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北方甘薯品种在湛江地区的筛选试验

2015-12-22 07:49何霭如陈胜勇汪云李观康余小丽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薯干薯率鲜薯

何霭如,陈胜勇,汪云,李观康,余小丽

(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东湛江524094)

粤西是广东省甘薯的主产区之一,2012年甘薯种植面积占全省的比重为30.21%[1]。湛江市地处粤西,海洋性气候,夏长冬短,雨水充沛,光温充足,常年可栽种甘薯。近年来,在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推广下,甘薯新品种在湛江地区更新换代的步伐正在加快[2]。为了进一步丰富湛江地区的甘薯品种和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笔者对2014年湛江市农业科学院9个北方甘薯品种进行引种筛选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用近年来引进的9个北方甘薯品种进行试验,以广薯87为对照(表1)。

表1 参试品种名称和选育单位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地进行,选择有代表性、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力均匀的地块。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3行区,小区面积15.18 m2,垄宽110 cm,株距20 cm,种植密度45 000株/hm2,周围设置保护行。2014年7月24日起垄栽插,过磷酸钙施用量375 kg/hm2,芬兰复合肥施用量225 kg/hm2,尿素施用量150 kg/hm2;8月20日中耕除草;9月11日结合大培土施夹边肥,硫酸钾施用量300 kg/hm2,尿素施用量150 kg/hm2,芬兰复合肥施用量150 kg/hm2,田间管理按常规方法;甘薯各项特性调查参照《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2014年12月10日收获,生育期138 d。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生长特性 由表2可知,从发根还苗来看,徐薯28和徐薯食5为中,其余品种均为早;从茎叶生长势来看,徐薯28和济薯15为中,其余品种均为强;株型均为半直立;叶型多样,其中济薯15为心型,郑红22为心带齿,济薯18为心齿,徐薯食5、烟薯25和商薯19为尖心带齿,徐薯22为浅裂单缺刻,徐薯28和红皮苏薯8号为浅裂复缺刻,广薯87为深裂复缺刻;薯形徐薯28、徐薯食5、济薯18和商薯19为纺锤型,其余品种均为短纺锤型;薯皮色徐薯28和烟薯25为红色,其余品种均为紫红色;薯肉色多样,其中徐薯28、徐薯22、济薯15、商薯19为淡黄色,徐薯食5为黄色,郑红22为橙黄色,红皮苏薯8号为桔黄色,烟25为桔红色,济薯18为紫花;集中性徐薯28、烟薯25、红皮苏薯8号、商薯19和广薯87为集中,其余品种均为较集中;从整齐度来看,济薯18、济薯15和郑红22较为整齐,其余品种均为整齐;除对照广薯87为67.0%外,其余品种大中薯率均高于80%,徐薯22大中薯率最高,达 94.3%。

2.2 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 由表3可知,9个北方甘薯品种中鲜薯产量高于对照的有6个,其中烟薯25的鲜薯产量最高,红皮苏薯8号次之,分别为39 659.3和38 625.4 kg/hm2, 比对照广薯87增产45.4%和41.6%,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徐薯食5 的鲜薯产量为34 876.1 kg/hm2,比对照广薯87增产27.9%,达显著水平(P <0.05);徐薯22、郑红22和济薯18分别比对照增产14.7%、5.3%和4.3%,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徐薯28、商薯19和济薯15分别比对照减产6.9%、9.7%和11.7%,均未达到显著水平。9个北方甘薯品种中薯干产量高于对照的有4个,其中徐薯食5产量最高,为10 977.6 kg/hm2,比对照广薯87增产41.2%,达到极显著水平;郑红22、烟薯25和徐薯22分别比对照增产11.5%、8.2%和6.9%,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济薯15、红皮苏薯8号、徐薯28、商薯19和济薯18分别比对照减产4.3%、7.5%、12.5%、13.1%和 15.1%,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表2 参试甘薯品种的主要生长特性

