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外阅读的延伸教学策略探索

2015-12-17 11:29陈丽云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古诗词课外阅读文本

[摘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提出了运用延伸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扩大学生阅读面和深化阅读层次,提高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效率,为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提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课外阅读延伸教学策略操作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08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延伸拓展教学的运用已然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时尚。面对浩如烟海、包罗万象的课外阅读读物,要想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扩大阅读视野,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的目标,运用延伸教学策略来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过,要高质量地完成新课标的课外阅读总量,就不能仅拘泥于语文课本中的教材文本,更要关注对教学内容的深化、延伸。文本只是阅读的由头和引子,语文教师要更为有效地实施延伸策略,活用语文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和内涵,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视野落到实处,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落到实处。所以,运用延伸教学策略来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要注意做到实施操作的开放性,即三个结合,具体如下:

一、教师推荐与自主选择相结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驱力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深层心理是人的一切欢乐、热爱和能力等的源泉,而且是创造的源泉。”在阅读文本之前,学生的“疑惑”、“兴趣”、“期待”心理需要就是不竭的阅读动力源泉。所以,采用教师推荐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延伸策略指导课外阅读,就是指课内的延伸由教师来推荐,课外的延伸由学生来自主选择,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形成课外阅读的内驱力,这样的阅读更易收到实效,更有利于养成学生自主积累的良好习惯。

课内的延伸由教师推荐。在初中语文的教材内容中,选载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教学时教师可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使学生能全面了解作家的文学特色与风格。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第三回的节选,授课时可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关注《水浒传》中鲁智深后来的命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去阅读原著《水浒传》。教师的推荐,也可大胆整合教材,利用数字化平台,扩展到文本之外,推荐课外阅读内容。如有位教师在教《寓言四则》的寓言单元,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即结合当代著名作家乔叶的《动物世界里有人类的影子》一组文章,辅之以莫言《马语》,放到校园网站,发动家长和不同学科的教师参与,让大家结合文章,提出问题,大家跟帖解答。如此一来,学生的内驱力得到了有效地激发,课外阅读也就变得有趣亲切,阅读成为了“悦读”。另外,除了推荐阅读作品外,还可结合阅读内容采用更多方式的延伸教学,拓宽语文课堂的厚度和张力。如让学生就某一课文情节展开想象,让他们对课文某一点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想、发表意见,比如语言赏析、人物评析等;让学生放开手脚去对教材文本进行改编,如缩写、改写、续写等。这些延伸拓展,能更大程度地开辟语文课程资源的天地,让学生更好地去解读教材文本,提高自身阅读能力。所以,以延伸内容的“外”来“养”课堂学习的“内”,这才是实施延伸策略的核心所在。

课外的延伸主要由学生自主选择推荐,可采用学生全体参与和分工合作的做法。这可以让学生的课外阅读真正具有开放性。由于教师手头的资料较为固定和局限,加之其欣赏角度、阅读视野的不同,也不能更广泛地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而且如果以教师的兴趣喜好来替代学生的自由选择也极可能会把课外阅读的积累变成了“营养不全”的课外阅读硬性灌输,从而走入另一个误区。所以,把选择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选择佳作,让他们在阅读品味中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力。可以说,学生自主选择的过程就是他们阅读鉴赏的过程,学生推荐作品的过程又是锻炼表达能力、表现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将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成为每个学生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的一个舞台。

如,在古诗词教学中,有一位教师设置了“我和诗词有约”的课堂展示环节,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推荐展示古诗词作品:如学习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某小组的学生在整合资料时,融入时代印记,将古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结合起来,推荐展示:

1.踏水而歌——比较歌曲《卷珠帘》的两个版本(霍尊版和刘欢版),结合歌词,说说你更喜欢哪个版本,谈谈你的看法。

2.溯源而上——品读温庭筠的两首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与《望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探讨《卷珠帘》歌词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智慧和创意,将现代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结合起来,交相辉映,探寻中国文化之根。通过自主选择推荐,学生不仅品味到了古诗词的美,更感受到古诗词对中国文化、生活的影响,在古诗词阅读心理上也由害怕转变为敬畏。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一旦我们开始根据人类的天性做事,过去认为复杂的事业就会变得简单。”所以,语文教学要回归学生天性,适合学生的才是最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更是如此。

