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霉素维持治疗稳定期COPD的探讨

2015-12-17 06:10郑永刚李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10期
关键词:罗红霉素稳定期小剂量

郑永刚李 霞

罗红霉素维持治疗稳定期COPD的探讨

郑永刚①李 霞①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缓释胶囊维持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选择113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氧疗、化痰、平喘、调节免疫、支持及健康教育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以罗红霉素缓释胶囊0.15 g,口服,1次/d,维持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后对比组内治疗前后患者呼吸困难、肺功能、6 min步行试验(6-MWT)、生活质量、急性加重次数指标,并对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自身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后FEV1/FVC(%)及6-MWT均较治疗前增加,急性发作频率及呼吸困难情况均较治疗前减少,生活质量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FVC(%)及6-MWT高于对照组,急性发作频率及呼吸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红霉素缓释胶囊维持治疗稳定期COPD对缓解呼吸困难、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预防复发疗效显著。

罗红霉素缓释胶囊; 维持治疗;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及进行性肺功能下降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其病理过程为小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及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破坏后阻塞性肺气肿形成。临床上对于急性期的治疗原则较为一致,而部分临床缓解的患者由于在急性期治疗后病情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放弃进一步巩固治疗而致使症状反复及肺功能恶化。如何有效地对临床缓解的COPD患者进行巩固及预防治疗,临床上尚存一定争议,本研究采用罗红霉素对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治疗,对减少复发、改善肺功能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264医院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113例,所有患者的诊断均遵循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的诊断标准[2],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按患者就诊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6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48~78岁,中位年龄67岁;病程4个月~24年。对照组57例,男35例,女22例;年龄45~80岁,中位年龄64岁;病程6个月~30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肺功能、生活质量、功能性呼吸困难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支气管哮喘、活动性肺结核及过敏体质的患者;(2)2周内应用抗生素的患者;(3)其他重要器官系统功能衰竭的患者;(4)罗红霉素过敏史患者;(5)恶性肿瘤病史患者;(6)对本研究不能完全理解、配合或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常规治疗 (1)两组患者均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家庭氧疗及营养支持、肌肉训练、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基础指导及健康教育;(2)扩张支气管:口服稳定剂量缓释或控释剂型茶碱药物、定量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3)急性加重期: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并根据生物学检查结果针对性抗感染等治疗;(4)调节免疫功能及中医中药等治疗。

1.3.2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罗红霉素缓释胶囊(西安德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15 g,口服,1次/d,疗程为6个月。

1.4 疗效评价

1.4.1 症状评估 对功能性呼吸困难采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进行评估:0级:仅剧烈活动时有呼吸困难;1级:上缓坡或平地快走时气短;2级:因气短较同龄人平地行走慢或需要休息;3级:平地步行数分钟或100 m后需要休息;4级:因明显的呼吸困难而不能户外活动,甚至穿脱衣服活动即引起明显的气短[3]。

1.4.2 肺功能 (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即FEV1/FVC(%);(2)6 min步行试验(6-MWT):记录患者6 min往返步行平坦100 m的距离[4]。

1.4.3 生活质量 应用36条目健康调查表(SF-36)通过8个维度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观察项目为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总体健康(GH)、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活力(VT)及精神健康(MH)。

1.4.4 急性发作 即急性加重的次数,表现为咳、痰、喘症状加重并持续3 d以上,同时需要药物干预治疗[5]。

1.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6.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自身治疗前后对比 治疗后FEV1/FVC(%)及6-MWT均较治疗前增加,急性发作频率及呼吸困难情况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FVC(%)及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急性发作频率及呼吸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所有入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共5例,其中治疗组3例(5.36%),腹胀、轻微皮疹及肝功能异常各1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共2例(3.51%),1例为上腹部不适,1例为转氨酶轻度升高。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分析,因不良反应程度较轻,以上患者均继续完成治疗。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实质是气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以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为主,上述炎细胞激活后可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长期炎症反应损害气道组织、肺泡和血管[6];气道炎症,特别是指小气道的炎症反应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病变。炎症致使气道壁反复发生损伤和修复,在此过程中,尤其是修复的过程使气道壁的结构重塑,胶原物质含量增多,从而瘢痕形成,进而引起气流受限和肺气肿的发生。因此,预防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点是有效控制慢性气道炎症[7]。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肺功能比较结果(±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肺功能比较结果(±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FEV1/FVC(%)6-MWT(m)急性发作(次/年)呼吸困难(min)治疗组(n=56)治疗前 47.07±10.3399.02±10.594.21±0.543.75±1.38治疗后 64.01±11.24*#121.61±10.90*#2.60±0.34*#2.01±1.29*#对照组(n=57)治疗前45.93±9.71 98.87±10.684.58±0.273.86±1.52治疗后 53.15±10.82*110.11±10.65*3.56±0.31*2.89±1.3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s)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PFRPBPGHRESFVTMH治疗组(n=56)治疗前68.14±11.5766.54±11.4860.71±13.2160.88±10.0761.63±11.3568.57±13.3846.47±9.8956.40±11.01治疗后88.64±12.09*#84.13±12.55*#83.99±12.28*#79.15±11.09*#84.70±12.38*#89.12±13.67*#63.91±11.13*#71.97±12.04*#对照组(n=57)治疗前69.65±11.9365.57±12.1060.30±12.5259.02±10.7862.05±10.1368.44±13.5646.02±9.7654.66±11.52治疗后80.01±11.36*74.75±12.94*72.57±13.28*70.55±11.54*73.21±10.93*79.55±14.46*54.98±11.03*63.56±11.93*

