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层塔、荆芥、罗勒(外二则)

2015-12-14 14:13野鹤
食品与生活 2015年12期
关键词:罗勒荆芥黄鳝

野鹤

许多年前,我在西郊孔府别墅里的“新滨铁板烧”吃饭时,见院子里种了青翠一片。餐厅主厨、副总经理刘枝财大师从中拔了一把,让我闻一下,呀,不是九层塔吗?大师说:“等会同松子一起做青酱,蘸角瓜片夹干贝吃。”喔,原来九层塔还可以这样吃,而且还种在院子里,随时采摘来用。

后来“掌柜的店”开了,而且越开越好,至今已开了10多家分店。他家做的是正宗河南菜,凉菜中用了某种香料,风味特别明显,那就是荆芥。荆芥本身也可凉拌,吃冷面时也可以加些,以增其风味。每年的3月~11月是荆芥生长的季节。

在众多的西式香料中,罗勒是名列前茅的,法国菜尤甚。我觉得九层塔、荆芥、罗勒三者之间肯定有某种特别的关系,但又不是很清楚。直至看到《橄榄餐厅评论》杂志2015年8月刊登的《荆芥与九层塔》和《从罗勒到荆芥》,为我初步扫除了“香料盲”。

九层塔

北魏(公元386年-557年)贾思勰《齐民要术:种兰香》中提到:“兰香者,罗勒也。中国为石勒讳,故改。今人因以名焉。且兰香之目,美于罗勒之名,故即而用之。”罗勒的原产地是印度,其传播途径,有人说通过佛教传播。所以《齐民要术》提到,韦弘《赋·叙》曰:“罗勒者,生昆仑之丘,出西蛮之俗。”罗勒有很多品种,不同品种之间又极易互相杂交,我国河南的荆芥也是杂交的结果,据说那风味被称为“猫薄荷”。

台湾地区的九层塔是罗勒的另一品种,它长得很像荆芥,但气味不同。九层塔的香味介于八角与茴香之间,而荆芥则更接近柠檬香。九层塔以蒜和酱油来提点,为三杯鸡添香,成就了三杯鸡的厚重。

荆芥

炖生敲

前段时间,跟着《橄榄餐厅评论》走访了南京、常州、无锡、苏州四城。

在这一场超级盛宴中,南京是重中之重,这里有民国菜,有秦淮宴,有夫子庙小吃……我特别关注的是接连吃了三次的一道名菜——炖生敲。此菜我早已知悉,2002年出版的拙作《食神物语》一书有一篇《木棍敲黄鳝,温油发腐竹》中如此描述成菜过程:黄鳝宰杀后,剖腹去肠,斩头,平片去骨;后用木棍敲击鳝肉,再切成大块,下油锅炸酥;将鳝块和猪肉片、葱白、拍松的姜块放入砂锅,倒入高汤;放入煸香的蒜瓣,加入老抽、绍酒、白糖、蚝油、八角,小火炖约2小时至酥软即可。这道菜,怪就怪在鳝肉要用木棍敲松后再炖。

这次连尝三次,脑洞大开。这黄鳝要3条500克的,洗净后斩头去尾,头、尾可与五花肉一起炖汤,再用这汤来炖鳝片,而鳝片要用木棍敲松后再炖。这三道“炖生敲”由三家宾馆、餐厅烹制,其中做得最好的筷子根本夹不起来,只能筷、匙并用,进嘴根本不用牙齿咬,真正做到“入口即化”。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感慨南京人好口福,如此享受不啻帝王也。

席饼筒

几十年来,吃过美点无数,遗憾的是,其中很多美食第一次吃过后舌尖惊艳不已,却再没机会尝到这种美食,更多的是即使此后吃到,却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

“文革”期间,曾在北京人艺一位导演家里吃到他亲手做的炸酱面,觉得那真是人间美味。无论炸酱、手擀面、面汤,还是黄瓜、萝卜等面码,无一不美。后来也吃过很多次,在餐厅里吃,在北京人家里吃,都觉得味不对。

罗勒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30多年前到浙江黄岩采访,在路边小摊觅食时吃到的席饼筒,又可写成“食饼筒”、“十拼”。那是一张软韧的面饼,将绿豆芽、韭菜炒蛋、蛏子、红烧肉等十来样菜卷包起来,一头封住,另一头浇入红烧肉汁,手拿着吃。此后一直没吃到过。“马姐私房菜”的“美厨娘”马琳是台州人,做的是台州菜,但因为找不到适当的面饼,也难以供应令我馋涎欲滴的席饼筒。

鼎鼎大名的“新荣记”,老板是临海人,做的也是台州菜,但也始终没吃到过席饼筒。也许他们觉得席饼筒只是一道小点心,上不了台面。他们肯定不知道,7年前,为迎奥运,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市的餐饮比赛中,浙江队分数最高的就是席饼筒和葱包桧儿两道点心。

前几日在“江南汇”聚餐时,压轴点心是席饼筒,迫不及待拿起半个(两头封住,一切二)吃起来。尽管里面包的都是好东西,却也吃不出30年前的味道来,总觉得“缺了一口气”。唉,也许美食就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猜你喜欢
罗勒荆芥黄鳝
夏日不忘荆芥香
黄鳝料占全国的70%,今年特种料将激增40%,看这家企业如何再造辉煌?
抠黄鳝
藏荆芥化学成分的研究
疏风解表说荆芥
罗勒精油成分分析及抑菌性研究
池塘小网箱养殖黄鳝
疏毛罗勒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分析
富硒罗勒及其优质丰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