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歌声的翅膀

2015-12-15 15:03郑魏巍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2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

郑魏巍

摘要:音乐基础新课程的实施以来,所涉及的教学议题也被广泛的探讨,歌曲教学在音乐教学中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的教学方法也在发生多元的变化,也被更多的后人探讨和研究。本篇主要从阐述小学音乐歌曲教学现状的分析、教学的原则、多种方法的实践以及结合游戏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对歌曲教学的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歌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2-0257-02

一、歌曲教学现状分析

传统的歌曲教学方法不外乎先读谱,再朗读歌词,然后学会唱,接着在熟唱的基础上处理歌曲的情感等因素。综观目前小学阶段的歌曲教学,方法老套,形式单一,只注重歌曲的审美情感,忽视了对音乐知识的把握。有些教师一节唱歌课让学生从头听到尾,学习形式倒是丰富多彩,通过律动、舞蹈、乐器表演等形式,但究其歌曲教学的本质特征根本没有解决实际问题,长期下来学生只单纯学会了演唱歌曲而忽视了音乐教学的本身,如音色、音准、节奏、力度、曲调、和声等音乐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培养。

二、歌曲教学的原则

1.交错与渐离原则。歌曲教学采用新旧歌的交错教学原则最为有效。在不等第一首歌曲完全学会,就可以开始教第二首。第一首没有完全唱熟,第二首也还没有全部掌握,就开始学习第三首,这是交错的教学法。旧歌复习实践逐渐减少而产生“渐离”现象。它的优点:(1)每节课都有两三首歌曲可以唱,学生不会觉得单调。(2)因教材有所变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4)进度快。如果等到前一单元歌曲完全熟悉以后,再来教后一单元的歌曲,进度比较慢。

2.基本原则。在歌曲教学实践中,首先,要谨慎选曲,选择歌曲可以与音域、节奏、音程、曲调、歌词相结合,选择适合学生年龄与心理的歌曲。其次,要分析歌曲,教学之前要对歌曲有所认识,从调性、拍子、起拍、节奏型、音域、音程、乐句、曲式、歌词、风格、速度、力度等方面分析歌曲。最后,要熟唱歌曲,教学的练唱是必要的,实际去唱才知道是否真正理解了歌曲,练唱除了力求正确之外,还要知道乐句、段落的所在,多做反复练习,边弹边唱或离琴清唱都要练习,最好是能背唱,这样教学时就能轻松、自如地驾御课堂。根据研究,合乎儿童学习歌曲的顺序为:歌词、节奏、乐句、曲调、轮廓、音程、调性的掌握。因此在教学上要从念唱歌词、拍打节奏开始,再逐渐进入曲调教学。此外,教师还应注意适当的起音以及正确的范唱。

三、歌曲教学多种方法的实践

1.动机在歌曲教学中的运用。一般教师对于歌唱教学不在意,总认为很简单,其实歌唱教学并非一味单调的反复习唱,多用巧思、创意,配合运用提问、故事、图片、图谱、动作、游戏等活动,将会使教学达到确实的效益。兴趣是学习的动机,这是大家所公认的,教师引用的每一种动机若都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习起来必将事半功倍。引起学习新歌的动机方法极多,可以从老歌导入、时令、环境等引起动机,主要有下列几种方法:(1)问答法:教师引导式提问,学生思考回答。(2)叙述法:由教师讲述故事进入。(3)欣赏法:由欣赏图片或视听歌曲多媒体引起动机。(4)由教师范唱或范奏来引起动机。(5)从音符、休止符或节奏教学来引起动机。(6)用游戏的方法引起动机。

2.听唱法在歌曲教学中的运用。听唱教学就是教师范唱一句,学生跟着教师复唱一句。一句一句地学习,一段一段地模仿,就会把整首歌曲学会,这种教学法多用于小学低年级段,因为他们还不会认谱,所以可以用这种教学方法。听唱法在教学中有它存在的价值。听唱教学的过程如下:(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让学生静听。(2)教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可重复一次)。(3)教师再范唱歌曲一遍,学生击拍静听。(4)教师唱两句,学生跟唱两句。(5)教师弹奏全曲一遍,让学生击拍默唱。(6)教师弹一句,学生随琴唱一句。(7)教师弹两句,学生随琴唱两句。(8)教师弹琴范唱一遍,学生随琴轻唱。(9)学生随琴唱一遍。

以上步骤可视歌曲的长短、难度有所增减。听唱法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对音准、音感、节奏的掌握。

