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桐繁殖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2015-12-21 14:02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年22期
关键词:珙桐变温幼苗

陈 刚

(贵州省纳雍县国有纳雍林场,贵州 毕节 553300)

农林技术

珙桐繁殖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陈 刚

(贵州省纳雍县国有纳雍林场,贵州 毕节 553300)

珙桐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之一,是我国特有的孑遗植物类型,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珙桐苗木在培养繁育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影响因素,对珙桐的大规模繁育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针对当前珙桐繁殖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主要包括珙桐种子在生长繁育过程中的休眠影响因素以及具体的繁殖嫁接方法。

珙桐;繁殖方法;休眠

珙桐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落叶乔木类型,其生长繁育至今已经有1000万年的历史,是新生代第三纪就开始生长繁育的一种植物类型,当前珙桐在全世界只存在于我国一些南方地区,例如贵州纳雍县被称为“中国珙桐”之乡,分布了近百万株光叶珙桐,是当前世界上光叶珙桐自然分布面积最大、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光叶珙桐是珙桐科目的一种,果实为长卵圆形核果,紫绿色同时黄色斑点,是我国珍惜濒危物种之一,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及其优质的木材原料。珙桐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也被称为”中国的鸽子树“、”鸽子花树“,是享誉全世界的一种观赏性植物。当前我国珙桐数量极为稀少,已经成为我国一级保护珍稀频危植物,研究珙桐的繁殖方法对于提高珙桐的繁育生长率,发挥珙桐的观赏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珙桐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

珙桐种子的休眠事实上指的就是珙桐种子在繁殖生长的条件下,不能及时的、正常的发芽的现象,而珙桐种子的休眠可以分为内源休眠、外源休眠以及综合休眠三种现象,在珙桐苗木的自然生长状态中,珙桐种子在果实成熟以后,需要经历至少2年以上、4年以内的休眠期才能正常成熟,发育成为珙桐幼苗,而同时珙桐种子能否正常发育成为珙桐幼苗,还需要经过严苛的环境试验和催化,依靠珙桐自身的有性繁殖方法,要满足珙桐苗木的大规模培育和繁殖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珙桐结出的果实是核果果实,同时珙桐结果繁殖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大小年现象,果实生长初期还存在着严重的落果现象,部分珙桐树木结果的过程中甚至存在着有千花一果的艰难结果现象,对珙桐苗木的大面积繁殖培育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而究其原因,首先就是在珙桐果实内部存在着高度木质化的果核壁,这种极为坚硬和高度木质化的果核壁对果实内部的种胚发芽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胚发芽过程中的水分渗透以及气体交换,是珙桐种子发芽过程中的第一道阻碍现象。珙桐果实内部的种子,在整体果核重量中仅仅占据了6.0%的比例,这一点远不能与同样是结果繁殖的核桃、桃木等核果类植物相比。总结来说,珙桐果实内部坚硬的结构特征,以及这种结构特征引发的透气性差、渗水性差是造成珙桐果实内部种胚始终保持休眠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此外,在珙桐种子的休眠状态中,珙桐果实内部存在的一种种胚萌发抑制物也是造成种胚难以成熟的重要因素,但是关于这种因素的具体类型当前珙桐研究领域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同的意见,有一部分专家认为这种抑制物是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元素,而一部分专家则认为是珙桐种胚内部的内源激素,但总体来讲,珙桐果实内部存在的种胚萌发抑制物是造成珙桐种子难以发芽的一种重要因素,这一点是公认的。

综上所述,造成珙桐种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保持休眠状态的原因主要有珙桐果实内部强硬的机械阻力、共同果实内部存在的有效抑制物质两种原因,这两种原因造成了珙桐种子在发育过程中被迫呈现出生理休眠、强迫休眠的现象,因此想要大面积的培育珙桐种子并使其破壳发芽,必须针对珙桐种子在休眠状态中受到的果壳机械阻力以及生长抑制物质进行修复,使珙桐果实内部的种子能够够摆脱这两项不同的阻力并取得生根发芽的成果。

2 珙桐种子的繁育嫁接方法

针对上述珙桐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当前珙桐种子培育繁殖过程中的种胚发芽技术主要包括机械破损种子法、变温处理法、化学试剂处理法、人畜尿液浸泡法以及湿砂层积法等多种类型,上述方法对珙桐种子有着不同程度的促使发芽能力。上述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是通过对珙桐果实内部强烈的机械阻力进行解除、针对种胚成熟发芽过程中受到的生长抑制元素进行修复,最终达到促使珙桐种子繁育生芽的目的,具体来讲,当前常用的珙桐种子发芽育苗技术如下所示:

