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田径运动员成才断层现象成因分析∗

2015-12-22 02:16
体育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锦标赛断层成才

刘 伟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241)

我国田径运动员成才断层现象成因分析∗

刘 伟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24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及数量统计法,对世界田径青年锦标赛、世界田径锦标我国运动员成才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我国运动员成才有明显的断层现象,并深入分析断层现象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田径运动员成才出现明显的断层现象,在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我国与世界田径强国运动员实力相当,但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中明显劣于其他强国;(2)我国运动员成才出现断层现象主要由于我国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的训练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青年时期心理训练重视程度不够;青少年时期运动训练过早专项化、成人化;青少年时期技能训练与体能训练关系认识不足,这三方面导致运动员运动寿命过短,使得我国田径运动员成才出现断层现象。

田径;运动员;成才;断层现象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悉尼、雅典、北京、伦敦4届奥运会上连续取得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竞技项目之间的发展也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优势项目表现的越发突出,而基础大项表现得都不尽如人意,尤其田径项目,然而在这背后是有深层原因的,并非偶然,这深层原因可以追溯到我国青少年时期的训练,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是我国田径运动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因此对于我国青少年运动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在青少年时期的训练就存在问题,导致我国运动员在成年后,成绩停滞不前,运动寿命过短,导致我国田径运动员成才出现明显的断层现象,对于断层现象的揭示,分析其内在的原因,可以为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986-2006年世界青年田径竞标赛中国及其它部分田径强国获奖数量及前八名运动员数量[1]。1987-2009届田径世锦赛中国与部分强国奖牌数及前八名运动员数量[2]。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文献、INTERNET检索系统查阅了大量与青少年田径训练相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1.2.2 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1.2.3个案分析法:本文以部分优秀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进行分析,便于由点及面,发现共同规律。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径青年锦标赛及锦标赛中国运动员成才情况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在历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的前三名人数都明显的多于世界田径锦标赛前三名人数。从比值(当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前三名数量与前一年的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前三名数量比)我国运动员在此两个级别的比赛中差距有所拉大的趋势。因此从这两个比赛中可以看出我国运动员成才有明显的脱节现象,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成才运动员较多,而到了世界田径锦标赛,则出现明显的缩减。

表1 世界青年锦标赛及锦标赛中国前三名统计

表2是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及锦标赛中中国前八名运动员统计,由于数据收集有限,1900年及1996年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未统计,从表中可见,青年田径锦标中男子、女子的表现要明显好于田径锦标。从比值看,男子前八名比值(当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前八名数量与前一年的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男子前八名数量比)大多年份都小于0.5,说明在世界青年锦标赛中与田径锦标赛中我国运动员成才明显出现断层现象,即青年运动员的投入到成年运动员的产出明显不匹配。从女子前八名的比值(当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前八名数量与前一年的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女子前八名数量比)看,其状况略微优于男子但也表现出明显的断层现象。从总体比值看(当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前八名数量与前一年的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前八名数量比),只有2008年比值超过了1,还有1990年比值达到了0.91,其余年份的比值都明显较低,表现出明显的断层现象。

表2 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及锦标赛中国前八名统计

2.2 田径青年锦标赛及锦标赛美国运动员成才情况分析

为清楚分析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及世界田径锦标中我国竞技实力的落差现象,统计出美国在这两个级别比赛中前三名的数量,收集了美国在1998、2002、2004、2006、2008年青年田径锦标赛中的成绩及下一年的田径锦标赛成绩。从表3可以看出,美国在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的竞技实力并不如其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中的竞技实力,这一点正好与我国相反。从比值看(世界田径锦标赛前三名数量与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前三名比),世界田径锦标中美国运动员成才数量要多于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这一比值要明显大于中国,说明美国在田径人才培养方面衔接比较好,没有表现出断层现象。

表3 世界青年锦标赛及田径锦标赛美国竞技实力表现

2.3 田径青年锦标赛及锦标赛部分田径强国运动员成才情况分析

青年田径运动员是田径运动发展的后备力量,如果青年田径运动员培养出现问题,必然影响后继的发展。表4通过对部分田径强国运动员在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前八名及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前三名、冠军人数的统计可见,在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中国竞技实力并不差,劣于美国,优于肯尼亚、俄罗斯,但在世锦赛中我国竞技实力要明显落后于这三个国家,以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前八名为竞技实力后备基础,世界赛前三名及冠军为竞技实力为发展,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产出率,从表4可见,我国前三名的产出率相当低,冠军产出率要明显低于其他强国。

