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协同教学管理体系流程的再造——以南华大学船山学院为例

2015-12-17 02:54何啸峰蒋剑红
文教资料 2015年22期
关键词:南华大学母体教学管理

何啸峰 郭 芳 蒋剑红 唐 慧

(1南华大学船山学院,2南华大学 医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独立学院是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是更好更快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办好独立学院对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1]。独立学院目前底子薄、基础弱、办学历史短、社会认可度不高[2]。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就要充分利用母体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构建协同母体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解决独立学院目前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3]。

一、独立学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适合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独立学院初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大部分采用母体校的,并不完全支持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理念,也不完全支持其办学定位,三本学生使用一本或二本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10],偏离了“因材施教”原则。

2.自有教师与教学管理队伍薄弱,外聘教师占比重过大。

有些独立学院一个系部只有教学管理人员和辅导员,没有专任教师;教师与教学管理队伍结构比例不合理;教师队伍流动较频繁,不稳定;教师队伍来源复杂,加之外聘教师占比重较大,协调管理难度大。

3.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

决策与管理机制不完备或者不成熟,遇到问题往往没有处理依据,使得管理工作陷入大量具体事务性工作,造成管理人员没有精力和时间研究解决深层次的问题[9]。制度流于形式,《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等规章制度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4.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手段单一陈旧。

一是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独立学院的教学组织完全服从于过度强调的教学成本,大班上课多,合班上课多,组织形式传统单一,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二是教学方法手段陈旧,缺乏创新,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独立学院协同母体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构建

我们在全面分析原用教学管理体系利弊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关于独立学院组建与管理的文件和关于本科人才培养的相关文件,参照国内外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的经验,运用系统科学中的协同论原理,探索构建体现独立学院特点的教学管理新体系,初步实现了独立学院与母体校协同教学管理流程的再造,并在管理实践中得到应用。

南华大学船山学院办学10多年来,依托南华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优质的教学资源,结合独立学院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学院秉承和发扬南华大学“明德、博学、求是、致远”校训,坚持以人为本,视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为生命,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按照培养“基础扎实、专长突出、实践能力强、面向基层、甘于奉献”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秉承“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针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并构建适合独立学院特色的教学管理体系。

1.协同与协同教学管理体系。

协同理论是系统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系统中诸参量和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同一致[4]。协同教学管理体系,强调管理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形成协调、同步、互补和合作的关系,增强系统的自我组织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互通与共享,产生1+1>2的协同共生效应[5]。

独立学院必须保持其教育教学独立运作和管理的基本条件,同时应积极利用母体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在大型仪器设备、体育场馆、图书资料、师资力量等方面实行一定程度的共享,不搞重复投资建设。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已成为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母体学校相比,独立学院办学历史短,基础相对薄弱,教育教学经验不足,管理制度有待完善[6],有必要构建协同母体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独立学院共享母体学校的师资、图书资料、教学设施等教学资源,也有利于独立学院的学科、专业、教材、精品课程、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等方面建设,有利于母体学校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和办学经济效益[7]。

2.协同教学管理体系流程的再造。

(1)建立协同教学运行组织系统,实现教师资源共享优化。建立健全教学基层管理机构,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学院成立了五系一部(包括机电与信息工程系、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医学系、核科技与化学工程系、经管与文法系、基础课部)和一个实验中心,聘请了36名系部正副主任,其中每个系部(中心)都聘任专职的老教师担任系部主任或常务副主任,负责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有的系部还推荐母体校中的优秀教师兼职担任系部副主任负责某一方面的学科建设工作;确定了教学系部(中心)主任工作职责,有效保证教学质量。调整了教学督导组织,充实了教学管理队伍,规范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2)着力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传承母体学校优秀的制度文化。制度是把人的行为导向特定轨道的规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折射,是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的凝聚,是历史经验和现实要求的反映,更是对办学行为和师生行为的导向和制约。加强制度建设已成为当今高校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为提高教学质量,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并落实教学考核措施、教学激励措施和教学监控措施,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并汇编成《南华大学船山学院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汇编》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规范教学管理行为,提升学院办学的软实力;明确教学管理办事流程,制定了《教学管理工作日常办事工作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指导和方便师生办事。

