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与恋爱、性行为的关系研究

2015-12-13 02:51彭明芳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艺体性行为独生子女

谢 华,彭明芳,赵 雪

(四川理工学院 人文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孤独”这一术语最初来自医学,用以表示人际沟通以及情感表述方面的功能障碍。可以看出,“孤独”是一种情绪性问题,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比预期的更小、更不满意或人际沟通交流出现心理障碍时,孤独感就产生了。研究表明,大学生处于中等程度及以上孤独状态的占71.3%,其中严重孤独者占2.1%[1]。大学生的孤独感受和孤独行为表现较为复杂,消极的孤独体验可能会引发抑郁、害羞、自卑等心理问题,长期或严重的孤独感可能引发挫折感、寂寞感和躁狂感,甚至引发某些情绪障碍及疾病[2]。虽然心理学界对孤独感的研究有比较长的历史,但对大学生的孤独感与恋爱、婚前性行为关系进行研究的还很少。部分大学生因为孤独、寂寞而恋爱,甚至发生婚前性行为。为此,研究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与恋爱、性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于有效预防大学生孤独感的产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爱观、婚恋观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四川、重庆两地5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的700名本科生按照分层抽样进行同期群的调查。有效问卷585份,有效率83.57%。其中,男生334人,女生251人;大一学生231人,大二学生131人,大三学生134人,大四学生89人;文科(不含艺体生)学生148人,工科学生167人,理科学生166人,艺体学生104人;城市(含城镇)学生224人,农村学生361人;独生子女228人,非独生子女357人。

1.2 研究工具

1.2.1 采用Russell等人于1988年修订的UCLA孤独量表[3]。该量表用于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该量表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有4级频度评分,即“从不”“很少”“有时”“一直”,孤独感总分为20~80。本研究所用的UCLA孤独量表对大学生的测试情况:Russell报告的内部一致性为0.94。

1.2.2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恋爱、性行为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大学生的恋爱、婚姻、性行为、性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包括性别、专业类别、年级、独生子女与否、生源地、家庭经济情况等。问卷以选择的方式进行调查,每一道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多选无效。

1.3 数据处理

本研究中调查获得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 研究结果

2.1 大学生孤独感的基本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孤独感得分平均为42.02±8.00,正常人国内常模为40.1±9.5[4],略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大学生孤独感得分低于40(低孤独)的大学生占38.63%,得分处于40~60(中等孤独)的大学生占60.85%,而得分高于60(高孤独)的大学生占0.52%(见表1)。这说明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感,但真正有高度孤独感的大学生是极少数的。

表1 大学生孤独感程度(n=585)

对不同自变量的大学生的孤独感得分情况进行卡方检验(见表2),结果显示,以性别、独生子女与否、家庭经济情况为自变量在孤独感得分的分布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表2 不同人口统计指标中大学生孤独感得分分布情况比较

另外,通过卡方检验发现,以年级、专业、生源地为自变量在孤独感得分的分布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样,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可知,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其孤独感得分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F=12.325,p<0.001),大四学生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孤独感得分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F=8.747,p<0.001),并且来自城镇家庭的大学生明显高于来自城市、农村的大学生。

2.2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下大学生孤独感的比较

表3 男女大学生孤独感水平比较(M±SD)

从表3可知,男性大学生的孤独感均值分为42.38,女性大学生的孤独感均值分为41.53,男生略高于女生。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女大学生的孤独感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水平(t=1.284,p=0.200)。这与张利钧等人[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表4 不同年级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从表4可知,大四学生的孤独感均值分为45.08,高于其他各年级。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大学生孤独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12.325,p<0.001)。

表5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从表5可知,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孤独感均值分为42.26,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孤独感均值分为41.81。可以看出,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得分要高于非独生子女。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孤独感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t=0.682,p>0.05)。

表6 不同学科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从表6可知,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孤独感均值分为43.22,高于理科、文科、艺体专业的大学生。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大学生孤独感在学科专业上没有显著性差异(F=1.859,p>0.05)。

表7 不同经济收入家庭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从表7可知,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和很差的大学生孤独感均值分较高,分别为43.55、42.29。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孤独感在人均收入差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F=0.631,p>0.05)。

表8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从表8可知,来自城镇家庭的大学生孤独感均值分为44.62,显著高于来自城市、农村的大学生。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大学生孤独感在生源地上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F=8.747,p<0.001)。

2.3 大学生孤独感与恋爱、性行为的关系

表9 不同被试群体大学生孤独感得分比较(M±SD)

从表9可知,大学生的孤独感在是否是恋爱生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284,p>0.05),没有谈过恋爱的大学生在孤独感得分上高于恋爱生或曾经的恋爱生。大学生的孤独感在是否有同居行为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F=0.025,p>0.05),而在是否有过性经历上有显著性差异且有过性经历的大学生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没有性经历的大学生(F=4.821,p<0.05)。

