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P与ESP融合视域下的听说教学研究

2015-12-17 01:48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融合教学听说能力

王 宛 宜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北方科技学院,沈阳 110136)



EGP与ESP融合视域下的听说教学研究

王 宛 宜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北方科技学院,沈阳110136)

摘要:将体裁元素渗透到大学英语融合教学背景下的听说课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衔接性教学模式,从语法词汇和语篇体裁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话语语篇建构,以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有效培养学生英语听说交际能力。

关键词:EGP;ESP;融合教学;体裁分析;听说能力

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教育国际化体现为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国际化课程的两大要素一是学科内容,二是教学语言。”[1]新形势引发了大学英语将一般用途英语(EGP,即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与专门用途英语(ESP,即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结合起来,进行语言与内容融合教学的理论讨论与实践探索。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听说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却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在EGP与ESP融合教学研究中也仍是一个被关注的重要话题。研究在融合视域下的听说教学中渗入体裁元素,目的是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探索体现英语听说教学实用性、工具性特点的新思路,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一、EGP与ESP融合及其听说教学

EGP与ESP融合教学是指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前提下,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将英语语言技能与学生学科知识及未来职场交际内容相结合的语言教学形式。其特征是: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与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发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课程设置与学习和实际交际情景相适应;时间短,一般在1-2个学期;教学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其核心是为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服务,是一种以实际意义的内容为依托,“将同一种语言用在不同的场合”的教学。[2]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为顺利过渡到更高层次的专业英语学习打好基础。融合教学是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缓冲过渡的必经之路,衔接两者并使之连贯发展。

EGP与ESP融合教学背景下的听说教学体现了ESP教学特点,在满足需求、优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听和说教学结合起来,以“听”的思考,引导“说”的深化,实现以说带听,以听促说,听说同步;强调实用,注重“情景”,侧重“交际”实践训练。通过语篇分析和话语引导,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实用交际话语语篇体裁结构、语言特点和表达规律,从而从整体上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

二、研究背景及理论基础

(一)听说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听说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的语言学习环境明显改善,普遍建立了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和常态机制。[3]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遍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听说仍分开教学而影响学习效率;教学中重读写,轻听说,听说课时少;班型大、内容多,讲授中往往“蜻蜓点水”;因“应试”而忽略系统训练;特别是教

学内容与所学专业脱节,教学实用性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全面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学习将人们的学业、就业、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专业相关内容为依托的EGP与ESP的融合教学,成为社会和学习者的一种需求。听说教学也由语言本身的词、音、义转向语言在真实环境下的交际功能。Oller(1993)认为内容的掌握与语言的发展完全可以同步进行,他提出语言与内容的结合可以消除两者之间的割裂。[4]融合视域下的听说教学具有实用性、工具性的特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自信心。教学由于融入与专业、职业相关内容,注重话语引导、语篇案例分析和交流互动环节,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关注语言的意义性,让学生尽早地建立起学习专门用途英语的思维习惯,使听说水平与内容学习互相促进,同步发展。

(二)体裁理论运用于语言教学有其可行性和实践意义

Swales认为:体裁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对人类交际事件进行分类的结果。所谓的交际事件就是人们按照特定目的和特定程式运用语言在社会中办事的实例。[5]其内容结构特征明显,同一类体裁的语篇,结构大体相同。体裁是使用者所共同遵守的程式化社会交往工具,具有举一反三的效果。体裁包括口头语篇和书面语篇。

“体裁分析既涉及文体分析又涉及语篇分析,其根本宗旨是研究语篇的交际目的和语言使用策略”[6],能帮助分析话语语篇的组织结构,掌握其构建规律。在语言学领域,不同的学派对体裁分析虽然主张不同,但都是将体裁从宏观整体结构与微观的语法词汇两方面进行综合性解析,了解其特点、惯例及形成的步骤或图示结构。

体裁教学是把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围绕语篇的图示结构开展教学活动,其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属于不同体裁的语篇具有不同的目的和语篇结构;二是让学生认识到语篇不仅是一种语言建构(linguistic constructs)而是一种社会的意义建构(social meaningful constructs),让学生既掌握语篇的图示结构又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或创作属于某一体裁的语篇。”[7]融合视域下的英语听说教学,渗入体裁元素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听说话语语篇结构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在未来学习和职场活动中的听说交际能力,也为研究探索英语听说教学新思路提供了新的空间。

三、 体裁元素在EGP与ESP融合视域下听说教学中的渗透

在以专业相关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融合教学的听说教学中,渗透体裁元素,可使学生在学习训练时根据交际双方的身份、交际目的、交际内容和社会情景来确定和正确运用语言的表现形式。其课程设计应在需求分析、优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听力与口语整合,口语语篇和书面语篇分析结合,注重以掌握话语语篇体裁运用的听说训练。