二、方法指导与个性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鉴赏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效果的保证。因此,在实施延伸教学策略时应该注意对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如速读法、精读法、略读法,同时要引导学生掌握做读书笔记、摘录的方法,将所阅读的有感悟的内容摘录下来,写上摘录的原因,即摘录简评。摘录简评可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即先是对字、词的简评,进而是句的作用,再到分析文章所选例子对中心的作用,接着是对文章的脉络,直至阅读某一作家的作品,感受作家的风格。由小处着眼,放置全篇,这样的方法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阅读体验,激发他们再次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摘录习惯,逐步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科学的方法指导只是开启了阅读的第一步。新课标提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我们知道,每个人拥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都不同,在阅读共性语言时内心激起不同的个性感悟。所以,要学生高质量地完成阅读活动,应该把阅读文本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品味中去感受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的内心探究,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语文能力。因此,在实施延伸教学策略指导课外阅读时,应该注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体验,提倡创新性、个性化的阅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任何文学作品都不应局限于某个程式化的主题思想或阅读模式,要学会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去感悟、去解读,因为任何一种阅读行为的结果都没有优劣之分,没有统一答案,只是存在某种可能,换一个角度或者立场,也许结果就会完全不同。黑格尔说:“同样一句格言,在完全正确理解它的青年人口中,总没有在阅世很深的成年人的精神重那样的作用和范围,要在这种成年人的阅历中,那句箴言里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的表达才会表达出来。”鉴于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和保护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有时也许学生的感受是幼稚的甚至可能是可笑的,但我们的任务不仅是帮助学生打开视野,指导他们去掌握探索积累的方法和价值评判的标准,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建立自信心,扬起人生奋起的风帆。所以,引导学生进行个性阅读的时候,教师尽量不要去否定学生的看法,尽量少或不作评判,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阅读兴趣,因为在岁月的流淌中,随着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的丰富,学生阅读鉴赏力也会随之提高,而年少时对作品的错误解读,也只将成为一种阅读回忆罢了。

三、专题鉴赏与活动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表现力

专题鉴赏与活动交流相结合就是先结合课文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的兴趣,有选择地进行阅读鉴赏,提升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然后借助活动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在交流中学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培养了交流意识和表现力,从而促进阅读向纵深方向发展。

在进行专题鉴赏时,可设计诸如记叙文美文欣赏、换个角度更精彩、寻根探源之我见等专题鉴赏,让学生带着课题进行阅读,融入情景角色,在比较中挑选合适的作品。这样,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去阅读品味,在有限的阅读时间里便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在网络、多媒体盛行的今天,我们要善用其长,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如,结合影视作品进行鉴赏交流,可通过课堂3分钟演讲、主题交流会、影评竞赛等形式,请学生对喜爱的影视作品以及流行的文化现象进行评论:为什么大白、柯南会受到大家的喜爱?为什么爱看《哈里波特》《灌篮高手》?教师引导,学生评判,促使他们不仅仅满足于粗略的阅读感受,更要进入深沉的思考,让学生的影视生活透明化、程序化、理性化,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为整个人生的发展打下人文精神的底子。

基于课外阅读的延伸教学策略的实施,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台,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累,也有效地提高了他们表达自己思想感受的能力。一言以概之,学生在学会阅读文本的同时,学会阅读人、阅读社会、阅读生活。笔者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开展延伸教学之后,学生在兴趣驱使下,自觉利用点滴时间大量阅读,做摘抄、谈感悟、写笔记,从阅读感悟到创新作文,逐步实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过程。有位学生就在读书笔记中这样写道:“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课文这个小圈子里学习,只知道死记硬背老师讲授的知识,这段时间的阅读,使我了解到精彩来自课外。”

[参考文献]

[1]张定远.阅读教学论集[M].新蕾出版社,1983.

[2]刘久娥.研究·展示·成长[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南京),2014(10).

[3]陈丽云.中学语文延伸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8).

[4]冯志华,付洪霞.从香菱学诗谈起——语文教学中延伸阅读的尝试[J] .山东教育,2003(5).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课外阅读文本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我爱古诗词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本期主题:莲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