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课堂:让学生成为策略型的学习者

2015-12-17 14:10孙艺菁
关键词:学习策略英语教学

网络出版时间:2015-06-25 13:03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50625.1612.036.html

中学英语课堂:让学生成为策略型的学习者

孙 艺 菁

(安庆市第一中学,安徽安庆246011)

摘要:师生互动,对话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习思考,成为策略型的学习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探索,努力使英语课堂超越单纯的语言操练和讲习,实现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更需要把教育的基点转移到学习观的更新上,建立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型学习观。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习策略;学习观

收稿日期:2015-02-16

作者简介:孙艺菁,男,安徽安庆人,安庆市第一中学省理科实验班高级英语教师,访美学者。

中图分类号:G633.41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3.039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因此笔者将我的英语课堂定义为Sunny Class, 具体诠释为:课堂是灵动的、变化的、互动的。课堂要有活跃的气氛,要有积极的对话和睿智幽默的交流。如果说教师是启发者、引导者和课堂设计者,那么,学生就是思考者、提问者和受益者。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应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策略,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起责任。一个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应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更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成为一名策略型的学习者,即学习者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有能力为自己设定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并“能运用多种类型的知识”。这些理念应该成为现阶段教师教学行为的指针。

一、理论构筑和支撑

18世纪意大利哲学家詹巴蒂斯塔·维柯(Giambattista Vico)在1725年出版的《新科学》中指出:人与生俱来有一种本能的独特的“诗性的智慧”,这是世界各民族最原始最本能的智慧,其特点是强烈的感受性和广阔的想象性。人们能清晰地理解自己建构的一切[1]。

20世纪美国最负声望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以为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运作和事情怎样做有关的。他提出了思维起始于“疑难境地,问题识别,大胆假设,严谨推理,细心求证”的“思维五步法”[2]。在此基础上,他定义最广义的教育就是人性的改变,为此在教育的实施中,应采取民主的“协商,交涉,交流,理智协作”的办法,创设良好的文化与心理氛围,解决冲突,促进发展,培养和谐的人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认为,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课题应该是研究人的形成,他是自杜威以来第一个谈论智育的人,提出了发现学习的策略,即:鼓励学生模仿科学家的科研活动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凭借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和发现未知领域。教师应该努力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原理,师生应该进行积极对话(苏格拉底及孔子的学习模式)。教学应重视能使学生自愿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学习的能力和经验;教学必须是结构化的,即按螺旋形方式组织教材;教学设计必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外推,帮助学生超越给予的信息[3]。

建构主义教学观也认为,在更新知识观、学习观和课程观的基础上,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夏尔(Shall)于1988年提出建构性学习四个特征,即积极的, 建构的,累积的,目标指引的。在此基础上,罗宾-简·西蒙(P.Robin-Jan Simons)在1993年又补充了学习的诊断性和反思性。1)秉承了杜威、维果茨基的“做中学” 、“活动与心理发展统一”的观点;2)人获得知识的最基本的形式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权威性的命令或控制;3)知识的积累是必要的,但是是对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超越或质变;4)应该鼓励学习者确定自己的目标,并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目标,同时评定自己在达到目标过程中获得的进步;5)学生最终学会自己控制学习过程;6)学会自我反思。反思是一种元知识策略。

荷兰尼密根大学(University of Nijmegen)曾就不同的学习观做过实验。该理论假设学习者对学习持有不同的观点,如再现学习观、建构学习观和应用学习观。实验结果表明,建构型的学习者在学习结果上表现出最佳成绩,而再现型学习者则相反。同时还表明从小适应了再现学习的学生要重新确立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是十分困难的, 因为他们在平时实践中往往害怕建构学习,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抛开熟记的程序独立思考问题;他们总是试图将学习纳入再现的轨道,错误认为考试所要求的就是最佳的再现能力。

这一实验结果值得我们深思。它说明建构型学习更符合学习的本质,更有利于开发人脑的潜力,更能促进人整体地、可持续发展地学习。因为,这不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法,而是一个人探索、认识、发现世界的方式。学习是深深扎根于人格的一种能力,是在年复一年的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在与师生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很难轻易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究,不能满足于仅仅完成一项单纯的教学任务,片面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率。教育的基点应该转移到对学习观的更新,建立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型学习观应该而且必须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实践与探索

一轮又一轮,一年复一年,教师每每面对同样的教材,不变的教室,相同年龄的孩子,谁不会产生倦怠感?因此要做一名有品位的教师,一名纯粹的教师,一名有境界的教师,的确不容易。可是,如果我们能排除杂念,抱着一种宗教的献身精神,饱含激情和热爱,潜心探究,保持自己心中的那方净土,让每一节课都有生命的流动,有思想的交流,充满灿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从而将高中三年的课堂活动汇聚成一条波澜起伏的大河,高潮迭起的交响乐,教师的职业生涯就会是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就会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形成一道道特别的风景线。