以机械破损种子法为例,机械破损种子法事实上就是使用木棍对珙桐果实进行重复的敲打,直至珙桐果实开裂为止。或者使用砂轮将珙桐果实磨皮,使珙桐果实中因为果核壁而存在的强烈抵抗力逐渐被削弱,最终达到降低珙桐种胚发芽过程中受到的机械阻力,解除果实内果皮坚硬的发芽阻碍,提高珙桐种子发芽成功几率的目的;

以变温处理法为例,变温处理法事实上是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将浸水吸足水分的种子放在变温箱里,首先将变温箱内的温度调试至-5℃~10℃的范围内,保持低温状态12h以后,再将变温箱的温度调试至10℃~20℃的范围内,保持高温状态也在12h。最后将吸足水分的种子连续通过低温-高温的处理,经过20d~30d的时间,就可以使珙桐果实因为膨胀系数的变化而出现开俩,最终有效的达到解除珙桐种胚发芽过程中受到的强烈机械阻力的目的,同时还不会影响到共同种胚的正常发育情况。变温处理法是通过反复的低温处理以及高温处理的变化,打破珙桐果实内部果壁的坚硬结构,为种胚发芽提供充足的动力。变温处理法使用的好,甚至可以利用膨胀系数的不同,直接使珙桐果实开裂,达到促使珙桐种子发芽的目的;

以化学试剂处理法为例,化学试剂处理法事实上就是利用相应的化学试剂,达到软化珙桐果实果壁的目的,一般来讲常用的化学试剂处理法包括稀硫酸以及稀盐酸两种类型,而珙桐果实在上述化学试剂内部的浸泡时间一般需要保持在1h~2h,同时还需要使用清水对浸泡过的种子进行清洗以后,才能保证珙桐种子的快速发芽,繁殖繁育。

以人畜尿液浸泡法为例,人畜尿液浸泡法事实上就是使用新鲜的人畜尿液,将干燥状态下的珙桐果实连同种子连续浸泡两个月,之后使用清水冲洗,就可以直接将松软的珙桐果实直接剥除,有效的促进珙桐种胚的发芽成功几率。人畜尿液浸泡法能够为珙桐的种胚发芽提供充足的肥力,同时也不会影响到珙桐种胚的内部结构,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珙桐种胚发芽催化技术。

湿砂层积法事实上就是是将当年收获的成熟珙桐果实去掉果肉,藏于事先准备的湿沙中,通过保温保湿直到第三年的春天再直接将珙桐种子进行播种,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软化珙桐坚硬的果实结构,同时减少珙桐果实发芽过程中的内部抑制激素,完成珙桐种子的生理后熟和形态后熟作用,有效的提高了珙桐种子的萌芽几率,同时提高珙桐种子萌芽过程中的整齐度。湿砂层积法是当前珙桐种胚培育过程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解除种胚发芽过程中的机械阻力、生长抑制元素都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部分用户在湿砂层积法的使用过程中,将湿砂层积法使用过后的珙桐种胚种植在6.9℃的土地中,珙桐种胚的整体发芽率可以达到98.3%,而在-2.5℃的情况下,珙桐种胚的整体发芽率更是高达99.3%,因此珙桐种胚发芽的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一定要注意做好珙桐种胚发芽过程中的湿度以及温度控制工作。

事实上,除了上述珙桐种胚萌芽方法以外,还有一种超声波处理方法,也能够有效的达到珙桐种胚萌芽繁育的目的。超声波处理方法就是将浸水后吸足水分的珙桐种子,使用超声波进行处理,达到降低珙桐果实内部生长元素抑制能力的目的,是当前实验室研究过程中提高珙桐种胚萌芽几率使用的一种常见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珙桐种胚在萌芽生长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对珙桐种胚萌芽幼苗的肥力铺洒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具体来讲,相关种植用户在种胚萌芽生长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刚出苗的珙桐幼苗进行托布津1000倍铺洒,或者使用代森锌500倍铺洒也能够有效的达到相应的促进珙桐幼苗发育的结果,避免珙桐幼苗发育过程中出现幼苗茎叶腐烂、根茎排水不良等生长不利的影响,保证幼苗的健全成长。而在珙桐幼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相关人员可以使用40%的氧化乐果乳剂200倍液以后进行苗间喷洒,或者使用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以后喷洒,能够有效达到防治地下害虫以及食叶害虫的目的。注意上述喷剂10d~15d喷洒一次,连续2~3次就能够充分的避免珙桐幼苗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叶枯病、叶斑病以及菌核性根腐病等等病虫害现象。