表4 历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强国前八名及世锦赛冠军、前三名次统计

2.4 目前我国训练存在问题

2.4.1 青少年时期心理训练重视程度不够

田径运动员要接受枯燥的技术训练以及高强度体能的训练,随着国内、国际大赛比赛竞争越发的激烈,胜利往往只相差毫秒,同时还要接受媒体的炒作。在这样长年累月枯燥训练、激烈赛场的拼搏、媒体无保留的炒作中,对于一名田径运动员的心理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运动员的意志力、自控力、顽强性等一些心理素质的训练是运动员竞技能力训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调查显示,在竞走项目训练实践中,训练主体多集中于身体与技术的挖掘与完善,心理训练往往被束之高阁[3]。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对竞走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从而忽视;其二,由于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心理训练要素及搭配不易确定,加之教练员心理方面知识的欠缺,从而回避之[4]。竞技能力是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心理能力、运动智能五个子势能组成。虽然田径运动员对体能、技能要求相当高,但运动心理能力也不容忽视。我国为什么在国内大型比赛中田径运动员成绩都特别优秀,而一到国际大型比赛却截然相反,是因为对手不一样,环境不一样,从而导致心理也不一样,最后导致成绩也不一样。朱建华在1894年奥运会,按其在国内比赛及世锦赛上的表现,夺冠是完全有可能,最终由于心理素质不过硬,在比赛中慌乱了手脚,痛失金牌。

2.4.2 青少年时期运动训练过早专项化,成人化

人的身体发育是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的,在这一自然规律上进行训练是科学的训练,若超越这一自然规律的训练必然会引起运动员生理、心理的承受不了训练的强度,最终使得运动员生理、心理的疲劳积累到极限,就所谓的量变引起质变,疲劳的阈值点的出现,也是运动员生理、心理能力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导致竞技能力下降,竞技成绩的徘徊不前,甚至出现下滑现象。胡好等人通过对我国竞走项目青少年阶段训练安排的现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竞走项目青少年阶段训练安排存在早期专项化,过量训练及训练模式成人化等问题[5]。青少年身心相对成人来说低的多。如果我们把成人的都难以承受的东西,强加于青少年,可能对于青少年的身心是一种毁灭性的摧残。一个成年田径运动员可以深蹲200公斤的杠铃,我们去让身体素质差得多的青少年负同样的重量杠铃去深蹲,势必会导致椎骨的粉碎。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对运动员得过早的成人化训练,将会使运动员运动寿命大打折扣。

2.4.3 技能训练与体能训练关系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运动训练界在我国奥运基础大项运动水平整体持续落后的原因上一直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我们从项目分类的角度出发,将那些对运动员的力量、耐力等素质能力要求高,比赛单位时间强度大的项目冠以“体能类”运动项目,以示与技巧类项目加以区别。但是,这样的称谓同时也容易掩盖体能类项目对”技术”的高度要求,给人们以一种该类项目的运动水平主要取决于运动员“身体素质能力”的认识[6]。田径运动体能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而经济、实效的技能可以节能,为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保障。同理不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技能耗能,不利于取得优异的成绩。(图1)在短跑、中长跑、超长跑中跑步技术结构不合理,每一个运动周期比对手多消耗的能量,跑Y步,则多消耗△X*Y的能量。技术与素质在形式的速度上也表现出不同,精湛技术的形成需要从开始并贯穿整个青少年甚至到成年运动员的训练,而身体素质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得到快速的提高。在青少年训练中,技术与素质的正确发展轨迹应该是首先发展协调和技术,当技术与素质出现冲突时应优先保证技术的发展,优异专项成绩的获得应该建立在良好的协调和技术基础上,青少年时期必须为运动预留出足够的技能发展空间,待运动员成年之后在良好的技术平台上通过能力的增长快速提高专项运动水平,大量世界优秀运动员之所以在成年后从世界一般水平快速成为世界优秀水平的原因就在于此[7]。美国青少年一开始就有条件在塑胶跑道上进行各种正确的跑的技术训练,在训练中注意摆动腿的前伸,通过先进的测量仪把跑的技术动作反馈给科研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分析,形成了以摆带蹬,以摆促蹬的“摆动型”短跑技术,使短跑技术更经济、更实效、最优化[8]。国外有研究表明,人体机能能力没有出现增长的情况下,耐力项目运动水平的持续提高主要取决于运动技术的不断改善和完善[10]。我国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出优异的成绩,处于世界强列之中,而到了成年成绩却出现停滞、下滑现象,跟青少年时期技术训练有很大的关系。当体能到达极限时,要想成绩的提高,必然依赖于技术的改进与完善,我国田径运动员青少年时技术训练的没有深度,一定程度上遏制成年时期成绩提供及稳定的发挥。

