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生产总值影响因素探究
——以余姚GDP增长因素为例

2015-12-10 08:13王健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5年9期
关键词:余姚财政支出生产总值

王健

(余姚市统计局,浙江宁波 315400)

地区生产总值影响因素探究
——以余姚GDP增长因素为例

王健

(余姚市统计局,浙江宁波 315400)

GDP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之一,对反映国家的经济发展状态、国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情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余姚市历史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特征,研究影响GDP增长的主要经济指标,对余姚的GDP进行深度解读,从而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内需拉动力,着力扩大有效投入等建议对策。

地区生产总值;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是衡量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宁波余姚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分析余姚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特征,研究影响其GDP增长的主要经济指标,找出余姚经济发展的动因,具有重要意义。

一、GDP的概念及核算方法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之一,对反映国家的经济发展状态、国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情况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GDP核算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1.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新创造价值的方法。即从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2.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形成收入的角度来计算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于收入法GDP。

3.支出法GDP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支出法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额。

二、余姚市地区生产总值相关指标分析理论模型的设计

(一)确定模型的解释变量

本文收集整理1995-2014年余姚市相关数据,将地区生产总值(GDP)模型的解释变量确定为财政收入、财政支出(ZC),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SL),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TZ),实际利用外资额(QZ),出口总额(CK),金融机构存款年末余额(CK)、从业人口数(CY)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SR)8个变量。之所以选择以上因素作为解释变量,是因为根据支出法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额,选择财政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总额指标。实际利用外资额反映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程度,因此实际利用外资对于GDP增长的作用可见一斑。储蓄能够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但是过多的储蓄也会减缓经济的发展。另外经济活动以人为本,劳动力是生产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重要的生产资源,从业人口数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是GDP翻番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主成分分析

对于以上所选取的因素(解释变量),从定性方面探讨无法确定其重要程度。主成分分析就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来替代原来的指标。通过这样简化结构,消除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用筛选出的主要因素构造回归系数,要比一般回归模型精度更高。

为了计算的方便,所有指标取对数使之线性化,即:

进行主成分分析:

从以上的主成分分析运行结果可以看出,第一个特征根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95.32%,这说明第一个主成分代表了原来八个因素95.32%的信息,则第一主成分与原来变量之间的线形组合为:

(三)拟合回归模型

我们使用Eviews3.0来建立p1和GDP(Y)之间的线形方程,假设为:Y=C+aP1

由上图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出,该计量模型的拟合优度相当高,R2达到0.980。变量P1的t检验值为29.48,概率p值接近于0,即该变量是显著的;常数项C的概率p值为0.3172,在a=5%的t值检验下是不显著的,但由于是常数项仍保留。

(四)1995—2014年余姚GDP贡献率和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回归方程式1.5,可以计算出各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及贡献率,其数值见表1。

以财政支出为例,财政支出的平均增长率是根据1995—2014年的统计数据按几何平均法计算得出的。财政支出对GDP的拉动度等于财政支出的平均增长率乘以弹性系数,即财政支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GDP则增长0.10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GDP平均增长15.1个百分点,其中有2.4个百分点是由财政支出拉动的。对GDP的贡献率等于对GDP的拉动度与GDP的平均增长率的比率。其他影响因素对GDP的拉动度和贡献率计算以此类推。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由上表可以看出,首先在影响GDP增长的八个主要因素中,根据支出法确定的四个指标:财政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额对GDP的贡献都较大。其中出口额对GDP的贡献率最大,达到21.49%,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为3.2个百分点,即GDP平均增长15.1%,其中3.2个百分点是由进出口的快速增长拉动的。从这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20多年以来的对外开放政策的确推动了我市经济的高速增长。财政支出位居第二,对GDP的贡献率达15.65%,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为2.4%;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位列4、5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分别为2.0和1.8个百分点。其次金融机构存款年末余额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5.43%。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为2.3%,仅次于出口和财政支出;外商直接投资对GDP也有较大的贡献,达到11.7%,对经济增长拉动度为1.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GDP的贡献率较小,为9.6%,对经济的拉动度为1.4%,即GDP平均增长15.1%,其中1.4个百分点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所拉动的。从业人口数是八个因素中对GDP贡献率最小的,仅有0.79%,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只有0.1个百分点。

(二)对策

加快“走出去”步伐。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针对当前严峻的出口形势,要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着力复苏巩固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鼓励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促进技术转型。同时积极扩大进口,鼓励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竞争优势强的先进制造业项目。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展会,协助企业争取更多的订单,稳定和扩大市场份额。鼓励企业巩固欧美等传统市场,大力开拓东欧、南美等新兴市场;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抓住机遇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到市外、境外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着力促进市场拓展。

增强内需拉动力。全面落实国家、省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增强民间投资活力,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发展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充分把握电子商务发展机遇,加快构建电子商务产业体系,全面推进“电商换市”,建立完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不断创新电子商务管理体系,以此推动更多的商业模式创新,更好地对消费需求精准发力,使电子商务成为扩大消费的强大动力。

着力扩大有效投入。对已开工项目抓建设进度,特别是对重大产业平台和重大产业项目,要切实保障进度,促进投资放量;对拟开工项目抓开工条件,认真理清节点难点,确保拟开工项目按时、尽快开工。坚持向上争取和对内挖潜并重,加大转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和厂房盘活力度,认真谋划重大项目的储备和包装,积极争取上级统筹指标。精心举办银政企对接活动和金融机构推介会,大力拓展融资渠道,切实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继续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有针对性地与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和中央企业开展“菜单式”招商,着力引进一批高端项目和大型项目。

(责任编辑:施越霞)

猜你喜欢
余姚财政支出生产总值
2020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
2019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2020年财政支出预算管控清单的通知
什么将取代国内生产总值?
本地生产总值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余姚用“五个有”监管好土地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灾害报道中的地方媒体作为——以《余姚日报》抗洪救灾报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