3 珙桐的无性繁殖技术

除了上述的珙桐种子萌芽技术以外,珙桐的无性繁殖技术也是当前珙桐人工培育过程中一种主要技术类型。具体来讲,珙桐的无性繁殖技术事实上包括珙桐的扦插与组织培养、嫁接法、压条法以及高压法等多种方法。

3.1 扦插与组织培养

珙桐的扦插与组织培养,主要是利用珙桐苗木的硬枝或者嫩枝完成相应的扦插工作,进而使用具体的组织培养技术完成对珙桐苗木的无性繁殖。一般来讲珙桐苗木的硬枝主要选择生长健康、无病虫害以及繁殖良好的母树枝条,而珙桐苗木的嫩枝则选择当年刚刚开始生长的苗木嫩枝,无论是选择硬枝还是嫩枝,相关人员都应该针对扦插的树枝进行一定浓度的NAA处理,同时充分的使用生根粉或者生根宁,提高枝条的氧化酶活性,诱导珙桐苗木的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生根,最终达到珙桐苗木无性繁殖的目的。而在组织培养技术中,当前珙桐苗木研究领域中一般使用基本培养基、赤霉素以及活性炭珙桐完成对珙桐苗木的组织培养工作,有效的提高了珙桐苗木的枝条再生根几率。

3.2 嫁接法

珙桐苗木的嫁接法与其他苗木的嫁接法在本质原理上是相同的,首先相关人员需要准备健壮的砧木苗,使用已经开花的、生长态势良好的珙桐母树中上部枝条,完成相应的苗穗嫁接工作。在挡墙珙桐苗木的嫁接研究内容中,一般都认为珙桐苗穗的贮藏时间应该保持在10h以内,太长的贮藏时间会影响到珙桐嫁接成长的成活几率,同时在芽接的过程中一般都是用T形芽。

4 珙桐繁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具体来讲,共同繁殖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4.1 气候

影响珙桐苗木生长发育的气候因素主要包括温度、光照、湿度、空气等等诸多因素,以温度为例,珙桐苗木生长过程中的光反应系统是非常敏感的,较为强烈、较为消极的光照都造成珙桐幼苗生长国策哈你歌中的叶绿素含量出现变化,进而造成珙桐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光合效率降低的现象,光线强度以及光线的质量都会影响到珙桐幼苗生长过程中的速度和质量。

4.2 土壤

珙桐幼苗生长过程中对土壤的适应力事实上是非常强的,但是土壤中的脲酶活性会对珙桐幼苗的健康快速生长造成非常强烈的影响,含有机质多、腐殖质多、含水量较多的土壤是珙桐幼苗生长过程中最合适的土壤环境。

4.3 海拔

珙桐幼苗较为适宜生长在1500m~1700m的海拔高度内,这是因为珙桐幼苗的叶片气孔密度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不断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对珙桐幼苗的光合作用造成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想要大范围的配置珙桐幼苗,最好先测验出当地的海拔高度。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珙桐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培育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珙桐苗木的生长繁育一直都具有培育艰难、存活率低的现象,当前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珙桐苗木生长繁育技术的研究,更加有效的提升珙桐苗木的繁育存活几率,提高我国珙桐苗木的种植规模,更加有效的发挥珙桐苗木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1]孔令芳,朱丽萍,宋雅迪,陈艳林.珙桐繁殖方法的研究进展[J].古藤农业,2011(09):72-73.

[2]罗世家.珙桐繁殖技术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03):263-266.

[3]吴代坤,戴应龙,李双龙,牟仁斌.珙桐繁殖技术研究现状[J].四川林业科技,2010,31(05):118-120.

[4]邹利娟,吴庆贵,苏智先.共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5):62-66.

[5]牛文娟,张涛,邓东周,庄文化.共同繁殖技术及生长发育研究进展[J].植物生理学报,2013(10).

[6]彭红丽,苏智先,王颖,苗利君,申雨璇.珙桐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

[7]操国兴,严娟,罗畅.珍稀频危植物珙桐繁育系统的初步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04):124-126.

S723.1

A

猜你喜欢
珙桐变温幼苗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珍稀濒危树种珙桐的生存特性及保护
氯乙烯生产中变温吸附脱水工艺的使用及改进
光叶珙桐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多样性研究
冻融处理对甘薯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动力学的影响
非共面四频激光陀螺变温零偏周期性波动
Mn掺杂ZnSe量子点变温发光性质研究
默默真爱暖幼苗
等待珙桐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