(3)充分吸纳母体学校优质的课程资源,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2011年修订定稿的船山学院培养方案表现出以下特点:①建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三个平台,即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每个平台包含一系列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又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教育三个环节。“平台+模块”体系,以三平台为主线的纵向结构实现“基础扎实、专长突出”的培养目标,以三环节为主线的横向结构实现“实践能力强、创新技能足”的培养目标。②推出提高、技能和精选三个选修课模块,即专业提高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和精选课程模块。专业提高课程模块与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二者选一,进一步体现“实践能力强、创新技能足”的三本培养目标特色[10]。③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包括劳动、军训、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列课等),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四(五)年不断线,以培养学生勤勉务实、甘于奉献的重要素质。④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完成6门选修课学习。近年来每学期分别开出了150门以上人文素质选修课,涵盖了文、史、哲、经、管、法、教育等七大门类以及自然科学概论等综合知识。

(4)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凸显与母体学校办学的差异性。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点,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都要围绕学科专业而展开。几年前,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几乎与母体学校一模一样,既充分利用又挤占了校本部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和校本部毕业生在就业上产生了恶性竞争。针对这种情况,船山学院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一方面巩固了护理学、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含道路桥梁)、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特色专业的地位。另一方面控制了汉语言文学、法学、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等一批难以就业专业的招生规模。此外,根据社会需求,通过集中人力、物力及财力,积极申报并开设了安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造型、景观设计、视觉传达、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新兴专业,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到目前为止,船山学院本科专业已达到39个,涵盖理、工、医、文、经济、管理六大学科门类,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5)建立全过程信息化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实现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学院成立了质量工程小组和教学督导团,督导日常教学工作;坚持进行开学第一周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考试三级巡查;定期进行课程考核试卷质量抽查;定期到临床教学基地进行见习、实习教学质量检查;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广泛收集来自各方面的教学信息,并把教学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学人员,以便完善和改进教学工作,开发并完善共享校本部教学资源下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6)建立双层两线教学运行管理新模式,实现教学管理流程的再造。“双层”、“两线”的教学运行管理模式:新校区的管理提倡“校本部管理延伸”,但在实践运行中,若对“校本部管理延伸”不作操作层面的细化,则往往难于延伸到位,提出的“双层”和“两线”是指过渡性教学运行管理思路[8]。 “双层”是指学校管理层和由学校各主要职能部门派出人员组成的新校区管理办公室管理层。新校区办公室主要组成成员相对固定,办公室直接负责校级管理的延伸到位。“两线”是指学校机关职能部门和新校区办公室一条 “垂直管理的纵线”;校园网络、数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一条“数字化校园”覆盖为横线。通过“双层”、“两线”合理构建,实现“校本部管理延伸”切实有效的实施,确保新校区过渡阶段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给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1]顾美玲.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前景探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2):38-44.

[2]唐慧.独立学院的品牌定位探讨[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81-84.

[3]陈伟鸿.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及其保障问题—基于“资源共享”背景下的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7,18:79-83.

[4]刘翔翔,杨勇平,吉鹏飞.协同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建设[J].办公自动化,2011,11:19-21.

[5]高凤香.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及其机制构建问题探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0,(4):66-69.

[6]陆颖,祝西莹.区域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1,8:295-296.

[7]郑文,李文玲.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的理念、层次和策略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6,6:20-21,26.

[8]罗晨晖,何啸峰.高校新建校区“过渡阶段”教学运行的管理问题与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2011,6:127-128.

[9]蒋剑红,何啸峰.独立学院重修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30-31.

[10]何啸峰,陈熙,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构建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2:137-140.

猜你喜欢
南华大学母体教学管理
南华大学召开学习丁德馨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
蒲公英
获批57项!南华大学2021年度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取得好成绩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喜讯!南华大学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再创佳绩!
Wang Chuanshan
多胎妊娠发生的原因及母体并发症处理分析
三种稠环硝胺化合物的爆炸性能估算及其硝化母体化合物的合成
修辞是翻译思想的观念母体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