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企业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大有作为

2015-12-17 09:30安徽经典集团董事长胡斌
安徽园林 2015年4期
关键词:海绵雨水生态

安徽经典集团董事长 胡斌

园林企业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大有作为

安徽经典集团董事长 胡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具体时间表,提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2015年8月10日,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了《关于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就推进全省海绵城市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安徽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将全面贯彻落实低影响开发理念,按照“因地制宜、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分类实施、试点示范”的原则,通过工程和生态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城市水体、绿地、道路、广场、建筑、小区等对雨水的渗透、吸纳和净化作用,提升城市排涝能力、削减径流污染、促进雨水资源化利用,构建健康城市水生态系统。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保持整个水生态平衡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园林绿化不仅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生态措施。园林企业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将大有作为。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开发强度高、硬质铺装多等问题,特别是屋面、道路、地面等设施建设导致下垫面过度硬化,改变了城市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70%以上的降雨形成径流,城市“大雨必涝、雨后即旱”,带来水生态恶化、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污染、水安全缺乏保障等问题。建设海绵城市,在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约200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值的30%,是一个十分缺水的国家。我国城市缺水尤为严重,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源短缺和水污染威胁,其中严重缺水达108个。一方面严重缺水,另一方面城市一逢暴雨,内涝成灾。“雨水留不住,用水靠外调”,值得我们深思。缺水与内涝并存,根本原因是忽视了水生态保护,城市硬化面积过大。当前提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无疑是解决城市发展与水生态之间平衡问题的重要决策。

要实现建设海绵城市的目标,根本在于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把生态优先原则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首先,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时,要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要求,与各相关专项规划做好协调衔接。明确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三区”和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四线”的总体布局和要求,提出规划实施的目标和相关指南。从源头保护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系要素以及绿地系统。城市地块开发建设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水系统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也要明确水生态保护控制性要求。城市绿地与广场要结合周边水系、道路、市政设施等,统筹开展竖向设计,在消纳自身雨水径流的同时,要尽可能为周边区域提供雨水滞留、缓释空间,提高区域内涝防治能力。

其次,城市建设采取低影响的开发模式,对已有的城市基础设施不产生新的负荷压力,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减少对城市原有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保护自然水体。同时,广泛运用多种园林技术调蓄雨水,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径流污染负荷,回收利用雨水。1.可以让屋顶绿起来,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起到节能减排、缓解热岛效应的功效;2.有条件的小区绿地应“沉下去”,让雨水进入下沉式绿地进行调蓄、下渗与净化,而不是直接通过下水道排放;3.可将小区的景观水体作为调蓄、净化与利用雨水的综合设施;4.对城市道路径流雨水加以控制。人行道可采用透水铺装,道路绿化带可下沉,若绿化带空间不足,还可将路面雨水引入周边公共绿地进行消纳;5.大力发展雨水花园和透水型生态停车场,通过滞蓄削减洪峰流量,利用植物截流、土壤渗滤净化雨水,减少污染;充分利用径流雨量涵养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的短缺,改善小区的环境,为鸟类、蝴蝶等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第三,在城市管理上加强对城市河湖湿地、森林绿地等自然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维护,保持其健康稳定和服务功能。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对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建设海绵城市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但海绵城市是一项新的技术,应该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团队、创新的成果来推动,只有突破传统的思维,才能获得成功。园林企业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学习掌握海绵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材料、新工艺,与城建、水利、规划、设计、大学等部门和单位搞好协作,储备人才资源,加强能力建设,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海绵雨水生态
农事 雨水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生态养生”娱晚年
农事 雨水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海绵是植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