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存在的风险及防范路径

2015-12-10 03:02贾素萍
财会学习 2015年18期
关键词:汇票承兑汇票票据

文/贾素萍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存在的风险及防范路径

文/贾素萍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是支付方式多样化的体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企业在交易活动中的大量使用,该票据的使用风险也进一步增大。正确认识银行汇票及其风险,有助于我们找到正确的防范路径。国家、银行、企业携手应对票据市场的风险,是当前防范票据风险的最佳举措。

银行承兑汇票;风险;防范路径

中国经济发展深受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国内中小企业发展由于受到资金的制约,交易结算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适应了企业交易结算方式多样化的需要,但是在交易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其存在的风险,从而找到有效的防范路径,科学应对风险。

一、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及发展现状

银行承兑汇票(Bank's Acceptance Bill)是商业汇票的一种,是由银行作为中介机构,以自身的信用作为担保,在收取手续费的基础上,对出票人签发的商业汇票进行承兑。具体说来就是,由承兑银行为存款账户的存款人设立承兑票据,存款人向银行申请承兑并得到银行审核认可后,银行保证在票据指定日期内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确定金额的票据。这种商业汇票的顺利承兑需要出票人建立长期银行信用,同时银行也有见票即付的义务。

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起步晚,许多制度不完善。自从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颁布以来,我国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商业银行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迅速。“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成为各商业银行获取巨额利润的重要来源和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1]。同

时,也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极大便利,开辟了商业性银行新的结算方式,为中央银行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提供依据。随着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需要,大力发展中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已迫在眉睫。但是,也应该正确分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存在的风险。

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存在的风险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在中国推广以来,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同时,也缓解了银行的压力、提高了银行的收入。但是,随着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其各个环节中的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甚至有的已经成为金融业潜在的风险。

(一)使用银行承兑汇票中承担的风险

企业在接受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同时,也承担起了汇票业务的风险。在现实的企业交易活动中,出现了很多克隆票、伪造票等各种虚假票据,所有企业都存在收到虚假票据而遭受严重经济损失的风险。而且,即使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因未及时纳入企业账户而同样存在被盗、丢失等风险。同时,在现实的交易过程中,很多场合越过票据法的规定,汇票被直接当作现金使用,违规转让背书,导致持有人票据到期而得不到银行承兑。这种银行承兑汇票背书不规范的行为,导致企业“不能及时收回款项或者失去收到款项的权利”[2]。

(二)保管银行承兑汇票中承担的风险

银行承兑汇票是一种有价证券,这就决定了持有者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该汇票和现金的作用相似,所以在保管的过程中同样存在丢失、被盗、毁损等风险。票据法规定,“企业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票据权利”[3]。本来是为了保护汇票持有人在汇票丢失情况下的补救措施,结果被不法企业所利用。企业将票据持至有效期后到银行承兑,却不知道在此期间早已被不法企业公示催告而一文不值。即使在银行承兑汇票保管期间,也存在因其他企业催告,而丧失票据权利的风险。

(三)转让银行承兑汇票中承担的风险在企业的交易活动中,企业经常会把银行承兑汇票交付给供应商作为货款支付,也可能用该汇票贴现。由于“银行承兑汇票具有无因性特点”[4],在背书转让程序过程中,由于书写不规范、漏写、盖章不规范等都会影响后面持票人的合法权益的顺利实现,加大了各企业承担经济纠纷的风险。而且,有些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在汇票到期前向银行提示承兑,导致不能如期收到款项,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三、防范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的新举措

在现实的经济交往活动中,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不可能被消除。但是,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银行内部对票据管控力度的加强、企业自身加强诚信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共同应对风险,一定能够使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各个环节的风险降到最低,切实保护好国家、银行、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规范票据市场发展规则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完善和发展,为我国票据市场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导向。但是,我国票据市场的具体法规建设落后,这就需要我国加快票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对银行承兑票据业务操作程序进行细化规定,制止票据市场的违法、违规操作。同时,商业性银行的内部也需要加强票据业务相关的规章制度建设,加强银行内部的管理和控制。充分运用法律法规维护票据市场稳定,建立完善的票据服务体系,有效规避票据市场的风险。从而,强化票据服务市场的功能,使票据竞争市场沿着法制化轨道前进,降低票据市场风险。

(二)银行要加强对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管控力度

面对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银行必须首先加强自身建设。优化银行内部各部门机构的设置,防止各部门协调作案。将承兑汇票业务的各个环节相互分离,形成完善的内部制约机制,严格按照银行内部章程操作,从制度上防范风险。而且,要正确使用审批权,不得违规签发。完善银行的结算制度,在办理承兑汇票业务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印、押、证”[5]互相分管的原则,加强对空白凭证的管理。对快到期的客户要严格监督其银行账户的余额情况,确保能够有足额资金进行承兑。同时,银行还需要加强对职工法律常识和岗位风险的培训力度,提高银行内部从业人员的防范风险意识、业务素质以及分析风险的能力,一定要规避由于银行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风险。

(三)企业要完善对银行承兑票据的管理制度,在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中,管理环节的风险最大,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最严重

所以,企业一定要完善票据管理制度。首先,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凭借专业技术对票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鉴别,“提高识别签章和身份证件的能力,还应综合应用电脑验印及支付密码技术,解决签章防伪问题”[6],彻底消灭虚假票据的生存空间。而且,也要求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票据管理部门,对银行承兑票据进行统一管理。同时,企业也要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防范风险的能力,熟练掌握票据的相关政策和结算规定,以便降低企业在保管和兑现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1]许祥彬.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与风险防范[J].中外企业家,2012(17)62-64.

[2]胡腾辉. 关于企业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管控的思考[J].齐鲁珠坛,2014(6)41-42.

[3]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实用版)[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27.

[4]张静. 浅谈企业对银行承兑汇票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点及管控措施[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23-26.

[5]董安生.票据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3.

[6]吴小兵.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中的风险研究与防范措施[J].低碳世界,2014(3):167-168.

(作者单位: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汇票承兑汇票票据
汇票在信用证项下单据融资中的作用
对信用证类型及其对汇票要求的再认识
信用证下汇票存在论
银行承兑汇票资金成本问题及其变现探讨
电子商业汇票使用及推广的影响因素
浅论降低承兑汇票损失率
2016年11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2016年10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2016年9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2015年8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