有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除具有抗微生物作用外,可有效控制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的炎症反应进而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同时可抑制气道黏液的分泌,调节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失衡及调节免疫功能,因此,对于气道慢性炎症疗效显著[8]。其疗效的实质是抗炎作用,而非抗菌的机制,即非抗菌作用的抗炎活性[9]。国内外有大量临床试验充分证实,大环内酯类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小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够有效缓解呼吸困难,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等呼吸系统临床症状,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减少AECOPD的发作频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0-12]。

本研究采用罗红霉素缓释胶囊维持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缓解呼吸困难、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预防复发方面具有明确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与既往诸多研究[13-15]结论一致,且副作用发生率低,不良反应程度轻,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1] 赵年,卢旭东,陆益民.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1):1376-1377.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4] 陈庆芸,黄奕江.6 min行走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评估作用[J].海南医学,2013,24(17):2604-2605.

[5] 甘秀勤,凌文峰,冯刚松. 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4例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2009,20(9):34-35.

[6] 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6-42.

[7] 孙明明,杨建新.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80例[J].中国药业,2011,20(5):76.

[8] Crosbie P A, woodhead M A. Long-term macrolide therapy in chronic inflammatory airway diseases[J]. Eur Respir J, 2009,33(14): 171-181.

[9] 董菊,严锦兰,朱琼.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疾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17):42-44.

[10] 刘倩茜, 刘洪, 张弛, 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疾病的系统评价[J]. 西部医学,2011,23(11):2188-2190.

[11] Albet R K, Connett J, Bailey W C, et al. Azithromycin for Prevention of Exacerbations of COPD[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1, 365(8):689-698.

[12] 周伟雄, 许婷, 吴北林. 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20): 3-5.

[13] 刘健群, 刘雪白, 姜晶, 等. 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0, 18(1):66-68.

[14] 曾瑜,林健濂,黎俏琴.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3):165-166.

[15] 白新会.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稳定期COPD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1510-1511.

The Clinical Research of L ong-term Treatment with Roxithromycin in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ZHENG Yong-gang,LI Xia.//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10):150-152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icacy of Roxithromycin Sustained Release Capsulesin(RSRC) in treating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patients.Method:Totally 113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basic therapy(including oxygen,eliminating phlegm to smooth wheezing,immune regulation,support treatment and health education).The treatment group in the basic therapy combined with RSRC 0.15 g,1/d oral for 6 months.Dyspnea score,pulmonary function(FEV1/ FVC),6-MWT,the quality of life(QOL) and the times of exacerbations were observed.Result:The indicators of FEV1/ FVC(%),6-MWT and QO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P<0.05).The times of exacerbations and dyspnea score were small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P<0.05).The indicators of FEV1/FVC(%),6-MWT and QOL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treatment(P<0.05).The times of exacerbations and dyspnea scor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mall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treatment(P<0.05).Conclusion:Long-term treatment for stable COPD patients with RSRC is an effective means in relieving dyspnea,improving pulmonary function and QOL and preventing recurrence.

Roxithromycin Sustained Release Capsulesin; Long-term treatmen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10.3969/j.issn.1674-4985.2015.10.049

2014-10-27) (本文编辑:陈丹云)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4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郑永刚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264th Hospital, Taiyuan 030001, China

猜你喜欢
罗红霉素稳定期小剂量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HPLC法同时测定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中罗红霉素和盐酸氨溴索的含量
分析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
临床上罗红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探究
分析比较国产与进口罗红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