3 讨论

3.1 大学生孤独感的特点

本研究发现,有61.37%的大学生处于中等程度或严重孤独状态,表明孤独感已经成为大学生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这与魏双锋[6]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对于大学生而言,远离父母、脱离伙伴、逐步走向成熟,开始独立地生活、学习,在全新的环境当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孤独感,这是正常的、也是不可缺少的。正如埃里克森(E.H.Erikson)所述,18~25岁阶段上主要面临亲密对孤独感的冲突,如果不能顺利通过,就会产生孤独感。可见,大学生的孤独感很有可能是其年龄特征的特定产物,是大学生成年早期不可避免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孤独感问题,积极预防与干预大学生孤独感的产生。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孤独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明显,这与陈海燕等人[7]的研究结果一致。“男大学生的孤独感高于女生”有可能是由于整个社会对男性的要求比较高,男生压力要高于女生,而且部分男生喜欢独来独往,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缺乏与同学、同伴的交流沟通,

大学生孤独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大四学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大学生,大一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最低。大学新生进入高校一般比较积极活跃,能够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社团活动,同时全新的大学环境下学习比较轻松、压力比较小,并且经常与父母、亲戚、朋友联系沟通,因此大一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较低。而到了大学四年级,许多大学生面临考研和就业、创业的人生抉择,很多时候都需要自己独自面对和完成,自然与同学、老师的交流就会较少,因此大四学生体验到的孤独感最强烈。

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孤独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孤独感之间差异不大。这一结果与毛艳霞[8]的研究一致。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独生子女更容易体验到孤独感,原因就在于在独生子女成长的环境中,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沟通、交流,更容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但有可能事实并非如此,即使没有兄弟姐妹,也可能有同学、朋友、伙伴的相伴成长,最主要还是看生长环境的社会支持以及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大学生孤独感的强烈与否与其是否是独生子女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大学生孤独感在学科专业上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但是工科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最高,而文科、艺体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较低。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多数文科、艺体学生比工科专业学生更注重人际交往、沟通,参与社交活动的时间与机会也更多,这也大大降低了文科、艺体专业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另外,工科专业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学习压力也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人际交往的机会,这也增加了工科专业学生孤独感产生的可能性。

大学生的孤独感在人均收入差别上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但是,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和很差的大学生孤独感均值分较高。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比较容易追求时尚、时髦,在许多方面好像高高在上、高人一等,其他同学也不愿意进入他们的人际圈,久而久之他们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就减少了。同样,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生比较自卑,与他人交际不自信,他们多数人不愿向同学吐真言,常常把烦恼、痛苦、不快等埋藏心底,长时间如此,其孤独感也会越来越强烈。这些都有可能是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和很差的大学生孤独感水平较高的原因。

大学生孤独感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来自城镇家庭的大学生孤独感显著高于来自城市、农村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孤独感水平最低。这一研究结果与许多研究结果截然相反。在传统观念中,许多人认为农村大学生体验到的孤独感更强烈,其原因在于大学一般在较好的城市,大学的环境比较城市化,来自城市、城镇的大学生更容易适应大学环境。事实如此吗?国内学者毛艳霞认为,个体能否体验到孤独感主要是由个体与周围的人际关系、自身的主观感觉和对孤独的不同理解共同决定的,环境的因素不是孤独的决定因素[8]。实际上,许多农村大学生在初中、高中已经离开家庭,远离父母,有了独立生活的经历,适应能力也比较强,能够较快适应大学环境,这可能就降低了农村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

3.2 大学生孤独感与恋爱、性行为关系分析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孤独感在是否是恋爱生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没有谈过恋爱的大学生在孤独感得分上高于恋爱生或曾经的恋爱生。这虽然表明不曾恋爱过的大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孤独,但是恋爱生也可能因为恋爱而脱离群体感到孤独。大学生的孤独感在是否有同居行为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而在是否有过性经历上有显著性差异且有过性经历的大学生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没有性经历的大学生。进入大学这一新环境,部分大学生适应起来比较困难,朋友特别是知心朋友较少,人际交往的心理支持系统比较脆弱,更易造成大学生孤独感的产生。再加上学习、就业、人际上的压力与困惑,带来大学生内心的不平衡,需要寻求一个同伴来慰藉、安慰、共同承担。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28.50%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最大可能为“寻求精神寄托,克服寂寞”;有21.50%的大学生认可“大学校园生活太枯燥,谈恋爱、同居或婚前性行为可驱逐内心的空虚和寂寞”这一观点。这表明部分大学生胸无大志、缺乏理想信念,学习上应付、生活上对付,整日无所事事,企图通过谈情说爱来掩盖内心的孤独、空虚、寂寞以便获得内心的慰藉。因此,讨论、研究大学生恋爱、性行为与孤独感的关系,让大学生真正走出“不能因为孤独而恋爱、甚至发生性行为”的误区,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大学生普遍存在孤独感体验,且与大学生的恋爱状态、性行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各高校及家庭应予以关注,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大学生孤独感的产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性爱观,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然,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仅限于西部地区省属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其次,使用的量表是外国人设计的,虽具有较高的信效度,但也可能存在文化上的差异;最后,本次研究的结果与其他研究的结果也不尽一致,有待进一步的检验。

猜你喜欢
艺体性行为独生子女
“性”有更广泛的内涵!心理学家分析3种形式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作品选登
昆明市不同性角色MSM的性行为特征分析
高中艺体特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思路探讨
如何深化艺体教育创办特色学校
星湾学校:艺体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CERQ问卷在中国沈阳有性行为的中学生中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