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5-12-15 21:49郑小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2期
关键词:科研管理创新机制高职院校

郑小燕

摘要:高职院校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其科研能力有直接关系,如何做好科研管理工作是当前高职院校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问题。从当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其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教育水平和社会知名度的提高。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全面深入研究影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客观因素,做好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基于此,本文拟详细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创新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2-0027-02

一、前言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普通高等院校一样承担着三种责任和义务,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其中,科研工作在高职院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科研能力是保证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要通过提升高职教育水平来促进社会就业。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要将提高教学水平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要以科研实力作为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只有采用科学的科研管理方法,才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在全面掌握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特点和本质的基础上,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工作发展规划和目标。因此,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科研管理工作,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不断增强科研综合实力。

二、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基础薄弱,管理观念不强。目前,不少高职院校都经过了几轮合并整合,一些传统中专学校、成人教育学院等也被纳入到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这类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科研管理观念淡薄,对高职院校科研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一些高职院校科研与教学工作结合不紧密,没有充分发挥出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此外,高职院校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教学方面,无法很好的兼顾科研工作,这是导致高职院校科研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2.科研定位不明确。①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都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有学者指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促进校企交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有效渠道。有学者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产学研”是一个系统工程,绝对不能缺少“研”,如果没有“研”,高职教育就永远无法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目标。如果教师只会教书却不会科学研究,这怎能提高教学质量呢?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从国家对高职院校赋予的重任来看,其主要承担着培养技术性人才的工作,不能过于苛求其科研工作。在国家教育政策方面,对高职院校科研要求相对较少,这体现了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②不能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高校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研究型、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不同类型的学校发展目标也各不相同,但毋庸置疑的是,研究型高校比教学型高校更加注重科研管理。高职院校大多属于教学型高校类型。从办学实际来看,由于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许多高职院校对教学投入较大而忽视了科研管理工作。同时,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存在轻教学、重科研的倾向,没有正确认识到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给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带来了额外的思想负担。③科研定位模糊。不少学者纷纷表示,高职院校科研主要方向是实用技术研发和应用。从长期来看,高职院校没有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就无法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而且科研实力较弱的高职院校排名永远相对落后。也有学者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指出高职院校最需要提升的是教研而不是科研,高职教育要将有限精力放在教学改进上,要不断提高广大教师教研的创新积极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定科研发展方向,使其与自身发展目标相一致。

3.科研管理水平偏低。一般来说,高职院校都会制定学校的长期发展规划,包括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以及学科建设等,很少有高职院校单独制定科研发展规划。没有一套科学的科研发展规划指导,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推进就会遇到各种问题和阻力。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十分热衷于科研项目的申请和立项,而一旦项目落地后,就不会对其投入过多的科研资源。目前,在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中,负责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部门数量占比5%,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严重短缺。通过调查分析南京市部分高职院校得知,一般每所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员不超过10人,这和普通高校平均每所15~30名科研管理人员相比,显得薄弱许多。由于科研管理人员短缺严重,导致高职院校在科研项目管理、专利技术申请、科研机构建设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无法配备充足的人手,实际上,许多高职院校科研人员往往一人同时负责跟进多个科研项目,科研管理水平难以有效提升,科研创新进展滞后。

三、创新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1.加强科研管理观念转变。要促进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首先要正确把握科研管理工作的内涵和定义,要清楚的找出自身缺陷,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要围绕科研人员制定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切实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强化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要创造良好的科研信息环境,帮助科研人员及时了解科技的最新动态,掌握一手科研项目申报情况,未雨绸缪,做好科研立项的准备工作。

2.做好科研定位。一般来说,科学研究按照科研水平和层次可以分为三类,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高职院校不能照抄照搬普通高校科研管理的经验和模式,而是要结合自身教学目标,盯紧实用性技术研发,以开发研究为重点,大力开展实用性技术研究和转化工作。从产业经济结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加强沟通和交流,企业负责提供科研资源和项目,高职院校负责组织科研活动,瞄准实用技术开展科研攻关,为促进企业产业结构转型提供技术支撑。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当前社会科技发展和生产力进步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等“三型”人才是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的主要特征,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会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要认真总结和分析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技术性问题,努力改进和提高工艺水平。因此,要为广大教师提供深入企业基层实践的机会,与企业技术员一道探讨技术难题,针对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围绕企业基础技术、实用技术和核心技术开展教学创新,将社会最新科技成果引入课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切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创新科研管理方法和手段。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从侧面体现了科研管理效率和质量的高低。随着信息不断进步和发展,科研管理对管理模式、管理信息化、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做好相关信息化、标准化建设。①建立科学和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要结合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特点,优化科研管理流程,例如项目立项、项目申报、科研管理、人才调配、项目送审、科研结果评价等方面,建立一套标准化操作流程,切实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②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科研管理队伍。科研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制度和政策,而且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性,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有富于创新的勇气和意识,能够承担各项科研项目的组织和协调工作。通过打造一支高度专业化的科研管理队伍,夯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力资源基础。③建立院、系二级科研管理机制。高职院校建立院、系二级科研管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优化配置校内科研资源,提高科研工作水平。我们知道,教师是科研创新的主导者和推动者,他们战斗在教学一线,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先锋。将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合起来,可以提高科研团队的战斗力。其次,建立科学的院、系二级科研管理机制,有利于学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各院系教师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和渠道,避免科研管理流于形式和表面化。最后,科学完善的院、系二级科研管理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结语

在当前形势下,科研管理机制创新是高职院校教学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难点工作。高职院校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结合本校科研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机制,只有加快思想观念转变,优化调整科研管理体制,才能促进科研工作健康、快速的发展。在以人才培养为基础的前提下,找准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学科建设为契机,以学术交流为抓手,大力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科研、教学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仪淑丽.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78-80.

[2]伍建桥.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圈,2007,(18):109-110.

[3]詹妮娜,黄和,袁正英.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技风,2013,(14):260-261.

[4]贺贤士.高等职业教育高在哪里[J].职业技术教育,2003,(21).

[5]任君庆.科研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N].中国青年报,2010-02-22.

猜你喜欢
科研管理创新机制高职院校
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创新机制研究
论民办高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创新
我国信访制度缺陷与创新机制研究
县级电视台法制栏目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