3.音准与音感在歌曲教学中的运用。音准是歌唱最主要的基本能力,需要长期培养。匈牙利的柯达伊和德国的奥尔夫两位国际知名音乐教育家同时提到儿童演唱教学应从两三个音开始,逐渐到五声音阶并同时配合认谱教学,但在教学中需要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演唱教学若过分强调专业的声乐训练或常做一些机械式的发生练习是不恰当的。教唱能够结合音感训练,可以收到音准、音感、演唱技巧等多方面的教学成效。教师要用活泼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对唱歌的兴趣。(1)口唱、默唱交替进行。出声唱歌很清楚歌曲的进行,节奏、音高易于掌握,但如果不出声而在内心默唱,就需要专心才不至于走调。低年级多做默唱,这对于培养学生内在听觉有很大的帮助。刚开始的默唱先从乐句开始,等学生熟悉后再在非乐句之间默唱。中高年级可以进阶到在特定的节奏型或音高上默唱。(2)改变音长。学生以四分音符唱音阶,听到教师报某一个数字时,立刻以该数值所代表的节奏音型来唱。这个方法可以运用于节奏均匀的歌曲。(3)视图歌曲。除五线谱外,手号、手谱、唱名图、音阶梯图都可作为音高的视觉表象,教师给了起音指示图谱,学生看、想、记忆,然后唱出正确的曲调。学生在熟唱歌曲的基础上可同时运用手号来演唱歌曲或曲调,以分辨音高,从视觉上帮助学生掌握音准。

4.多声部歌唱在歌曲教学中的运用。歌唱教学从齐唱入门,建立基础后逐渐进入多声部歌唱。多声部歌唱是指两个或两个声部以上同时演唱,它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训的音乐技能。多声部歌唱形式很多,通常运用的有以下两种:(1)固定曲调。固定曲调表示一个反复的曲调型用来伴唱歌曲,学生可以从低年级尝试这项练习。固定曲调伴唱可以运用在歌曲教学中,基本原则是学生首先熟唱歌曲,教师唱固定曲调,学生唱主曲调的同时还要听固定曲调;学生唱固定曲调,教师唱主曲调;学生分组做二声部曲调演唱;除了用人身做固定曲调,还可以用肢体动作、节奏乐器做固定曲调,也可以用有调乐器,如口风琴、竖笛等做固定曲调。(2)轮唱。轮唱是指同一个曲调由若干声部在不同时间起唱,从头至尾连续反复,造成和声效果。轮唱有多种形式,在歌曲复习中进行最有效。首先要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曲调,注意音准,控制音量,可以师生互做轮唱,也可以学生之间分声部互做轮唱,还可以个人和小组进行轮唱。

5.视谱教学在歌曲教学中的运用。视谱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认识音符的名称,五线谱上的音名及各种节奏的认知,在音乐学习生涯中视谱是音乐学习的关键。长期以来视谱教学总是单调而枯燥的,学生一到这个环节就提不起学习兴趣。通过歌曲学习视谱是大家公认的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1)音符的教学。如要进行四分音符的教学,则选取一首只有四分音符的歌曲,也可以自己创作,在熟唱歌曲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视觉的闪现手段,学生边拍节拍边演唱歌曲,教师在黑板上分析节奏的出现,通过歌词让学生掌握节奏。(2)音名的教学。选取一首所要教的音名和唱名的歌曲,在熟唱歌曲的基础上唱出歌曲的旋律,用手号默唱旋律,再在五线谱上找到相应的音名位置,在五线谱上拍出歌曲旋律,看着五线谱模唱。

四、歌曲教学多种形式的实践

儿童的天性就是游戏,因此游戏对儿童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因此,歌曲教学不一定只是坐着唱,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积极动脑富有创造性地使用游戏。

1.关于节拍练习的游戏。队形游戏:学生边唱歌曲边踏步随教师走出各种变化队形,一方面学生在游戏中学唱歌曲,另一方面也在间接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2.关于音感练习的游戏。(1)寻宝游戏:选出一名寻宝者先躲起来,教师将宝物藏在一个学生身上,当寻宝者寻找宝贝时大家齐声唱歌,当寻宝者走到藏宝者身边时,歌唱声音越来越大声或者越来越小声,以此一方面进行歌曲演唱,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觉。(2)火车游戏:学生排成数排,成一列火车状,随琴声节奏演唱歌曲并以开车状走步,琴声快学生演唱速度加快,琴声慢则慢。这样就将音乐的渐快渐慢因素融入到歌曲的教学中。

3.关于乐句练习的游戏。雕塑游戏:一首歌曲以一个乐句为单位,学生一起唱歌,在唱完第一乐句时学生A摆一个造型不动,在唱完第二乐句时学生B在学生A旁搭接一个动作,使两人变成一尊“雕塑”,唱第三乐句时A又在学生B旁搭接成另一个雕塑造型,直到歌曲结束。这种游戏方法能吸引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既开发了肢体动作,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参与能力。

以上的游戏可以举一反三,教师可在平常的教学中创作更多的游戏融入教学。通过游戏使歌曲练习的方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除此之外,在演唱歌曲时还应注重歌唱的呼吸、发声和出声方式,低年级以轻唱为主,中年级慢慢开始注意声音的发声方法,到高年级就要形成头声的概念。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去演唱。

五、结语

歌唱教学是全面学习音乐的基础,歌唱活动直接与情感相关联,与心灵相沟通。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兼顾欣赏、练耳、视谱、了解音乐知识。歌唱本身又有着非常丰富的学习内容,通过这最自然的学习形式,使学生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情感处理、音乐分析等多种能力,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音乐知识,培养学生音乐能力,让学生通过歌唱来体验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新课程展现出的新理念,给广大音乐教师以更多的创新空间,难免会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颇,但只要我们多学习、多思考、多探讨、多研究,一定会在前行的道路上收获阳光,音乐课堂也会在我们的营造下长出美丽的翅膀,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起飞翔吧!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