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鄯善县尖山三矿北段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5-12-13 09:30黄莉莉
新疆有色金属 2015年5期
关键词:尖山白云岩铁矿

黄莉莉

(新疆正捷矿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830000)

新疆鄯善县尖山三矿北段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黄莉莉

(新疆正捷矿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830000)

新疆鄯善县尖山三矿北段铁矿位于鄯善县西南195°方向直线距离108km,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鄯善县管辖,尖山三矿北段的矿石工业类型为炼铁用铁矿石,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较好。本文将对其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探讨。

尖山三矿铁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所在区域构造单元塔里木板块(Ⅰ)、塔里木北缘活动区(Ⅱ)、南天山早古生代弧后盆地带(Ⅲ)。

区内地层出露较简单(图1),除第四系及少量石炭系外,主要是泥盆系地层。

图1 新疆鄯善县尖山三矿北段铁矿一带区域地质矿产图

区域内褶皱主要构造有阿奇山背斜,多头山复背斜、尖山背斜等。背斜走向为北西向或者近东西向。

区域上大的断裂构造有乌勇布拉克断裂(F4),走向总体为北西向和近东西向,是区域构造骨架,其次发育一些北东向小断裂,与北西向断裂或者近东西向断裂斜交。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为下泥盆统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D1a)碳酸盐岩沉积。岩石主要为大理岩和白云岩,在白云岩和大理岩的接触带以及靠近白云岩一侧,铁矿或铁化白云岩发育。地表地层产状0°~40°∠52°~84°,深部部分地层倾向南西,180°~210°∠55°~70°。

白云岩:褐灰色、灰白色,块状构造,中粒变晶结构,白云石占90%~95%。另有少量的方解石及少许的石英、云母、褐铁矿等。大理岩:白色、块状、层状,中粒花岗变晶结构,以方解石(99%)为主,次有少许白云石、褐铁矿、石英等。

2.2 构造

矿区处于尖山背斜西部及转折端附近。背斜北东翼地表产状10°~20°∠26°~45°,地表产状较缓,深部逐渐变陡。南西翼地层产状340°∠67°~70°。背斜总体走向为110°~130°,向南东倾伏,地层倾向随褶皱各处有明显变化,次一级褶曲较为发育。

断层构造不发育,但白云岩及大理岩中节理裂隙较为发育。

2.3 矿化特征

铁矿体主要产于下泥盆统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地层(D1a)中部白云岩和大理岩接触部和白云岩中,呈透镜体,不规则透镜状、脉状等。

矿区范围主要有302、303、311、312四个褐铁矿矿体。

303号矿体在2006年以前就开采完毕,但2006年生产地质报告未对该矿体采空区进行核实,311、312号矿体在2006~2009年期间已开采完毕,2009年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对2006年至2009年开采的311、312号及302号矿体进行了资源储量核实。2009年以来矿山开采的矿体为302号矿体。

3 矿床特征

3.1 矿体地质

(1)302号矿体

分布于矿区中部,位于7线至8线之间,矿体水平长度133m,控制斜深237m,垂深225m,总体呈透镜状。矿体走向120°~128°,875中段以上,倾向北东(16°~43°),倾角61°~75°;875中段以下,倾向南西(204°~224°),倾角66°~76°。

矿体真厚度3.36~13.82m,平均真厚度7.80m,厚度变化系数42.89%;TFe品位(35.66~56.78)×10-2,平均品位45.10×10-2,品位变化系数为15.87%。

该矿体934中段以上为2009年1月以前形成的采空区,934至875中段之间是2009年1月以来开采形成的新采空区。

875中段以下未开采,为保有矿段。矿体控制垂深标高为765~990m。

(2)保有矿段特征

探矿工程有875中段CM3、CM0、CM2、CM4、CM6;830中段CM3、CM1、CM0、CM2、CM4、CM6;785中段CM7、CM7、CM0、CM4、CM8。

