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叶复烤新工艺研究

2015-12-18 20:07王苏红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2期
关键词:新工艺探讨

打叶复烤新工艺研究

王苏红

(华环国际烟草有限公司,安徽凤阳 233121)

摘要根据2014年全国打叶复烤企业建设和管理现场会的交流与讨论,对打叶复烤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原料挑选、烟叶内在品质提升、数据链构建、品牌对接等方面进行思考,根据卷烟工业需求与行业形势探讨了打叶复烤新工艺的发展趋势,对于今后打叶复烤工艺研究方向与在线技术推广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打叶复烤;探讨;新工艺

中图分类号S572

作者简介王苏红(1989- ),女,安徽蚌埠人,助理工程师,从事烟叶打叶复烤工艺研究。

收稿日期2015-06-02

Study on New Process of Tobacco Threshing and Redrying

WANG Su-hong(Huahuan International Tobacco Co. Ltd. , Fengyang, Anhui 233121)

AbstractThe national conference about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obacco threshing and redrying enterprises was held in Ch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in 2014. According to the communication and discussion at the conference,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raw material sorting, internal quality promotion of tobacco leaves, data chain construction, brand docking, and so on were consider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new process in tobacco threshing and redrying wa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cigarette industries and industrial situation.This has not only guide effect to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technology of tobacco threshing and redrying, but also influence on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Threshing and redrying; Discussion; New process

打叶复烤是行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是卷烟品牌质量调控的“前沿阵地”,为保障中式卷烟加工质量,打造品牌特色,打叶复烤企业应完善工艺流程,推动技术进步,在原料纯净度、烟叶资源利用率、烟叶内在品质等核心技术指标上,进一步满足重点卷烟品牌的加工技术特色和质量要求。“十二五”期间,行业不断加大国产化烟机研制和创新力度,广泛采用柔打细分、低温慢烤、保香烘烤等工艺,逐步推行原烟分类处理、配方打叶、模块加工和均质化生产模式、在线加料等工艺技术[1],广泛使用异物剔除、风选除杂、水分和温度检测、节能降耗等装备,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服务工业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原烟和片烟成品周转仓库等配套设施得到完善,但是与卷烟工业企业相比,打叶复烤企业技术发展依旧明显滞后,已成为卷烟生产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和瓶颈环节。总之,打叶复烤整体工艺、技术水平与新形势新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与卷烟工业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存在一定差距,与现代化企业管理存在一定差距。为更好地满足卷烟工业企业个性化需求,更好地保障“原料上水平”,笔者对打叶复烤工艺创新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

1卷烟制造前段工序逐步向打叶复烤环节前移

1.1实现配方打叶复烤企业实行配方打叶,其实质是把卷烟厂繁琐的投料程序简化,配方部分前移至复烤企业,通过比例配方挑选、烟碱二次混配等初配方打叶模式,运用初配方打叶技术管理手段,把原烟从不稳定状态“加工调整”成片烟的相对稳定状态,以满足卷烟工业稳定原料的配方质量[2]。

1.2逐步集中配打,推进模块加工根据原料基地建设的情况,工业企业确定某个复烤厂作为原料加工基地,复烤企业则需合理考虑卷烟工业企业特色加工需求,扩大集中加工比例,扩大单模块加工规模,逐步集中配打,优化资源配置。国家局大力支持模块加工,提出关于烟叶资源流动问题,省级公司要根据新的打叶复烤产能布局,合理安排烟叶原料的调运,为工业企业相对集中加工创造条件。行业要提高集中加工水平,推行模块打叶,要继续优化加工资源配置,发挥整合后企业资源统配优势,综合分析各卷烟工业企业烟叶集中加工需求,在烟叶加工计划安排上密切工商协调,兼顾各加工点烟叶加工规模平衡,促进烟叶资源在省内有序流动,实现省内集中加工,专业对接服务,逐步解决困扰工业多年的加工布局分散问题。同时,适度考虑卷烟工业企业跨省加工需求,使重点品牌原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跨省集中加工。通过以上措施,减少工业企业年度模块数量,扩大单模块加工规模,减少模块加工批次,逐步解决工业企业模块数量多、规模小的突出问题,使配方模块在数量上、风格上和质量上达到均衡,方便工业使用。

