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

2015-12-17 08:07杜积荣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学法读图能力

杜积荣

[摘要]当前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地理教学和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来加强理解记忆。

[关键词]地理学习能力兴趣读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119

地理知识内容广,难点多,特别是课后的遗忘率较高。要解决这类客观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刺激学生的兴奋点。那如何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呢?笔者根据十几年高中地理教学经验简谈几点措施。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具有内在兴趣,这是最好不过的动机。”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对新知识产生求知欲,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就需要教师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内在潜力挖掘出来。比如,在讲到“大气运动”时,笔者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并讲解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建议学生从网上搜集关于大气运动的资料,然后制作一段动画,再绘制一幅科幻图来丰富整个课堂。最后由学生小组共同评选出最为优秀的作品。在积极愉快、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主动去丰富自己,享受收获知识的乐趣。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这就是“寓教于乐”的最佳体现,这样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二、 进行学法指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地理新课程的着眼点是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放弃过去以满堂灌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出发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或互助解疑,并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习惯。在指导学法时,善于欣赏学生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善于换位思考,提倡研究性学习,由教师最后进行归纳总结。比如在学习中国地理时,让学生在小组活动时介绍自己的家乡,坚持学用结合、情境结合、图文结合、文理结合、读思结合等,促进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教师可以把中国地形、气候、河流、人口及工农业的分布等内容,在地图上标注出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记忆。

三、地理教学中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

研究表明,我们大脑中储存的知识大部分是来自视觉和听觉,而占最高比例的是与视觉有关的“图形信息”,地理知识更是如此。因此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可以提供和大脑中储存的知识一致或相近的地理图像,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与学生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处于“共振状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地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获得地理技能必不可少的材料和工具,相对语言和文字来说也具有更大的信息量和直观性。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笔者深感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尽量做到因材施图、因图施教。在平时课堂上指导学生首先要掌握读图方法和思维技巧,学会分析图像,即图文转换、以图释文;学会分清主次、研读材料、质疑解疑;在自主学习时,学会对所给材料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在体验中学习,掌握各种学习技巧和解题方法,从而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结合实际,加强理解记忆

按照新课程要求,在学习地理时,要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重要原理,一定要理解透彻,把握这些原理或规律的本质,而不能只重表象。要结合身边的具体例子来掌握教材中的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基本知识。如在讲到“我国的气候”时,就让学生结合我们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学习。学生把学到的基本原理、规律等应用于实践中,对于相关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了分析和理解。这种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激烈,效果极好。教师还可以通过时事新闻获得地理信息,时事地理是高考热点和重点。我们要把国际和国内的时事新闻和热点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进行阐述和解释,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所长,互为补充。教师要联系身边的例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和归纳,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从而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袁妮)

猜你喜欢
学法读图能力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体育学法基本定位及其理论建构的必要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