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温州医科大学为例

2015-12-17 02:54朱蓓蕾陈振建
文教资料 2015年22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思想大学生

朱蓓蕾 陈振建

(1温州医科大学,浙江 温州 325000;2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11)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90后”是大学生的主力军,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他们的道德状况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及社会转型的兴衰成败。因此,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对研究社会主流思想及其影响有深刻意义。

本文选取温州医科大学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卷587份。问卷内容涵盖学生思想、学习、就业、心理、课余生活等。结合个别访谈和相关资料阅读发现,学生呈现出积极、进取、务实、开放的特点;同时,思想上也出现诸多的矛盾、困惑和问题。

一、“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一)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思想政治素质较高,价值取向日趋务实,存在模糊认识和不良倾向。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关注时事政治,有良好的道德意识,是非分明;希望采用适当的形式和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有一个较准确的定位。既顾全大家,又快乐自己,维护国家利益和追求个人幸福并存的选择,成为很多学生推崇的价值取向。但某些学生因受社会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价值观很平庸,轻视政治和道德修养,社会公德意识薄弱,参加政治活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一定程度上是想通过参与政治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利益。因此,不同程度地存在“四个倾斜”,即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向个人倾斜,在理想与实惠的关系上向实惠倾斜,在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上向索取倾斜,在奋斗与享受上向享受倾斜;某些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缺乏辨别能力,缺乏正确看待问题的态度,容易以偏概全,产生偏激情绪,存在某些模糊认识和不良倾向。

(二)学习目的明确,对所学专业满意,对毕业后的前途有信心;但又缺乏毅力、缺乏动力,有较明显的厌学倾向。

74%的学生明确大学学习的目的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理想做准备”或“掌握一技之长,为就业打好基础”(47.9%);对自己所学专业很满意 (5.4%)、满意(35.6%)和比较满意(44.1%)的高达85.1%,69%的学生打算继续深造;对自己毕业后的前途充满信心的占12.2%,比较有信心的占52.2%,有些信心的占24.3%,没有信心的占11.2%。但是自认为平时勤奋刻苦学习的学生只占10.1%,课余时间以上网居首位,而上网又以聊天居多;学习凭兴趣,因此,经常旷课的主要原因是“对该课程不感兴趣”,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兴趣”;有近半数学生认为高校学风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学习动力,厌学,为考试而学”,这足以说明大学生学风状况并不是很好,学生中因为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没有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人才观,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对日常教育管理和行为规范要求存在着矛盾心理。

某些学生支持学校的各项日常教育和管理,例如75.9%的学生反对在宿舍内乱喊乱叫及在公众场合搂搂抱抱等不得体行为,认为学校应加强教育,从严管理。但某些学生认为管理不要太认真、太严格,而要顺其自然,认为大学生可以自己管理好自己。如认为上课迟到是可以谅解的占29.3%,视情况而定的占60.4%,而认为迟到不可谅解的只占7.7%。总之,学生一方面希望学校严格教育和管理,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习,另一方面过于强调个性发展,希望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四)对课余活动、文化建设有强烈需求,但还不够健康活跃。

数据显示,80%以上的学生参加过社团活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目的是“增长见识、经验”;79.9%的学生认为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一些学术性活动很有必要。62.8%的学生表示经常主动地关心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沿;52.8%的学生希望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的设施、设备能建设得更好。但是一些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比较枯燥单调,不够健康活跃,某些学生把时间用于上网、聊天、玩游戏、逛街,这样不仅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荒废学业,还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

二、做好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对策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出复杂、矛盾特点,高校工作者不得不重视并作出相应的对策。我们应该“以生为本”,充分把握学生的特点,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1.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进一步加强“两课”建设,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作,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强大的政治动力。通过强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使学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从而更好地了解支持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为自己更好地成长提供思想基础和理论保证。

2.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加强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和教育,把它纳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全过程。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自强意识;通过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和国情、民情教育,锤炼意志品格,升华民族情怀,弘扬民族精神,促使学生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更好地完成学业,积极投入祖国的建设中。

3.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继续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领》,从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广泛传播道德知识,普及基本道德规范,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加强诚信教育,以公民道德宣传日、建设月为契机,提高学生的文明修养和遵纪守法意识,增强维护校园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的自觉性。

(二)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学风建设,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坚定的职业信念和为事业献身的精神,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1.更新教育观念。时代进步与经济发展急需不同层次的人才,既需要知识型又需要应用型。高校工作者要树立人才培养更积极主动地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思想;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树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思想;树立重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思想。

2.加强学风建设。要增强质量意识,加强学风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要积极引导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二是要加大课堂教学管理力度,严格考勤,规范行为。三是要因材施教,任课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更要多对学生进行自学、自修的指导和管理。四是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寻求对策。

3.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使学生真正认识所学专业,增强专业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加强能力锻炼,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要针对人才竞争的新形势,着重消除学生被动消极的思想情绪,教育学生树立紧迫感和危机感,明确发展目标,奋发学习,练好内功,立志成才。

(三)以生为本,“全员”合力加强日常教育和管理,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1.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要建立全员、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系,做到党、政、工、团多方相互配合,院、系、班三级齐抓共管,深入“90后”,调整教育方法,优化教育模式,确定教育目标,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内容与途径,从而达到“全员育人”的目的,使思想教育工作收到实际效果。

2.培育壮大以学生党员为主的先进群体,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力度,重视在低年级培养和发展党员,不断壮大以学生党员为主的先进群体。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在专业学习、组织能力、遵规守纪等方面的表率作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促进校风学风的建设。

3.创建“文明宿舍”。把创建“文明宿舍”作为学生思想工作的切入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宿舍建成整洁舒适、高雅、文明之地。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政工作人员要经常深入宿舍与学生交流谈心,全面及时地掌握宿舍各类信息,使宿舍不仅成为学生休息和学习的好场所,而且成为开展思想教育的好阵地。

4.“以生为本”,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和完善学生服务体系,要特别关注家庭经济贫困、心理障碍、学习困难学生。要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配备专职教师,落实经费保障。加强对后进生和受处分学生的教育,利用个别谈心、结对帮教、家校联系等方式共同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抓好就业工作,从入学起就开展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竞争、创业意识。

(四)提炼学校精神,培育校园文化,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活动。

针对“90”后特点,校园文化活动不能仅停留在趣味性与感官愉悦上,要结合专业特色开展较高层次的学术文化活动,提倡高品位、高格调的文化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应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实施,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相结合,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相结合。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创造高品位、富有时代特色的育人环境。

2.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一是要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技能培训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要结合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巩固专业知识;三是要多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3.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注重“情商”的开发和引导。一是把对学生社团的管理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中,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趣味、知识与思想为一体的社团活动。二是举办各种人文讲座、沙龙等,营造生动而健康的人文氛围,引导学生把做学问与做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勇于面对挫折和失败。三是充分挖掘优秀“90后”的个案,以文本、电子多种形式宣传,通过耳濡目染提高“90后”思想道德素养。

[1]公民道德实施纲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高岳仑.关于大学生学习道德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6).

[3]罗萍.正视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

[4]张前程.“90后”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研究[D].青海大学,2012.

[5]袁明锋,钟永淑.“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管理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8).

[6]李明秋.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与方法[J].鸡西大学学报,2011(02).

[7]张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J].科技资讯,2012(09).

[8]耿琪.浅析“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及成因[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01).

[9]黄扬.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分析与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2(04).

[10]巴晓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7).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