1.3进一步研究复烤加料技术烟叶加料如果在复烤环节实现,烟叶醇化效果、品质会更加明显,复烤加料需要考虑加料设备与合理的工艺布局,控制料叶加入的均匀性,选择在润叶环节还是复烤环节加入,注意在高湿高温环境下料液的稳定性及与烟叶间反应等,目前武夷烟叶和福建中烟、郑州院以及红塔集团合作,开发出6种复烤加香和2种加料方法,初步建立了复烤环节加香加料工艺规范,但是从提质、增香、安全多方面考虑料液的性能,复烤加料物质与加料工艺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2重点品牌质量控制向复烤环节延伸

复烤企业需要增强生产过程把控能力,提升参数化控制水平。通过总结加工参数和质量指标对应关系,重点关注关键工序设备参数,形成关键工序加工参数标准,通过参数实时调整有效掌控设备运行和工艺实现状态,生产加工从人工经验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控制指标向控制参数转变,对加工过程实现可靠、精准、可追溯控制,产品关注指标要从传统的物理指标向烟叶吸味、产品均匀性化学指标等综合性指标扩展,同时要坚持稳流量、低强度、弱处理、强控制的工艺思路,逐步优化各工序参数组合。在质量控制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变频控制、在线红外水分检测、微波水分检测、近红外光谱分析、装箱密度检测等在线监控装置,提升过程质量监控能力。

3提升烟叶原料挑选的纯净度

烟叶挑选是控制烟叶纯度和提高加工质量的前提条件,复烤企业要突出选叶服务,按照不同工业企业配方的需求,开展精细化的选叶服务。如楚雄卷烟厂打叶复烤车间采用分类加工工艺,提升了中、低等级烟叶的使用价值,每年为红塔集团直接增加经济效益3 000余万元;华环国际烟草有限公司采用动静结合的挑选模式,对润叶、碎片收集、装架等环节加以改进,提高“中华”片烟纯净度。根据挑选的场所、设施设备、人员技术确定挑选工艺,以适应不同类型、不同状态原料的分选、提纯和提质功能,并通过多级除杂、分类除杂、人机结合除杂等多种技术手段,提高片烟产品纯净度,保障“原料上水平”。

4提高片烟加工质量均质化水平

通过复烤初加工提升产品均质化水平,保证原料质量的稳定性日益成为重点卷烟品牌的普遍需求。围绕这一需求,打叶复烤企业需从配方加工、分类加工、参数化生产等方面提高片烟均质化水平。

4.1采取原料均匀性配方加工模式复烤厂需采取控制前移、数字配方的控制思路,将烟叶原料调配从卷烟厂投料车间前移至复烤企业,用配比的方法调节批次内化学指标的均匀性,通过比例配方挑选、烟碱二次混配等,实现对片烟产品烟碱CV值的可控可调,提升成品片烟的均质性,减少因原料波动引起的卷烟产品质量波动。

4.2根据烟叶原料特点进行分类加工根据烟叶物理特性,按照“相近、相似”的原则将原料划分为几个类别[3],针对每个类别制定烟叶加工标准体系,通过标准体系的运行,提高片烟质量稳定性。

4.3生产过程实施参数化加工通过提取多年积累的烟叶加工数据和质量信息,运用SPC统计控制技术,构建重点品牌烟叶参数化加工过程控制模式,减少班组生产过程控制的差异性,较好地控制片烟复烤水分、叶中含梗率等指标,提高感官质量的均质化水平。

