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桑树栽培及管理技术

2015-12-21 02:03朱山
蚕桑茶叶通讯 2015年3期
关键词:建湖县树形桑园



浅谈桑树栽培及管理技术

朱山

(江苏省建湖县蚕种场224700)

建湖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盐城市中西部,东枕204国道,西襟射阳湖。地势平坦,水网密布,土地肥沃。多年来,当地农民素有栽桑养蚕之习惯,是江苏省重点蚕桑县之一,20世纪90年代,桑园面积达10万亩,年发蚕种十多万张。近年来,随着建湖县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蚕桑比较效率的降低,农村蚕农在饲养及桑园栽培管理方面面临新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蚕农桑园栽培管理水平,提高桑园单位产出率,是从事蚕桑技术推广人员面临的新课题。笔者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多年,现浅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桑园的选择及整理

桑树为多年生植物,丰产年限多达20年以上。因此,新建桑园必须合理规划,适当集中连片,最好在村边或离蚕室不远的地方,原则上先近后远,先好后次,以利集约经营,提高产量。

栽桑用地必须全耕,清除杂草,按行距60~80cm开沟(深40cm、宽35cm),沟内施足基肥(每亩土杂肥2 000~3 000kg,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50kg),接着回土拌肥,碎土填平,然后拉线划行,以便栽植。

建湖县地处里下河腹部,素有锅底洼之称,因此栽桑用地必须注重水系建设,必须三沟一渠以相配套。以防旱涝急转,做到能排能灌。

2丰产桑园的建立

建湖县地处亚热带北缘,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光照充足,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 219.1h,年平均无霜期213.6天,建设丰产桑园必须因地制宜。

(1)选择品种。选择适宜于本地区生长的产量高、抗病力强的优良桑品种。以育711、湖桑32号为宜。

(2)把好苗木质量关。要求选购栽植健壮整齐、根系新鲜完好、冬芽饱满充实、无病虫害的苗木。

(3)集中连片栽植。桑园集中连片50亩以上,便于耕作管理,发挥规模效益。

(4)适期栽植。一般在桑树落叶后至次年春季桑树发芽前进行,但以封冻前栽为最好。此时桑苗处于休眠期,体内贮藏的养分充足,以便提高成活率。

(5)栽植密度与形式。 应根据桑树品种、土壤质地、耕作方式等情况灵活进行,建湖以亩栽1 000株为宜。栽植形式:株行距为46cm×140cm等行距栽植,这样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使桑树发挥其最大的丰产性能。

(6)桑树栽植。 一般分为沟栽和穴栽,沟或穴深不少于30cm,栽植前要施基肥,每亩不少于1 500kg,基肥施入后,盖一层表土再栽,要求扶正苗干,理伸根系,深挖浅栽,以根茎处入土3cm为宜,覆土踏实。

3新桑园栽植后的管理及树形养成

桑苗定植后,3月初前离地25cm,剪去苗干(定干),及时清除桑树周围杂物,6月中旬前及时疏芽打顶,每株留2~3根健壮、分布均匀的枝条,离地45cm剪去新梢顶部,抹去枝条下部叶,留上部叶3片,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其腋芽萌发,每株长出有效条5~8根,以便达到当年秋季投产。适合建湖县栽植的桑树密度在1000株左右,树形养成宜以低干为好。

桑树养成合理的树形,才能保证桑园的丰产和良好的叶质。如主干过低,会造成桑树根系不发达,根扎得过浅,遇干旱止芯早,特别秋季易造成减产和叶质老化,无干桑树形及树冠开展范围小、根浅,特别是夏秋季,桑园内通风不良,易造成树下部叶提早发黄老化,因此从丰产优质的角度出发,亩栽1000株育711及湖桑32号的新桑园,宜养成主干20~25cm、一级主干18~20cm(3根)、收获枝9~10根的树形。

4低产桑园改造方法

桑树栽植多年后会逐渐衰退而减产。桑园低产一般是由多种因素影响造成的,应仔细分析低产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改造补救,以达到迅速增产的目的。

低产原因:(1)树龄过老,桑树生理机能衰退,发条机能弱,加上管理不到位,病虫害发生严重,造成桑树死亡。死株处又没能及时补植,导致桑园缺株太多而减产。(2)树形低矮,树冠过小,桑树发条不足而减产。(3)桑树品种本身产量较低,或实生桑未得到改造。(4)桑园间作不合理,影响桑树生长。(5)土地高低不平,水土流失严重。(6)夏秋季节采桑过度。

改造方法:[1](1)老树复壮。对未老先衰的桑树,可以通过春伐恢复树势。从枝条基部3cm处剪断,并剪去所有死拳和枯桩。发芽后及时疏芽,使营养集中供给,同时做好加强肥水管理、合理采叶、防治病虫害等管理工作,以迅速恢复树势。(2)截干更新。对枝干衰弱、主干良好的桑树,可以采取截干更新的方法改造。春季树液流动前,在枝干分杈上方截断,以促进潜伏芽萌发。以后及时疏芽,严防天牛危害,重新养成枝干和新拳,使桑树发条数增多,增加桑叶产量。(3)拳上留拳。对树干良好,但桑拳已经衰老、发条数不足的桑树,可以采取拳上留拳的方法重新培养新拳。(4)嫁接复壮。对根部良好而树干衰老的桑树,可采用嫁接法复壮。由于砧木根系较大,嫁接成活后树体生长旺盛,可以采取摘心分枝法加速树形养成。