目前使用的高中英语教材(北师大版)为我们做一名优秀的启发者和引导者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一套教材以话题为纲,一环接着一环,贯穿了对社会、对人类、对自然的关注,只要运用得当,备课细微,设计巧妙,就能激发学生说话的激情,诱导他们潜在的记忆模式,促使他们积极地表达心声,从而达到英语学习的根本目的:开口说英语,用英语表达思想,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这样,英语课堂就能从根本上改变由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话语交流形式,使课堂从单一的“灌输”成为一种灵动有趣的对话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在不伤害接受对象的自信心的同时,特别关注话语模式结构的正确使用,英语思维形式的培养,正确词语的运用和辨析,将语法教学融入话语交流,使枯燥单一的语言教授变为一种生机勃发的动态流,从而让学生的大脑始终处在运转的状态,积极而有效地学习。

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对自己教学的反思与试验,笔者于2010年提出了“学会学习,成为一名学习者;学会思考,成为一名思想者”(learn to learn to be a learner, learn to think to be a thinker)的英语教学目标和理念。并朝着这一方向,反复打磨,积极探究,努力使英语课堂超越单纯的语言操练和讲习,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生命的律动、思想的魅力;经过师生对话,生生交流,实现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在高一年级首先引导新生就如何进入高中学习阶段进行策略的学习与思考,让新生明白学习习惯和自我性格培养的重要性。通过励志视频和不断的激励,新生们很快就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状态。随着课程的跟进,Lifestyle的话题就自然成为新生们课上讨论的热点。围绕着这一话题,让学生自己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适合自己,怎样在今后的生活中选择有品质的方式。这样学生们在文本学习的同时慢慢学会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单纯语言技能的学习层面,实现了从语言知识到文本理解、知识运用、分析、评价、创造至反思的层层递进的学习目标。

英语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学好它不只是为了简单的考试,更是为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德,塑造优秀的性格,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做一个独立的人,做一个有境界的人,走向世界,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的未来。从更高的层面看,就是周恩来总理曾说的,学好英语是为了民族的崛起和腾飞。

如何在高一起始阶段就让学生开始设定学习的目标,做一个目标确定、思路清晰、学会管理自己、学会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者是高中阶段最为艰难的工作,因为我国的学生大部分都已经习惯于再现学习的学习模式,普遍缺乏独立思考、独立探究及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大部分教师仍然是“满堂灌”,抢课上,恨不得能把时间占满,这种过分的“关注”使许多学生慢慢失去了主动学习的热情,无意识地成为被动的接受者。结果是学习成为负担,学校成为工厂,教师变成监工,显然,这与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是背道而驰的。

三、成效与体会

经过实践和探索,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4届笔者带的是两个水平差距较大的班级:(15)班和(7)班。前者是理科实验班,大部分学生认知水平高,学习习惯较理想,成绩不是我主要考虑的问题;后者则是进校入学考成绩年级垫底的班级。对(15)班我更关注学生思想层面的挖掘和拓展,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对(7)班则更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形成,重在鼓励,激励。三年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不仅在高考中获得了良好的成绩[(15)班均分136,(7)班均分125],而且在各级别模联大会中积极表现,在“希望之星”,“创新英语”的大赛中均有出色的表现。更让人高兴的是,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他们自己动手做了大量的复习资料,上台和同学分享,有利于同学们的共同进步。

2014届(7)班金同学,来自大龙山中学。第一次被提问时居然因听不懂,回答不来问题吓哭了。但是在我的鼓励下,一次两次三次,到高一期中考后就能大胆用英语回答问题,自信而乐观,在高三复习中主动上台,热情四射。张同学有个性,有思想。在接受笔者的英语教学之后开始反思,认识到她原来的英语学习方式有问题。经过自己的努力,在课堂陈述时,英语说得流畅而地道,英语成绩也稳步上升。2010届毕业生苏同学。就读中山大学,现保送北大法学院。在当年安徽高考中取得148的高分,她说英语学习构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要学好它就要创设语言环境。

英语教学任重而道远。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

要树立英语学习的新思维,必须走出两个误区:学不会语法就学不会英语;学英语只是为考试得高分。要确立几个观念:学外语不存在捷径;英语不是教会的,而是练会的、用会的,Use it or lose it.选择好的学习材料很关键,学习的内容不要仅限于教材;背诵是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词典是最好的老师;少问为什么,多记是什么;词汇量是英语水平的主要标志,而词汇的突破要通过阅读来完成,记单词要在语境中进行;动口实践才能强化记忆;多看英语电影,多听英语歌曲,多听英语演讲;语法要通过口语突破。

教师一定要完成从内容教学向技能教学的转变,应让学生在吸收知识和思想的同时学习语言,让学生视英语为工具,以摄取有用的信息为目的。选择教与学的方法要遵循简单原则、量的原则、重复原则、模仿原则、突击原则和兴趣原则。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当学生读懂了之后,就被那个故事吸引进去了,学生就被那种文化吸引进去了,就被里面的人物吸引进去了,当学生真正去追寻那些文化、那些人物、那些故事情节的时候,英语成了副产品。正如我们登山,到达山顶就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受。所以说英语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用出来的。正所谓功夫在其外,不为而为,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本书只是一个点,几本书组成一条线,很多的书组成一个面,如果学生不遵循量的原则,很难能真正进入英语世界,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正确的思维。这也就是为什么学英语,或者说学语言要大量阅读,要大胆开口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意)维柯.新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与教育[M]. 薛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3](美)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 邵瑞珍,张谓城,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责任编校:汪沛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英语教学
浅谈O2O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短语积累及扩展措施
高三英语复习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策略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策略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