表3 北方甘薯品种的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

2.3 干物率和食味 由表3可知,9个北方甘薯品种中干物率高于对照的有3个,分别为徐薯食5、济薯15和郑红22,干物率分别为31.9%、30.9%、和30.1%,比对照广薯87分别高3.4、2.4和1.6个百分点。其余6个品种干物率均低于对照,依次为商薯19、徐薯28、徐薯22、济薯18、烟薯25和红皮苏薯8 号,分别比对照低 1.0、1.6、1.9、5.5、7.3 和 9.8 个百分点。9个北方甘薯品种的食味品质以郑红22和济薯15优于对照,分别为85.0 和 83.3 分,比对照高 5.0 和 3.3 分;徐薯食5为80分,与对照相当;徐薯28、徐薯22和商薯19的食味略差于对照,均达75分及以上;红皮苏薯8号、烟薯25和济薯18 食味欠佳,分别为73.3、72.7 和66.7 分。

3 品种评述

烟薯25:鲜薯产量为39 659.3 kg/hm2,比对照广薯87增产45.4%,达极显著水平,排名第一;薯干产量为8 415.4 kg/hm2,比对照增产8.2%,排名第三;大中薯率93.0%,干物率21.2%,食味72.7分。该品种鲜薯产量高,大中薯率高,干物率低,不易于贮存,食味一般,适宜在湛江地区用作饲料用种,或用于烘烤、制作甘薯粥等。

红皮苏薯8号:鲜薯产量为38 625.4 kg/hm2,比对照增产41.6%,达极显著水平,排名第二;薯干产量为7 196.7 kg/hm2,比对照减产7.5%,排名第七;大中薯率94.2%,干物率18.7%,食味73.3分。该品种鲜薯产量高,大中薯率高,干物率很低,食味一般,适宜在湛江地区用作饲料用种,或用于烘烤、制作甘薯粥等。

徐薯食5:鲜薯产量为34 876.1 kg/hm2,比对照增产27.9%,达显著水平,排名第三;薯干产量为 10 977.6 kg/hm2,比对照增产41.2%,达极显著水平,排名第一;大中薯率93.3%,干物率31.9%,食味80.0分。该品种鲜薯产量高,大中薯率高,干物率高,食味优,适宜在湛江地区用作鲜食或加工用种。

徐薯22:鲜薯产量为31 282.5 kg/hm2,比对照增产14.7%,排名第四;薯干产量为 8 311.9 kg/hm2,比对照增产6.9%,排名第四;大中薯率94.3%,干物率26.6%,食味75.0分。该品种鲜薯产量较高,大中薯率高,干物率中等,食味较优,适宜在湛江地区用作鲜食用种。

郑红22:鲜薯产量为28 705.9 kg/hm2,比对照增产5.3%,排名第五;薯干产量为8 672.8 kg/hm2,比对照增产11.5%,排名第二;大中薯率85.5%,干物率 30.1%,食味85.0分。该品种鲜薯产量较高,干物率高,食味突出,但易感病毒病,适宜在湛江无病毒病发生区域用作鲜食用种。

济薯18:鲜薯产量为28 454.1 kg/hm2,比对照增产4.3%,排名第六;薯干产量为6 599.1 kg/hm2,比对照减产15.1%,排名第十;大中薯率 92.5%,干物率 23.0%,食味66.7分。该品种鲜薯产量不高,干物率低,食味差,不适宜在湛江地区种植。

徐薯28和商薯19:这2个品种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均较低,干物率不高,食味一般,不适宜在湛江地区种植;济薯15鲜薯产量在9个北方品种中最低,虽然干物率较高,但薯干产量仍比对照低,在湛江地区栽种的价值不高。

[1]段东霞,柯清标,万忠,等.2013年广东甘薯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4(4):4 -7.

[2]何霭如,汪云,陈胜勇,等.9份甘薯种质在湛江的筛选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2010(15):75 -76.

[3]张允刚,房伯平.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06 -110.

猜你喜欢
薯干薯率鲜薯
乳酸菌发酵对薯干质构和风味的影响
“巫溪洋芋”鲜薯质量控制技术现状及对策探讨
婺城区山区8个薯干加工甘薯品种比较试验
几个甘薯品种(系)薯干加工比较试验初报
不同收获期对甘薯“金徐薯69”产量的影响试验初报
凉山州马铃薯“青薯9号”早春(冬)作栽培技术研究*
鲜薯储藏技术
氮磷钾肥施用量对庄薯3号商品薯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