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标准化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

2015-12-15 13:20金贞爱刘红沈明花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2期
关键词:临床技能医学生

金贞爱 刘红 沈明花

摘要: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主流,临床技能是医学生专业素质的核心内容。本文浅谈标准化案例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教学的体会,为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水平,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临床技能;标准化案例教学;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2-0208-02

一、加强临床技能培训的必要性

医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评估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临床技能培训是培养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必要过程,是通过临床实践而形成的解决病人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医学生必备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能力。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课程的教学模式仍用传统的先概念、病因、病理、病理生理,后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的模式。但这种授课方式与医生正常临床诊断思维方式,即先根据症状、体征做出诊断,再结合辅助检查,看病因、病理的过程恰好相反,导致课堂理论的讲授与临床实践的过程相脱节,不符合临床教学规律,更不利于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造成当今医学生临床分析和解决问题无法提高,不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

二、标准化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始于19世纪70年代,由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次引入课题教学。所谓的案例教学是由任课教师课前准备案例材料,并把案例的详细内容介绍给学生,然后由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再提出问题,分析研究案例,并找出解决的方法,最终提出具体诊断和治疗方案。一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后在指导教师引导下进行集体讨论,将学生提出建议及分析意见进行归纳总结,这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理论认识,认识临床某一疾病。标准化案例教学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案例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符合医学教育的特点,既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2)案例式教学为学生模拟一个临床环境,帮助学生形成临床思维结构。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切身感受对某一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过程,有助于加强对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3)在模拟临床环境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增加对临床医生工作环境、性质的感性认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临床教学不仅达到传播知识又能达到培养能力的效果。(4)案例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模拟临床环境中的思考、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总之,案例教学模式改变单纯传授知识、忽视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旧观念,从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建立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为主体结构的新型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案例教学模式既能保证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能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了从重教、重知、重灌到素质教育中的重学、重思、重导的转换,形成新的教育模式及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自己所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标准化案例教学的实施(以儿科为例)

笔者近年来,对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部分理论课采取案例导入新课的教学模式,发现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医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一)案例准备和提出问题

病例:患儿,王某某之子,2014年2月26日23时出生于某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因皮肤黄染1天,于2014年2月28日6时入我院NICU。系第2胎第1产,孕39周顺产,出生体重3.2kg,Apgar评分9~10分。羊水清,脐带无异常。母孕期检查正常,患儿母RH(+)、O型。生后母乳喂养,吃奶好,已排胎粪3次。病程中无发热及抽搐。否认家族中有肝胆疾病、贫血病人。查体:生命征平稳,足月新生儿貌,反应良好,头形正常,前囟平软,皮肤黄染明显,手足心黄染,唇色较白,心肺无著变,腹软,肝右肋下2cm,质软,脾未及,肌张力正常,拥抱反射引出。

提出问题:(1)根据病史及查体,首先考虑哪些疾病;(2)该病案的主诉是什么;(3)还需详细询问哪些病史;(4)确诊该病需做哪些检查;(5)本病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6)本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是什么;(7)需要跟家长沟通的问题。

(二)讨论案例

案例讨论是临床实习教学的中心环节,以各小组讨论后发言的方式进行。发言前各小组内部可以查阅资料,针对问题充分准备,甚至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最终写成发言稿,以小组代表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他组员可以对其做出补充或反驳。整个讨论过程的时间有教师加以控制。最后教师以问答的教学方式进行总结和归纳。涉及到新的知识点,则先介绍主要理论,由点及面,通过系统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确该病的难点和重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实践总结及展望

案例教学模式的优点毋庸置疑,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因素的制约与限制,使临床技能强化训练在早期未达到应有的效果,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1.树立医学观念,养成良好医德。从事医疗行业与人类性命息息相关,注定了医学生与其他院校的大学生具有特殊要求,对于每一位刚踏入医学殿堂的学生来说,医学生的大学生活、学习方式和方法是陌生而艰巨的。为了使其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从大一开始应该教育学生明确医学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培养自我约束能力,养成良好的从医道德和职业习惯,为后续完成学习和实习任务打好基础。

2.注重教师资质培训。优秀的学生永远离不开优秀的指导教师。医学院校应该始终把师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对学生培训的前提是带教教师的专业技能过关,可以派送个别教师前往重点优秀学校进行教学前培训或者观摩学习,将教学方法传教给相关带教教师,进行分组责任制,由1~2位教师负责一个病种,带领实习小组在普通儿科病房、新生儿科及重症监护室轮转实习,掌握基本技能,为临床操作打好基础。

3.教学材料新颖,多种教学方法并存。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新型医患关系的建立,患者有自主权和隐私权。在临床实习中,只有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示教、观摩和操作,造成实习病历选择困难,给临床见习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影响了学生临床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可采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医学教育视频、医学教育网站等,为医学生的临床学习开辟了广阔的途径,临床见习教师应指导学生适当地使用这些新技术进行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弥补教学病例的不足。另外,标准化病人教学法(Standardized patient,SP)为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提供了充分的锻炼机会。

案例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优势已得到公认,这种既能提高医学生对各项临床操作技能的应用能力,又能提高综合临床素质,如果能够长期而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教学过程中,相信会成为医学事业的一大改革,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春虎,温海青,纪正春.当前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5,4(3):362-363.

[2]宪莹,田杰,于洁,等.儿科医学生多站式临床技能考核的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7,6(4):341-242.

[3]金贞爱,金正勇,池永学.浅谈案例式教学模式在课间实习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1):198-199.

[4]黄剑.典型案例教学在中医骨伤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4(23):87-88.

[5]赵岩,艾娟,王海鑫.临床技能实践教学改革初步探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0):54-55.

[6]林丽.临床技能学技能强化训练的现状与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7,6(9):829-830.

[7]张西方.基于“新课程”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6).

[8]徐恩秀.论教师走向研究者的障碍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1).

[9]郭汉丁,王凯,李锦华.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教师实践素养提升途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05).

[10]钟波兰.从实体到过程:过程哲学视野中传统课程观的反思[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1).

猜你喜欢
临床技能医学生
医学实习生临床技能模拟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临床技能实训教学体系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5+X”模式改进五站式考核的初步尝试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基础医学对医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