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火针焠刺治疗寒证与热证的妙用

2015-12-10 01:48丁润泽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寒证火针病种

丁润泽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浅谈火针焠刺治疗寒证与热证的妙用

丁润泽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浅谈火针焠刺寒性病证和热性病证的原理。临床研究中,寒性痹痛与热性疱疹等均是火针治疗的优势病种,引证古代文献记载有关火针既能治疗寒性痹痛又能宣散热性病证的原理阐述,为火针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火针;焠刺;寒证;热证;临证应用

火针又称为焠刺,是指将针体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腧穴立刻出针,融合了针刺和温灸两种功效,从而能更好地祛病的针刺疗法[1]。火针疗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被称为“燔针”;《伤寒论》中张仲景称为“烧针”“温针”;唐代《千金方》中记载了火针能治疗热证;明代《针灸聚英》系统总结论述了火针的运用,标志着火针疗法的成熟和完善[2]。由于社会历史种种原因和火针自身的局限性,其运用曾濒临灭绝,近年来由于火针的卓越疗效和不可替代性,临床运用和研究火针的报道持续上升。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搜索“火针”,2014年共有文章546篇,相较于2000年的110篇,可见临床对于火针的实践和探索在逐渐增多。

1 火针治疗优势

有研究[3]对1994-2007年我国461篇火针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优势病种比重中骨科占40%,皮肤科占25%,是最主要的两大方面,其中骨科病中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风湿痹痛最多,皮肤科病中带状疱疹与痤疮等郁热证最多。另一项研究[4]对我国建国以来至2010年6月30日的2 516篇火针文献进行筛选分析,火针疗法主要应用于外科(53.7%)与皮肤科(25.8%),该项研究将风湿痹痛病证归为外科,故外科占最大比重,与上一项研究结论一致。由此可见,寒湿痹痛诸证与带状疱疹、痤疮此类热证成为火针近年来临床运用中最常见最有效的优势病种,这看似矛盾的两种病证,却在火针治疗中皆能取得良好疗效。

2 火针治疗寒证

《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炅为热的意思,也就是说,寒邪引起的疼痛得温热可以缓解。火针兼有针刺与温灸的功效,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功效,治疗风湿痹痛等久治不愈之证有奇效,被国医大师贺普仁先生称为“温通法”[5]。 寒湿为阴凝之邪,火针助阳热之气,以焠刺之法治寒湿之病,实为“正刺”大法。《素问·调经论》中曰:“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指出火针可以治疗痹证、寒证、经筋证以及骨病。《金针梅花诗抄》云:“燔针即是火烧针,除痹祛寒效独尊。”火针对寒湿侵袭、关节痹阻引起的筋骨痹痛、肩周炎、腰腿痛疗效甚佳,甚至能立竿见影,针到病除。

3 火针治疗热证

常理皆以火针为“温法”,只限于祛寒,禁用于热证。但文献记载和临床实践皆证明,火针对于郁热于内的火毒热邪也确有奇效。根据中医治则火针能够“以热引热”“火郁发之”。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提出火针具有行气、发散两大功能,这为火针治疗热证、“火郁发之”提供了理论基础。火针不仅能够治疗带状疱疹与痤疮等,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先将火针应用于治疗疮疡痈疽。明·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云:“火针之法由来异,胜如服药并奇治,将针一点破皮囊,肿消痛止随游戏,治鱼口、便毒、横痃等症,用行药不得内消者。”施用火针治疗乳痈、痄腮、阳证疮疡[6-8],其临床效果都已得到证实。火针集毫针刺激与灼艾热力于一体,通过灼烙人体腧穴腠理而开启经脉脉络之外门,给贼邪出路,达到开门驱邪之功。火针治疗虚热证,调和营卫,补阳益阴,平衡阴阳,能使衰弱之机能旺盛,加强机体免疫力,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调节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性腺机能,调整能量代谢,促使糖代谢合成加强[9]。火针治疗火毒热证的卓越效果,由此窥见一斑。

4 结语

火针流传至今,具有其局限性也有其无可替代性,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包括医者对其认识不足、对针具要求高、患者的惧怕心理,然而正是由于火针疗效的无可替代性以及祛病之效,火针疗法才能延续至今,仍广为临床运用。火针既可治疗寒证又可治疗热证,正是火针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其巧妙地柔和了针刺与温灸的疗效,使其既可祛除寒湿痹痛之疾,又可行“行气发散”之效以宣散火热之邪。灵活运用火针的特性,使其服务于临床,定能造福于大众,成为针灸治疗的重要手段。

[1] 朱现民,胡兴旺,贾祥罗,等.火针古今应用探析[J].河南中医,2009,29(1):77-79.

[2] 黄昌锦,黄应杰,陈楚云.火针疗法的发展源流[J].中国针灸,2013,33(5):455-458.

[3] 孙立明,李岩,王宏业,等.火针临床优势病种的文献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7):428-432.

[4] 李伯英,贾春生,王建岭,等.基于数据挖掘的灸法和火针疗法临床应用病种的对比研究[J].中国针灸,2014,34(11):1093-1097.

[5] 贺普仁.火针的机理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2004,2(10):21-23.

[6] 黄先学.火针配合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12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5):332-333.

[7] 姚配勇,冉晋龙.硫磺火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40例[J].中国针灸,2014,34(6):590.

[8] 徐强,张朝晖,马静,等.火针烙法在阳证脓疡中的应用初探[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10):2113-2115.

[9] 李敏,徐国峰,万赖思琪.用火针治疗热证的思考[J].新中医,2010,42(7):91-92.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5-01-19

丁润泽(1988-),男,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

R245.31

A

1673-2197(2015)12-0045-01

10.11954/ytctyy.201512020

猜你喜欢
寒证火针病种
转录因子Egr2/Egr3在类风湿关节炎寒证中的作用机制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从历代火针治疗病种的变化探讨火针功效的发展
“新病种”等十五则
按病种付费渐成主流?
我国全面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强直性脊柱炎骨密度及炎性标志物与寒、热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膝关节滑膜炎治疗经验
火针加火罐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