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问题的社会关注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

2015-12-17 01:56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儿童成长教育对策调查

隋 立 国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山东 青州 262500)



儿童成长问题的社会关注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

隋 立 国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山东 青州262500)

摘要:儿童成长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教师和家长较侧重于关注儿童学习方面的问题,对其个性培养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但忽视了幼儿的体育锻炼。转变教育观念,使儿童健康成长应是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儿童成长;社会关注;调查;教育对策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每位家长、教师都希望他们在自己的精心培育下健康茁壮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引发了人们对幼儿的更多关注,但人们对幼儿成长的关注呈现怎样的状态,一直未得到调查实证。因此笔者就当前幼儿成长过程中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研究过程

该项调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选取潍坊市位于城市、城郊、乡村三种不同地区、类别的4处幼儿园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向700多位学生家长和100多位教师征集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关注的问题”。

第二步,汇总开放式问卷,对问题进行语义规范、筛选和深度访谈,将家长和教师关注较为集中的前100个问题,制成面向教师和家长的六个问卷并试测。

第三步,重新选择10所幼儿园的家长(1192人)和教师(135人)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分别筛选出家长、教师各关注的前30个问题,并进行研究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幼儿的学习问题引起了家长、教师的高度关注

在家长、教师关注的前15个问题中,关于学习的有5个,参与调查的家长更有626人将“怎么发掘孩子的潜能” 列为第一关注点。

表1 教师和家长关注的问题对比

关注幼儿的学习习惯、学习潜能、学习积极性等问题是正确的,但过度关注学习,如“如何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怎么发掘孩子的潜能”等,过早过多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学习,会给孩子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容易导致儿童对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缺少探究的欲望,甚至会导致儿童的厌学情绪,使他们丧失快乐童年。

2.幼儿的诚信发展:教师、家长的关注度迥异

在教师最为关注的30个问题中,“孩子在家长面前和老师面前表现不一样怎么办”和“孩子撒谎怎么办”分别位列第11、14,关注人次93,占教师总数的69%,而在家长关注的问题中分别位列第38、59。在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中,诚信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两个问题都属于诚信范畴。

有研究发现,幼儿对不同对象的诚信表现存在差别,表现为:幼儿对待家长的诚信表现最好,对待同伴的诚信其次,对待教师的表现较差。直接影响幼儿诚信品质发展水平的家庭因素依影响大小的次序为家庭规则教育、家庭诚信教育、幼儿性别、伙伴交往和是否独生子女,这5个因素的总影响力达42.1%。

一般来说,每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幼儿总是根据成人不断地肯定或否定来确定自己言行的对错,来掩饰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做出无道德意义的撒谎,做自我保护或逃避。老师总是用表扬或批评来反复提醒孩子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孩子通过观察,就会避免做这些让老师批评的事情,多做老师喜欢的事情,使得孩子在学校比较“中规中矩”,自然就成了“乖宝宝”。 但是家里却是一个让人最放松的地方,完全不需要掩饰什么,不只对孩子是这样,成人也同样如此。如果让孩子一直保持在学校里认真的样子,用学校标准来要求他们,未免有些苛刻。

3.幼儿身体发展:教师、家长都忽视的问题

从家长、教师关注的30个问题中看出,幼儿身体发展的问题仅占13%。而实际情况是现在孩子体质较差,容易生病,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缺乏锻炼,不注意科学膳食、合理搭配营养;幼儿夏天躲在空调屋里,冬天穿得过于暖和,得不到充分的体育锻炼。

另一方面,幼儿园把幼儿的安全视为第一位,无论做什么事,幼儿园必须在幼儿安全的情况下开展,这样一来,为了避免产生“家园纠纷”,甚至许多是非常重要的室外活动被舍弃,因噎废食。正是在这种种约束、忽视下,幼儿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社会对幼儿成长问题的关注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

一是非理性特征。社会关注并不是遵循理性分析而有序进行的,引起社会关注的学生成长问题往往不是因为它缺失,而是因为该问题引起了人们的不满。

二是成人化特征。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关注的问题,都带有成人的价值取向,较少从孩子成长阶段应需要的东西出发,关注孩子的自身健康成长,因此社会关注反映了当今的社会主流教育价值观。

三是功利性特征。人们关注的问题往往受社会导向的引导,带有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

三、社会关注的背后:引导教育走健康发展之路,还幼儿快乐时光

针对以上反映出的问题,结合幼儿的成长任务,提出以下几点教育应对策略:

1.关注幼儿学习习惯养成,防范和抵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发育在7岁时已完成了50%,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期。幼儿良好的早期教育是一个人对社会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建构的基础,所以,幼儿不仅要过一个快乐的童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产生思索,掌握各种交流的工具,为小学教育打下基础。因而,家长、教师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并没有错,但如果过度关注,实际上已经走入了幼儿教育的误区——幼儿教育内容“小学化”。许多幼儿园提前学习超过年龄范围的知识,学前班盛行。在一项调查中,当问及“您是否会希望幼儿园提前教孩子写字、算术、拼音、甚至英语”时,97%的家长表示会;只有3%的家长表示不会。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已出现的不良后果是:

当孩子对许多知识还没有感兴趣时就教授给他们,而等到他们真正该学的时候就会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知识吸收;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不尽相同。目前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方法很多不适合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而且不主动与幼教衔接;幼儿园为适应小学,违背了自身教育发展规律,在幼儿时期就提前加压学习超过年龄范围的知识,会抹杀孩子原有的天真、烂漫、个性和想象力,这样培养出的孩子多数会是“书呆子”,导致孩子的“知识消化不良”,到上小学时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因此笔者认为,过度关注学习,无疑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对儿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过于重视幼儿学习及智力发展而忽视社会性发展方面的问题是畸形发展——应该发展的没有得到发展,不该发展的却强行发展。 关注幼儿学习,但防范和抵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还幼儿游戏权,让幼儿真正欢度幸福童年。

2.还幼儿一个健康的身体

《幼儿园工作规程》在总则中明确指出:“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在当今社会,许多家长往往重视幼儿的知识面和学习情况,追赶时髦,强制孩子学钢琴、学跳舞、学电脑等,使现在的孩子吃得高档、有营养、穿得暖和,却经常生病。幼儿阶段,大小肌肉的活动对脑部发育有促进作用,大脑在幼儿期发育迅速,此时,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刺激,孩子可能变成一个自制力差、暴躁、冷漠 和迟钝的人。

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存在忽视发展幼儿身体素质的现象:

(1)重基本动作练习,轻身体素质发展。教师只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动作要领”,而未能按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要求设计活动过程和抓重点。如对于“手脚着地爬”动作,教师未考虑增强幼儿四肢及躯干部位的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及发展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而一味强调动作的方法,也根本没有次数、时间、速度上的要求,这就不能有效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

(2)重“宽松”、“自由”的情景创设,轻“跳一跳,摘下果子”的发展要求。大多数教师能为孩子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愉快的心理环境,以达到潜在教育目标,但对幼儿的要求缺乏“难度”,有时甚至没有明确的要求,幼儿不必付出太多的努力即可达到,因而幼儿的体能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身体素质的发展也就落空,更错过了“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幼儿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的良好时机。

(3)重“保护”,轻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为了避免幼儿在运动中出现磕碰的现象或是出现安全事故,经常会限制幼儿的运动,这个不许玩、那个不许动。运动时不敢安排追逐,躲闪的奔跑游戏、有障碍性的活动(如由高处往下跳、助跑屈膝跳等)往往拒之于体育活动之外。尽管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一味地强调这种限制和过度保护,那么孩子的能力何时才能得到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何时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呢?必须让幼儿在实践中增强体质,提高抗挫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这才是我们“育人”的目标。

(4)重形式,轻体育活动的实效。有的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重视花样的翻新、器材的新颖,单纯追求表面的热闹和活跃;有的教师采用“一物多用”,不管哪个年龄班,罗列好多的玩法,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弱化了锻炼身体和发展身体素质的实质。

3.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家长,更是忽视了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教师对此问题的看法比家长更理性,更加关注学生自理能力的养成。

生活自理能力无论对孩子当前的成长还是对其未来的社会适应,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自主、独立行为的基础。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阶段的重要任务。家长和孩子都要认识到生活自理能力对其个体发展的意义,对孩子能自理的事情不要包办代替,要“解放”孩子,放开手脚,给孩子以锻炼和实践的机会。学校也要在学生自理能力的养成方面制定计划,鼓励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的事自己做,与家庭形成合力,培养孩子的自理和独立能力。

4.幼儿成本文分别选取美国华盛顿邮报长,我们应关注什么?

笔者认为应当关注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和幼儿非智力因素(爱心、责任心、诚信、自信心等)的发展和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及学习兴趣的养成。围绕这三大方面,以下10个问题应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表2 幼儿成长的10个关注焦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基本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共同关注幼儿成长的这些最为普遍性的问题,培植儿童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性格、顽强的适应能力和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增进儿童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儿童一生发展奠基,为终生教育奠基。

参考文献:

[1] 王清林,刘雪梅,等.亲子共成长[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6.

[2] 潘峻岭. 教育民主与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兼论《教育规划纲要》背景下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3,(03).

[3] 邱尹,曾令辉,秦璐. 90后初中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调查及问题与对策[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4] 贾学德. 师生关系恶化的原因与对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3).

[5] 朱永新.困境与超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6] [苏]В.А.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 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3.

(责任编辑:张连军)

An Investigation Analysis and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 of Social Concern about Children's Growth Problems

SUI Li-guo

( Pre-schoo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Weifang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Qingzhou Shandong262500)

Abstract:Children's growth problems have received much social concern. While teachers and par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children's problems on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they have ignored children's physical exercise. So changing the educational notion to ensure children's healthy growth should be the real concern.

Key Words:children's growth; social concern; investigation;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

作者简介:隋立国(1969-),男,山东青州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山东省文化厅文化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批号2012127)阶段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5-02-12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080(2015)02-0017-04

doi:10.3969/j.issn.1009-2080.2015.02.004

猜你喜欢
儿童成长教育对策调查
电视广告影响儿童成长的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析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开展礼仪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研究
基于学生成长的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