如果采取以上改造措施仍不能有效增加桑树产量,可以采取套栽更新法来解决。冬季封冻前在老桑园行间栽植一行性状优良的桑树品种,株距45cm,每亩栽1 000株左右。树形按低干拳式养成,加强肥水管理。迅速成林后及时挖去衰老桑树,以防与新植桑树争夺养分。

5桑园冬翻

随着冬季气温的不断下降,桑树的正常生长发育逐渐停止。要认真做好桑园的冬季管理,从而确保来年桑叶优质高产。

在桑树落叶后至冬耕前,用稻草把枝条集中绑缚起来,不仅便于施肥、冬耕等田间作业,而且还可以校正枝条姿势,引诱害虫潜入稻草越冬,便于捕杀。翌年桑树发芽前、春季桑园作业结束后解去稻草,并将其集中烧毁,以防止病虫害扩散传播。

全面清除桑园内的枯枝、落叶、杂草以及路旁四周的杂草。清园工作结束后,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着手施冬肥。冬肥以有机肥料为佳,每亩地施猪、牛、羊粪便1 000kg,结合冬耕把粪肥翻入土壤中。冬耕一般在土壤封冻前进行,耕深在20cm左右,行间宜深,桑株附近宜浅,以不伤断粗根为好。

重剪梢一般在12月上旬进行。重剪梢后不仅能使桑叶次年增产10%左右,还能除去介菱纹叶蝉越冬卵的60%左右及野蚕卵、桑蟥卵以及细菌病的病虫源。重剪梢结束后及时修拳整枝,可用锯除去桑树的死拳、枯枝、病虫害枝和细小的无效枝,剪下来的死拳、枯枝等要集中烧毁。结合修拳整枝用石灰、黄泥等调成糊,堵塞桑树的缝、孔、洞,消灭栖息在其中越冬的害虫。

6桑园除草

杂草的种类很多,桑园人工除草使杂草不与桑树争肥、争水、争光,减少害虫的潜伏场所,不利于病菌生存和繁殖,还能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桑园产叶量,除草要掌握“除小、除早、除了”的原则,根据杂草的生长蔓延规律,在关键时期进行。全年一般4~5次,即“春除发芽草、夏除黄梅草、秋除开花草、冬除结实草”。

7桑树疏芽及春季摘芯

为使桑树枝分布均匀,通风透光良好,养分集中,枝条粗壮,生长旺盛,减少病虫害发生量,提高桑叶的产质量,结合夏蚕饲养,在7月中旬,进行疏芽,做到去弱留强、去密留疏,分布均匀,形成中间空、四周展的态势,一般达到每亩留有效条9 000~10 000根左右。

春季桑树摘芯,是一项效果明显的桑叶增产措施,它促使养分集中供桑叶生长,叶形大,叶肉厚、养分含量高、桑叶成熟一致,增加产量10%以上,摘芯时间一般从春蚕二眠开始至三眠期结束。

8桑树霜冻危害的预防

近年来,暖冬现象时有发生,生产上常出现晚霜危害,严重影响春叶产量和质量,给春蚕生产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针对霜冻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8.1 预防措施

8.1.1合理用叶

为提高桑树抗冻害能力,秋季用叶不能过度,尤其晚秋用叶后,成龄桑在枝条顶部应留3~4片桑叶,幼龄桑留7~8片,同时在施肥过程中尽可能不要偏用氮肥,要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以增强树势。

8.1.2霜害预测

春期桑树发芽时期,特别是4月上旬,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同时观察本地小气候,一般在寒流来的傍晚,天晴无风,星月皎洁,晚上9时左右的气温在8℃,到半夜降低到5℃左右,这样的天气在黎明前有可能出现霜冻。

8.1.3熏烟防霜

根据气象预报,在霜冻来到之前,在桑园路边,每隔15m左右挖一个圆坑,下放干草,上放湿草,于下半夜2时左右,当气温降至3℃左右,点燃秸草熏烟,笼罩整个桑园,可避免或减轻霜冻对桑园的危害。

8.1.4灌溉防霜

增加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同时增加空气湿度,减少辐射冷却。

8.2 补救措施

8.2.1适当伐条

桑树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霜冻危害严重时,可对桑树枝适度修剪,促进枝条中部未萌发的桑芽解除休眠,提高发芽率。

8.2.2追施肥料

对受害桑园增施一次速效肥,每亩施25kg尿素。桑树发芽后,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用0.5%尿素进行叶面施肥2~3次。

8.2.3推迟发种

根据桑树受害程度,可以适当调整蚕种出库时间,推迟发种,减少霜害损失。

参考文献

[1]岳雪慧.桑园低产的原因及增产改造技术[J].经作科技,2011(3):40~42.

猜你喜欢
建湖县树形桑园
建湖县强化责任 严守“安全线”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建湖县开展涉炉企业“百日清零行动”
建湖县推动工业企业自建燃气设施专项整治
桃树几种树形的特点及整形修剪要点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猕猴桃树形培养和修剪技术
休眠季榆叶梅自然开心树形的整形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