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临床体会

2015-12-10 08:31宋宸宇刘丽爽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肾阳虚结肠镜溃疡性

宋宸宇,刘丽爽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1)



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临床体会

宋宸宇,刘丽爽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1)

目的:研究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艾灸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腹痛、腹泻症状,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艾灸

溃疡性结肠炎是指结肠黏膜溃疡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炎症,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症状,可导致肠道纤维化和肠管狭窄。在中医学中并没有“溃疡性结肠炎”一词,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肠澼”“久泄”“久痢”“便血”等范畴。明代《景岳全书》中曰:“凡里急后重者,病在广肠最下之处,而其病本则不在广肠而在脾肾”“泄泻之本, 无不由于脾胃。”可见该病其标在肠,其本在脾,病机为脾肾两虚,脾胃失调,湿、热、瘀、毒阻滞大肠,属本虚表实之证,治宜以健脾益气为本,涩肠止泻、清肠生肌为标。由于西医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尝试采用艾灸治疗该病,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010 年 1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32例,病程7个月至15年,平均5.2年。全部患者均经结肠镜检查确诊,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长时间反复腹泻、黏液脓血便并伴有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排除其他肠道疾病。结肠镜检查显示:①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或有脓性分泌物附着,表面粗糙,呈细颗粒状;②病变处可见弥漫性糜烂和多发性浅溃疡;③结肠袋变浅、变钝或消失,可见假息肉。具有溃疡结肠炎症状和结肠镜变化中至少一项,且病程在6个月以上者方可确诊。

1.2.2 脾肾阳虚型诊断标准 参照2003年《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方案(草案)》中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主证:久泻不愈,且大便清稀、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食少纳差,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或尺脉弱。次证:五更泄、腹痛、喜温喜按,肠鸣腹胀,少气懒言,面色白光。凡符合主证2项加次证2项或主证1项加次证3项者可诊断为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

1.3 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艾灸治疗,选用高级纯艾条进行悬灸,选穴肾俞(双侧)、中脘、天枢(双侧)、关元、神阙、足三里(双侧),具体操作为:患者取俯卧位,点燃艾条,对准患者的肾俞穴,在距患者身体25~30mm左右处进行悬灸,调整距离使患者局部感到温热而无灼痛感,灸5~10min,以局部皮肤红晕为宜;灸完肾俞穴后,患者取仰卧位,按此法依次灸中脘、天枢(双侧)、关元、神阙(隔姜灸)、足三里(双侧),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后休息1天继续下1个疗程,共治疗7个疗程。

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250mg/片,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每次1g,每日4次,连续服用2个月。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显示肠壁黏膜恢复正常,无溃疡和充血;好转:患者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有所缓解,结肠镜检查显示溃疡变浅,肠壁黏膜较之前光滑;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好转,结肠镜检查显示肠壁黏膜无改善。总有效=痊愈+好转。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痊愈4例,好转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学中属于“肠澼”“久泄”“久痢”“便血”等范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该病其标在肠,其本在脾。脾居中焦,主运化,具有升清降浊之功。脾失健运,则升降失司,水谷不化,滞留肠腑,久蕴于肠,导致气血瘀滞、血败肉腐,因此出现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一系列症状。该病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脾气虚弱日久可致脾肾阳虚、寒从中生,寒湿下注于肠道可致脘腑冷痛、便泻稀薄黏液。脾失运化,则气血生化之源匮乏,致消瘦、无力、面色萎黄。“脾阳根于肾阳”,脾阳不足,久泻不固,可损伤肾阳,使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致使寒邪内生,运化失能,久泻不固。

《医宗必读》中提出:“脾虚当补,只以温补。”艾叶苦辛,具纯阳之性,通行十二经,走三阴,可理气血、祛寒湿。艾灸利用艾叶的温煦、通络之功作用于相关穴位,使火气以助阳气,达到温补脾阳、益气健肾的作用。中脘穴为胃的募穴,是胃经、小肠经、三焦经和任脉的汇合处,为治疗胃肠病的主穴,灸之可清除肠道积滞、增强脾胃功能;天枢穴是大肠的募穴,灸之具有疏通肠道、理气消胀的功效,是治疗泄泻的主要穴位;关元穴为小肠的募穴,是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汇处,凝神聚气之所,灸之可起到培元固本、调补气血的功效,是治疗虚证的要穴。

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可直达病所,有效缓解腹痛、腹泻症状,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2009)[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30(5):527-532.

[2] 丁红,王红,张田,等.隔姜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6):509-511.

[3] 慈洪飞,吕宁.艾盒灸神阙穴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 26(8):1205-1206.

[4] XIAO MEIWANG,YUAN LU,LU YIWU,et al.Moxibustioninhibits interleukin-12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andmodulates intestinal flora in rat with ulcerative coliti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2,18(46):6826-6835.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5-05-19

宋宸宇(1983-),男,吉林省肿瘤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中药治疗肿瘤。

R245.81;R256.39

A

1673-2197(2015)18-0098-01

10.11954/ytctyy.201518053

猜你喜欢
肾阳虚结肠镜溃疡性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巴戟天及其炮制品对肾阳虚大鼠HPA轴功能的改善作用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