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加强诚信道德建设研究

2015-12-10 03:02代开清
财会学习 2015年18期
关键词: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会计人员

文/代开清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加强诚信道德建设研究

文/代开清

诚信是立足之根本,也是立业之根基。就目前行政单位的职业环境来说,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各种作假现象已经泛滥。而严重失信的职业环境在损害整体会计队伍形象的同时,也从根本上动摇着行政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研究会计单位诚信道德危机现状和原因势在必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整改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诚信道德危机;整改措施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诚信道德缺失的具体表现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预算作假严重

就当前行政单位诚信道德建设的环境来看,其诚信道德缺失已经是普遍并呈泛滥状态。诚信道德的缺失主要是从预算的编报和执行上来反应的。众所周知,预算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核心,并直接或者间接地与国家相关的政策和经济发展相联系,其对于事业单位和国家经济结构的影响自然极大。可与之相悖的是在现实情况下,许多现实中的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忽略整体的重要性,弄虚作假,使得各种类的会计资料失去了其应有的参考性、指导性和准确性,造成一系列政府调控资金的枯竭,不利于整体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预算执行不严

除了预算的整体编制外,在具体执行的不严和互相包庇也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诚信道德缺失的具体表现。诚信“立人、立业之根本”,行政预算执行的毫无力度必然是行政事业单位诚信道德建设缺失的表现。在日常的行政工作中,预算执行必然是维护整个事业单位乃至国家利益的重要保障。国家对于预算执行等相关结构项目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与之对应的是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在较为严格的执行要求下不断的通过各种“变通”来改变日常支出管理及申报,从而达到符合自身或者内部团体利益的标准。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预算执行的具体表现在:通过虚拟会议的添加,编造额外的支出清单;出差过程中个人购置物品通过单位购置的方式进行略微的转化,最后变成私人的财物等等;总之,各种作假的办法让人意想不到,要应对这种问题的发生,光靠加强相关“政策”制定是远远不够的。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诚信道德问题的多角度分析

(一)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大背景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永远是思考和注意的问题,其诚信的缺失将是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直接责任人。会计人员诚信缺失和素质低下的首要原因是行政单位对其会计工作形式的不重视,他们把很大的注意力放到了核算上来,却忽略了会计人员素质对整个队伍和报账的建设性意义。可以说不重视是造成行政单位会计人员诚信及职业道德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而不重视具体表现在选人、用人和相关的培训上。对于选人来说,一直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注意把诚信道德放在职业道德之前,毕竟诚信为本,人品为先。从用人来说,应该特别注意“兼任”的影响性。在日常的行政单位工作实践中,特别要处理好“兼任”这一带敏感性的职业任职的把握度。第一点需要分清事业单位会计职位中的类别,该做什么,该用什么都要有一定的条理,在当前会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的大背景调节下,需充分认识会计人员的诚信及职业道德水平,做到合理分配,不要胡乱地令其兼任某些超出其职业或者诚信道德水平的职务。

(二)财务制度问题的多发性和不完善

财务制度的问题的多发性是由其不完善性所导致的。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多发性问题中财务制度体制的根本缺陷和其内部控制不完善是两大主因。财务制度体制的根本缺陷是由具有指导性意义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规范的相关法律法规所决定的,虽然在近年来有不断的新政策和新规则的出现,但无法和实际紧密贴合也是新政策的遗憾之处。在加上现今大背景下,新旧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制度正处于不断磨合的阶段,要想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无法实现的。当然财务内部机制的不完善也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的诚信缺失现象的诱发点,光靠宏观的法律法规的限制,没有具体落实到内部,打破与实际脱轨的屏障,也会使得“美好的法律法规”失去其应有的指导下和威慑性。

(三)市场氛围监督力度不足的诱因

与其说是市场的监督力度不足够,倒不如说是诚信和职业道德市场氛围的薄弱和不足。第一个大方向问题是政府监督力度的不强,第二个大方向是执行过程中打击力度不够。监督力度不强主要表现在地方基础忽略小税收或者小的行政执法点的重要性,只把“大头”作为自身和单位的重要成绩点,没有深入的把监督网覆盖到各单位各部门的方方面面。当然监督网的不全面还和实际情况大有关联,但从整体的布局来看,过分的看重大方向并不利于整个市场的长远发展。而从对财务违反打击的力度来看,在执法过程中经常出现只

是处理事件,没有落实到相关责任人的身上,最后造成的后果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发生重大案件时,整个单位和部门来扛,最终使法律法规的威慑力大为减弱,使得屡次违法乱纪等不诚信的案件多发起来。

三、加强会计人员诚信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重视诚信文化的教育,营造良性的工作氛围

诚信是人与人的互信的境界,重视诚信文化的教育与培训,营造良性的工作氛围是“立身、立业、立国”之根本。在经济、文化、政治相互交融的大趋势下,建设具有诚信道德文化的良性工作环境已是当务之急。孔儒文化时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而“诚信”更是“安身立命”的重要前提,小则“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大则“忠君爱国,处事恭与人忠”。重视诚信文化教育则是重视传统文化的带入性教育,从单位的文化建设来说,宣传部门应该加大其以诚信为主的传统文化教育和培训,合理安排单位与社会群众的人文建设,并把以诚信为主的传统文化建设,带入到事业单位的方方面面,营造良性工作氛围的同时,促进会计人员的诚信道德水平的提高。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净化内外环境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净化内部环境的第一步。从当前的大背景来看,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改革的各种问题还很突出。不同的地方单位必然有不同的情况,如果大方向的统一决策必然会引起大方面的水土不服。因此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要把根据各自地域、地区的发展程度及平衡性来做相关的调整,并严格制定其有条件情况下试行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公平公正是会计诚信及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建设科学性的表现,在通过科学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有效的监督部门的监督保障才能有效的实施,因此诚信道德建设的相关措施的第一步是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有效的监督和执法部门来净化内外的环境氛围。

(三)营造监督氛围,健全内部单位审计和用人机制

会计人员是行政事业工作的重要人员组成,“以人为本”的诚信教育不仅是行政事业单位人文建设的核心,更是事业单位未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良性的工作氛围必然需要健全的内部审计和用人机制来加以运行和管理。从制度化和规范化出发,确保每一个会计人员都能独立工作和行使职权,并在此基础之上,加大对重大项目的跟踪和监督,确保预算和执行的有效运行,预防在资金动用模块上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诚信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且全面的系统建设过程,就当前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现象出发,知其原因,严查失信等违法乱纪现象,加强会计人员队伍人文建设,从制度出发,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行政单位乃至国家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1]李慧琼.诚信是会计的灵魂[J].现代经济,2012(09).

[2]李伟.重塑行政单位诚信之我见[J].中国商业界,2010(12).

(作者单位:中共仙游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会计人员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