图1 体能与技术关

2.4.4 运动员运动寿命过短

从大量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世界高水平的田径运动员在高水平的竞技阶段具有很强的年龄特征。表现在高水平竞技阶段的持续时间为14年,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阶段为3年左右,最佳发展稳定阶段约为6年时间,最佳竞技状态衰退阶段持续时间为5年左右,在25岁左右达到最佳成绩。[9]从表中可见,我国田径运动员在25岁之前就已经达到最佳竞技水平。然而这一最佳竞技水平也是昙花一现,例如我国选手朱建华10岁时就开始初期专门化班训练,22岁时创世界记录,然后就在田坛中销声匿迹了。同时我国运动员刘翔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运动员。可在其打破世界跨栏记录后,成绩一度下滑,直到最后退出北京奥运会赛场,这是一件可悲的事,但也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事,影响他不能参赛的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训练问题,训练的不科学,训练过分强调量,而非强调质,势必会影响运动员机能、心理产生裂变反应。世界跳高记录保持者古巴的索托马约尔是早期接受全能化训练的典型,他在10岁时就参加过跳高比赛,15岁时开始专门化训练,28岁时才创世界记录,并将最好成绩保持2-3年。美国著名铁饼运动员厄特出道年龄为20岁,最后退役年龄为46岁,其运动寿命为26年。前者与后者的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训练问题,对于青少年的训练,一味的揠苗助长,必然会打乱其正常的生长规律,引起机能的裂变。最终导致过早的达到最佳竞技水平,不能实现最佳竞技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表5 我国与世界田径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比较

4 结论与建议

4.1 我国田径运动员成才出现明显的断层现象,在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我国与世界田径强国竞技实力相当,但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中竞技实力明显劣于其他强国。

4.2 我国运动员成才出现断层现象主要由于我国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的训练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断层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青年时期心理训练重视程度不够;青少年时期运动训练过早专项化,成人化;青少年时期技能训练与体能训练关系认识不足,这三方面导致运动员运动寿命过短,使得我国田径运动员成才出现断层现象。

[1][2]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年鉴.北京:人们体育出版社,1980-2009.

[3]王曼,周宏.第28届奥运会我国竞走运动员比赛失利的多因素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1):98-100.

[4]胡好,王传平,我国女子20公里优秀竞走运动员心理训练结构及训练策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1):49-53.

[5]胡好等.我国竞走项目青少年阶段训练安排的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2011,18(1):108.

[6][7]陈小平,刘爱杰.我国竞技体育奥运基础大项训练实践的若干理论思考[J].体育科学,2009,29(2):8-14.

[8]黄桥贤,胡香莲.中美短跑训练理念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3):64.

[9]王秀香,铁钰.世界田径运动强国优秀项目群分布特点与我国田径运动发展方向的.

[10]SAUNDERS P U,PYNE D B,TELFORD R D,et al.Factors affecting running economy in trained distance runners[J].Sports Med,2004,34(7).

[11]蒋惠珍,影响我国田径运动员寿命的因素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0,22(6):24.

[12]刘六五、李琳,中美少年田径锦标赛成绩的比较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1):80-84.

The Causes of Gap Phenomena in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Talents of China

LIU We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By 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case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state of talent of our athletes in the World Youth Athletics Championships, World Athletics Championships in the depth , found a significant gap phenomena in talent of athletes, and finally analysed the reasons for the phenomenon.The results show that: 1)The growth of Chinese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becoming talent has a obvious gap.Compare to the World Track and Field powers, china in the World Youth Championships do not fall behind , but in the World Championships is obviously inferior to other powers; 2) The reason for the gap is mainly due tosome problems in our athletes training at a young age,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mental training is not enough emphasized in youth; sports training in youth is too early specific training and turn modes for teenagers into those for adul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kills training and physical training during youth is for lack of recognization, and the three aspects lead Sport Life is to be short, making the talent gap phenomenon in China's track and field.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talent; gap phenomenon

刘伟(1980-),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体育计量学、学前儿童体育学。

猜你喜欢
锦标赛断层成才
页岩断层滑移量计算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保护层开采扰动断层区覆岩应力及 滑移变形规律研究*
“披萨锦标赛”
如何跨越假分数的思维断层
“双减”助力均小学子成才之“四个词语”
2022.02二月羽坛:洲际锦标赛纷纷上演
British Beard Championship英国胡须锦标赛
论井田断层的连接
做合格母亲 教子女成才
到让孩子成才,必须先教孩子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