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工作现状分析及培育路径探析

2015-12-17 02:54夏京璟
文教资料 2015年22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工作

夏京璟

(江南大学 法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当前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工作现状分析及培育路径探析

夏京璟

(江南大学 法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经济结构面临转型,当面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研究生招生规模却逐年扩大,就业压力依然存在,面对新形势,鼓励研究生创新创业成了必然趋势,高校在应对新趋势的时候,要正面目前存在的问题,提高对研究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并逐步完善配套的创新创业培育途径,帮助学生走好创业的“第一步“。

研究生 创新创业 工作现状 培育路径

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面临我国正处于调整阶段的经济结构现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研究生就业压力将不会减弱。在201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同时提出面对就业压力加大形势,必须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

一、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发展现状

当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虽然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在导师引导下,参加科研团队或是自主完成简单科研项目,从而掌握一定的专利技术。但是在研究生阶段,学生学习的范围有限,学习方向往往较为单一,缺少人际交往,而且对多学科交叉的学习非常缺乏,这对于有想法进行自主创业的学生很不利。

相较于日趋成熟的本科生创业教育工作,我国研究生创新创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此类教育往往被严重忽视,或是照搬本科生创业教育工作模式,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研究生在创业起步阶段,往往受到经费不足、专业局限、心理素质不高、社会经验不足、社会资源单一、理想主义等因素的影响,许多项目止步于研发阶段,没有走出校园,抑或研发成果转为他人或企业使用,创新创业没有延续性。

二、影响当前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相对研究生来说,目前我国高校往往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本科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和创新创业工作中,配备专业的指导团队,建立成熟的配套培养架构,引入完善的保障体系等。并且,随着研究生创新创业工作逐渐重视起来的同时,这些相应的工作方式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针对本科大学生的培育架构和模式,而其实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创新创业培育上应该是有所区分的,从实际角度来看,研究生更需要的是有针对性的转化、孵化助力。

2.研究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不高。

(1)研究生普遍缺乏创新创业意识。进入研究生阶段,学生的活动范围主要以实验室或课题组为主,研究生学生活动少,参加学生社团少,人际交往相对单一,对于形成促成创业的朋友圈非常不利。学生对于综合学科的交叉程度不高,从客观上阻碍了研究生创新创业的思维发展,导致创新创业意识的普遍缺乏。

(2)研究生创业领域严重局限。虽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研究生毕业选择资助创业的人数比例逐年上升,但是,许多学生在开始创业阶段,受到成本控制等因素的影响,往往避开需要大投入而科研难度高的项目,真正参与科级创业的人不多,创业的领域多数局限在小买卖(小电商、小吃店等)或是简单的加工业,研究生阶段所获得的知识被闲置,而同样的,发展前景也被严重局限。

(3)创业需要创业者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创业阶段需要创业者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除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应对能力等要高外,对市场的洞悉能力和工商管理、财务运营、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对创业者都由一定的要求,许多研究生在创业初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经营,压力十分大,许多人在创业初期就放弃了,不仅因为压力太大,而且经营过程对自身要求相当高。

3.针对研究生创新创业培育的工作不够完善。

(1)研究生导师在创新创业培育工作中担任的角色不被重视。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接触最多的是导师,研究生导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研究生的学术研究。随着近年来对创新创业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已经出现有部分研究生导师除了注重培养学生除独立科研能力外,还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其他综合能力,但实际效果并不显著。研究生导师的职责始终还是集中在知识的教导、科研的提高等方面,没有涉及类如就业创业等教育体系之外的内容,而在研究生阶段,最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综合素质及能力往往都是这些研究生导师。

(2)给研究生配备的学生事务人员严重不足,专业性不高。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指导机构人员面临少编制、缺经费的现状,且这些老师多由辅导员兼职担任,辅导员一方面日常事务工作繁杂,精力有限,另一方面这些辅导员普遍缺乏专业化的指导经验,本身工作经验比较单一,对外部市场环境不了解,思维理念常过于理想化,导致指导内容既不全面又不系统,形式单一且缺乏实践性。对于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各个阶段遇到的主观问题、客观问题都无法给予有效支持。

三、对于当前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培育路径的探索

除了原有的专业培养外,当务之急是要通过合理、成熟的培养系统,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核心竞争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以此为载体鼓励学生积极投入时实践。