保有矿段矿体总长度114m,呈透镜状,产状210°~228°∠66°~76°。

矿体真厚度3.61~13.82m,平均真厚度8.62m,厚度变化系数为38.58%。

TFe品位(38.49~50.80)×10-2,平均品位44.76× 10-2,品位变化系数为18.78%。

(3)采空区特征

新采空区矿体总长度107m,呈透镜状,产状28°~32°∠71°~75°。矿体真厚度3.36~11.98m,平均真厚度7.96m,厚度变化系数为43.69%。

TFe品位(43.49~48.07)×10-2,平均品位46.01× 10-2,品位变化系数12.95%。

3.2 矿石矿物成分

金属矿物组分主要是针铁矿,其次为纤铁矿,少量为镜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软锰矿,孔雀石;非金属矿物为方解石、石英。

矿物含量:针铁矿(0~90%)、纤铁矿(0~60%),二者平均总含量为86%,含量变化55~98%。镜铁矿1%~5%,个别达16%。磁铁矿l%~2%,磁黄铁矿、软锰矿、孔雀石个别可见。

非金属矿物方解石和石英总含量2%~45%。

3.3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呈褐黑色,新鲜面为赤褐色、褐色、黄褐色。矿石呈胶状集合体,主要为交代结构,针铁矿、纤铁矿呈纤维状、针状、放射状结构。

矿石主要呈块状构造,其次为浸染状和条带状构造。

3.4 矿石化学成分

1965年、2006年及2009年本矿区的共提交过三个地质报告,对该矿区的矿石中的有用有害组分及物相均进行过系统评价。前人资料显示,本矿区矿石中除铁外其他组分含量较低,矿石为褐铁矿矿石。为了验证前人的结论,本次核实工作又重新取样,共采集多元素分析样品2件,物相分析样品1件。

矿床矿石全铁(TFe)平均品位45.10%。

采集302号矿体的矿石进行氧化物化学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矿石氧化物分析结果表

由表1可知,矿石中铁氧化物平均含量达到84.00%,其次SiO2为4.22%,CaO为2.45%,Al2O3为0.54%。其它如MgO、P2O5、MnO、TiO2、K2O等含量均较少。矿石多元素结果见表2。

表2 矿石多元素分析结果表

由表2可知,矿石除铁含量较高外,其余元素均含量较低。主要有害元素S、P含量均较低。

4 矿床成因

矿区东部4.5km处有华力西期侵入的黑云母花岗岩体出露,在该岩体的西北部与围岩接触带生成矽卡岩型磁铁矿。此岩体四周有尖山第一、二矿区及第五矿点为磁铁矿矿体,梧桐沟矿区及第四矿点的菱铁矿矿体及梧桐沟矿区南镜铁矿矿体,围绕花岗岩体大致呈一半环带分布。分析认为,华力西花岗岩岩浆沿尖山背斜侵入,含矿溶液沿矿区北部大断裂进行,矿液又沿节理裂隙继续运行到化学性活泼的大理岩及白云岩中,在温度和压力合适时交代大理岩和白云岩形成菱铁矿,随后菱铁矿经氧化而成的褐铁矿矿床。

参考资料

[1]张良臣,刘德权,唐延龄,等.新疆的宝藏.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2]刘德权,唐延龄,周汝洪.中国新疆矿床成矿系列.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3]潘维良,刘春涌,景宝盛.新疆维宝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J].新疆有色金属.2005,S1.

[4]汪来群.赵祖应.新疆土根曼苏铜矿地质特征及远景评价[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03.

收稿:2015-04-08

10.16206∕j.cnki.65-1136∕tg.2015.05.015

猜你喜欢
尖山白云岩铁矿
大红山铁矿找矿前景分析
铁矿渣高强海绵砖配合比设计
白云岩筑坝的难点和措施
漫画与幽默
五尖山点将台
中国的白云岩与白云岩储层:分布、成因与控制因素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白云岩储层研究
周占林的诗
物探方法在南江尖山石墨矿中的选择及应用效果
无轨斜坡道在大红山铁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