(一)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融合视域下听说教学确定教学目标和安排课程的根据,为此本研究对所在学校部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以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需求调查分析。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学习较好的A班绝大多数学生,注重语言基础和实际综合应用技能两个方面的学习发展;普遍期待提高听说能力,并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ESP相关知识期望较高。B班有54%的学生由于英语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较差,影响了听说能力的发展;76%的学生对有趣的、实用的与职场交际相关的英语学习有所期待。在听说学习习惯上,A班和B班90%以上的学生都有自语“跟读”“复述”的习惯,这为下一步听说整合教学进行统筹安排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调查发现,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倾向是:担心专业词汇量不足,专业知识欠缺而不适应未来的专业英语学习,他们希望有一种衔接性学习课程来预热。

图1 渗透体裁元素的EGP与ESP

(二)内容选择

需求分析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明确以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听说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专业英语打基础为教学目标。根据学科和职场交际范围,选择与专业或职业具有共性、普遍性的共核部分为教学内容,以学生应掌握和运用的、利于今后专业学习和职场交际活动的话语为主题,编写教材,制定教学方案。每个主题下分成常用词汇句型、模拟对话、讨论、辩论和演讲等模块,不同模块体现其特定结构和语言特点,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对照比较、理解掌握规律。

(三)体裁分析

帮助学生了解掌握体裁结构,最有效的途径是运用体裁分析的方法,来对同一体裁的不同语篇进行分析。在听说教学的体裁分析中,可以将多种多样的听说材料分为几种不同的体裁类型。如对话是最常见的一种听说交际种类,在体裁分析中,首先朗读和描述范文,在了解篇章内容的同时,可以加强语音、语调、口语的训练,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其次对范文从交际目的与语步结构、语言结构和语言表达技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对话的“提供信息”和“请求回复” 两个语步结构;掌握对话语篇中照应、连接和语义的逻辑衔接关系及语法特点;熟悉其表达一定交际意图的技巧。不论是哪种类型,通过体裁分析和话语语篇的构建过程,最终使学生获取整个话语语篇的“图式结构”,并了解交际目的是决定语篇体裁结构及语言的使用策略的主要因素,熟悉并学会使用这些特定语篇的体裁结构,掌握不同体裁的构建机制。(四)模仿内化

通过示范分析,学生对相关语篇的体裁已有所了解。为了培养学生的复用能力, 真正达到模仿内化的目的,在这一阶段,不仅对体裁结构层面进行分析,还要重视语言结构层面的词汇、句式是否符合该类语篇的语言特征和不同语篇在听说表达上的特点,这对提高学生在微观层面上的适宜性或得体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方法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注重构建语境、体裁分析、角色扮演表达环节的衔接以帮助理解体裁结构、语篇意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模仿内化。

(五)独立分析与输出

学生对教师提出的特定体裁的语篇进行独立分析,运用所掌握的构建话语语篇技能,在交际中进行确定交际者的身份、交际目的和形成这种语篇的社会情景,包括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及其功能基调的输出表达实践,实现在讨论和自创话语语篇中锻炼独立思考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学会在分析、讨论、听说活动实践中独立输出。

在建构语篇过程中师生之间应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指导评价。评价内容包括 “词汇、语法是否能体现相关体裁语篇的语言特点,使用是否恰当;体裁结构是否与文章的主题相符,能否为交际目的服务,语篇的表面特征能否传递深层含义。”[8]语音语调是否正确,并以激励学生学习为原则。

结语

渗透了体裁元素的EGP与ESP视域下的听说教学,将体裁置于特定的情境中,把学生的听说学习从传统的“背、记”中解脱出来,使其在学习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了解听说活动事件的交际目的,掌握话语语篇语步结构、语言结构和语言表达技巧,学会从总体体裁结构和语法词汇两方面进行话语语篇建构。在了解和实现语篇形成步骤和图示结构过程中,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生的话语语篇建构能力在学习分析中理解、形成,听说能力在模仿内化训练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蔡基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外国语,2012,(01): 69-73.

[2]石茂祥.ESP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75-77.

[3]蔡基刚.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研究——再论听说与读写的关系[J].外语界,2011,(01):21-29.

[4]Stoller,F. L & Grabe, W. A Six - T's Approach to Content - Based Institution Research Foundations. In Snow M. A. & Brinton D. M. (eds).The Content - Based Classroom Perspectives on Integrating Language and Content[M]. New York: Longman, 1997:5- 21.

[5]Swales, J.M.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6]秦秀白.体裁教学法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01):43-47.

[7]Kay, H. & T. Dudley - Evans. Genre: what teachers think[J]. ELT Journal,1998,(52): 308-314.

[8]曾祥娟.体裁分析与科技英语写作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04):68-70.

(责任编辑:张连军)

Study o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on of EGP and ESP

WANG Wan-yi

(North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Shenyang110136)

Abstract:By integrating the element of genre into th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lass based on integr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this thesis forms the connected teaching mode centered on students through constructing the discourse from the two aspects: grammar and vocabulary and generic structure in order to meet the learners' actual needs and effectively cultivate the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Key words:integration teaching; communicative discourse; genre analysi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作者简介:王宛宜(1981-),女,辽宁沈阳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外语系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度外语教学改革专项课题项目“基于CBI主导的课堂教学‘微学习’研究”(WYYB014136)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01-18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2080(2015)02-0093-04

doi:10.3969/j.issn.1009-2080.2015.02.025

猜你喜欢
融合教学听说能力
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不同计算机语言融合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体会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