果研究
绿色生态经济的减贫效果研究
《10端午粽》教学设计
“水稻抗议”
贵州省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浅谈电力物资仓储利库效率的提升策略
我国危险品仓储的发展现状分析
更正说明
包饭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