5应用“低温慢烤”理念促进片烟复烤环节的保香工作

卷烟增香保润是促进中式卷烟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技术,2009年国家启动了卷烟增香保润重大专项,伴随着研究的深入,“保香除杂”重大专项取得阶段性进展,对于打叶复烤环节提出了低温慢烤、轻强度、弱处理的共性工艺方向和不同香型烟叶在润叶和复烤2个关键环节的参数控制区间。但由于烟叶品质、产地、等级差异致使原料内在品质不一,复烤企业需要先针对性地研究不同部位烟叶在不同处理强度下的质量变化规律,制定烟叶柔性加工、低温慢烤工艺标准,动态优化复烤温度最优区间,在确保烤透率的前提下,减少烟叶复烤过程中的香气损失。另外,有些复烤企业应以新一轮技改为契机,应用“低温慢烤”理念,加长烤区和回潮区,实现复烤机温湿度的自动控制、精确调控,减少烟叶原料香气损失和叶片收缩率,满足后期卷烟制造环节对原料内在品质的需求。

6运用信息化手段完善打叶复烤信息数据链

作为卷烟工业企业的第一车间,打叶复烤企业却大部分建立在烟叶原产区,不仅地理位置与卷烟企业相距甚远,整体信息化水平更是无法比拟,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打叶复烤企业需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质量信息数据链,整合打叶复烤全过程信息,对烟叶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全程追溯和及时控制。

6.1实现卷烟企业对加工过程的可监控通过卷烟企业与对应的打叶复烤企业的网络对接,实现打叶复烤质量数据信息与卷烟工业企业数据信息的串接,使卷烟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及时掌握加工过程的质量检测信息,加强质量分析、反馈的及时性。

6.2增强在线控制能力以数据采集和参数化加工为基础,构建SPC(过程统计控制)系统,实现关键工序的工艺参数和设备控制参数的数据采集,建设中央控制室。在车间各工序配置联网触摸查询机等,集成岗位操作规程、当期生产加工指标和即时质量检测反馈信息等内容,提高生产过程控制能力和监视水平。

6.3实现烟叶质量信息可追溯打通复烤厂、仓库、烟厂等环节的质量数据链,通过条形码、RFID电子标签等对烟叶质量从原烟进复烤厂到成品片烟出库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管理,借助复烤企业的烟叶原料质量追溯系统,烟厂投入的物料质量情况可追溯至打叶复烤初加工过程,实现烟叶品质信息在复烤与制丝工艺间的可追溯。

7紧扣工业需求,突出品牌导向,推动与卷烟工业企业深度融合

7.1增强个性化服务结合工业企业品牌加工流向,深入理解复烤厂主要加工对象和重点品牌加工个性需求,增强服务工业、服务品牌的意识,开展特色工艺创新,如湖北复烤公司在线加料工艺、贵州复烤散烟整包投料工艺、华环在线真空回潮工艺、湖南复烤打包机伺服控制系统和烤片机水分自控系统等,切实提升烟叶使用效率和使用价值。

7.2构建合作平台如在复烤厂设立“配方工作站”、“打叶复烤联合实验站”、“原料研究室”等机构,积极参与工业企业科技项目,强化技术合作与管理交流。

7.3优化企业运作模式坚持工商合作、联合投资、集团运作、专业管理的行业打叶复烤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打叶复烤企业运作模式,适应卷烟部分工艺向复烤企业前移的趋势,实现工商企业在打叶复烤环节的紧密衔接,推动打叶复烤与卷烟工业的深度融合,真正发挥卷烟工业“第一车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国有.对烟草分组加工工艺技术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3):44,709.

[2] 杨凯,陈清,徐其敏,等.打叶复烤配方均匀性控制模式研究[J].烟草科技,2012(12):14-18.

[3] 许小双,王宏铝,章志华.原烟批次管理探索与应用[J].中国烟草学报,2013,19(6):34-38.

猜你喜欢
新工艺探讨
压裂新工艺的技术分析
丙炔氟草胺合成新工艺
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中药有效成分常用提取新工艺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