构建学生组织。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可以是实体社团的形式,也可以是利用新媒体的手段搭建虚拟交流平台,一来可以丰富研究生学生群体的课余时间,二来可以让不同学科的学生有所接触,有所认识,研究生创业初期,在搭建平台过程中,社会网络很大程度上依赖来自于校园内的人际关系。

以赛促创。举办针对研究生群体的创业创新大赛和创业训练营,学生可通过跨专业跨学科组建团队,邀请专业评审,对学生方案可行性进行评估,在赛事过程中学生得到模拟实践的锻炼。同时,研究生可以通过此类平台对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进行展示,让外界充分了解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动向,以此达到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宽容的社会氛围的目的。

2.重视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建立奖励制度和保障制度。

重视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角色担当,从研究生入学开始,由研究生导师逐步渗透创业理念,鼓励学生在完成科研学习之余,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活动,培养综合能力、沟通交流表达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等。建立一定的鼓励机制作为支撑,形成导师带动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机制。

相比于其他指导老师,研究生导师对学生各个方面均比较了解,学生对于导师的教诲的接受程度往往更高,因此导师可以教授学生正确的创业观念。而且,在研究生创业过程中,创业者本身及其团队依然可以通过导师,在遇到问题时获得技术层面上的有力支持。同时,比起将专业技术成果许可给外部人士,一些关键参数和技术要领,导师更易倾向于提供给自己认可的学生及其团队。

3.组建专业化辅导团队,细化并标准化服务流程。

搭建专业化辅导团队,并形成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标准作业程序),能够在为研究生提供培训和服务的过程做到标准参考,明确工作职责与分工,加强对外联络,解决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客观问题。整合并利用高校资源,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建设高水平、专兼职的创业培训师资队伍。组建创新创业孵化指导团队,分析时下政策,结合典型案例,对孵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整合,并邀请高校法学专业老师作法务顾问,力求在创业初期,努力规避因经验不足而产生的风险。

4.阶段考核评估,为研究生团队发展把好方向。

创业需要过程,许多创业案例显示,创业团队在创业初期因为对工作的新鲜感和对事业成功的良好憧憬,容易因理想主义而屡屡受挫,最终导致创业失败;渡过创业初期的团队,在创业发展期,因为研究生毕业直接创业,往往社会经验、管理经验等严重不足,在团队和市场同时需要扩张的时候,束手束脚,举步维艰。

高校创业指导机构有必要建立阶段性评估标准,跟踪这些研究生创业团队,并对创业团队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科学评估,提出阶段性要求,帮助这些创业团队渡过难关,并把好发展方向,少走弯路,与此同时达到节约投入成本(人力、物力、财力)的目的。高校创业中心要转变思路,在助力学生创业的过程中,注重投入产出率,对于发展前景好的创业项目要重点扶持。

四、启示

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都应当提高对研究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研究生培养计划和专业的不同,将建立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工作团队尽早列上日程。除了创业教育外,还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赛促创,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和探索。举办这类实践比赛、活动对于提高研究生创业能力、组建团队等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完善创新创业指导工作对于帮助学生规避风险,稳步创业有极大帮助,细化工作过程、提高工作要求对于高校工作者来说,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1]董春华.“1+X”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J].教育与职业:职业指导版,2015(4月下):71-73.

[2]张克兢.2000年以来我国工科研究生创业教育研究述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2.Vol6(1):5-8.

[3]杨扬,吴子贵.多学科交叉背景下研究生创业团队组织形式构建的研究与探讨[J].科教文汇,2014(8月下):180-182.

[4]刘越勇.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14(30):163.

[5]张小帆.基于育人功能的研究生就业指导探究[J].招生就业,2015(02):136.

[6]焦简金,王宁.浅析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J].时代文学,2015(1下):148.

[7]殷朝晖,雷丽.学术资本主义视域下的美国研究生创业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0):23-28.

[8]庞占喜.研究生导师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和任务[J].大学教育,2015(3):32-33.

[9]王利群.研究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127-128.

[10]吴蔚,胡海洋.研究生科技创业现象对创业教育的启示——基于Z高校的案例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5(3):87-89.

[11]胡秀俊,于建波.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与完善[J].教育与职业:职业指导版,2015(4月下):69-71.

来源:江南大学2015年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普通项目编号:2015ygpt010。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工作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