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高炉热风炉设计特点及高风温技术的应用

2015-12-22 06:21李红胡正刚余珊珊刘栋梁
河南冶金 2015年2期
关键词:风温武钢热风炉

李红 陈 华 胡正刚 余珊珊 刘栋梁

(1.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 2.湖北省冶金工艺模拟实验室; 3.武钢重工集团)

0 前言

武钢7 号高炉有效容积为3200 m3,2006年正式投产,2012年3月20日至4月28日进行了改造性检修。7 号高炉现有3 座霍戈文内燃式热风炉(预留有第四座位置),拱顶砌砖形状为悬链线,拱顶采用钢托圈支撑,拱顶拐角处采用铰接砖,燃烧室为眼睛型,并配置矩形两通道式陶瓷燃烧器(见图1),隔墙为独立结构设计,在热风出口、热风主管和支管交叉的三岔口、热风主管和围管三岔口、烟气出口、主管和围管转折等易破损部位均采用组合砖砌筑,为防止晶间应力腐蚀,在热风炉拱顶炉壳的内面喷涂高温耐酸油漆和耐酸喷涂料,热风炉具体设计参数见表1。

1 7 号高炉热风炉设计特点

对于热风炉系统而言,影响高风温的主要因素有3 个:燃料条件、格子砖、送风系统。为提高风温使用水平,从设计角度对燃料、格子砖和送风系统作了相应的改进,如富化煤气配比、选择合适的陶瓷燃烧器、改进送风系统设计、加强炉箅子支柱等,保证了高风温的稳定提供和输送。

1.1 热风炉燃料条件

在煤气热值确定的情况下,拱顶温度直接影响送风的温度,而决定拱顶温度的是富化煤气的掺烧量。7 号高炉采用富化煤气配比,提高了转炉煤气的配比,在武钢厂区高炉煤气的热值偏低,仅为2952 kJ/Nm3的情况下,加大转炉煤气的掺烧比,对拱顶温度提高明显。

表1 武钢7 号高炉热风炉设计参数

1.2 陶瓷燃烧器特点

图1 武钢7 号高炉热风炉炉体

陶瓷燃烧器是内燃式热风炉的核心设备。7 号高炉陶瓷燃烧器的长度是5 m,最大燃烧能力为168000 m/h,燃烧器长度较6 号高炉要小,燃烧能力就设备能力来说,两种陶瓷燃烧器均能满足高炉正常的生产需要。但由于热风炉炉壳的直径相同,7号高炉燃烧器变小后,眼睛形燃烧室的面积减小到13.8 m2,蓄热面积则增大了1 m2,从而使单座热风炉蓄热面积由81003 m2变为82990 m2,增加了2.5%左右,格子砖的重量也由247l t 增加到了2522 t。蓄热面积和格子砖重的增大,使得7 号高炉热风炉的热交换能力得到加强。

1.3 送风系统

7 号高炉首先增加了拱顶1800 mm 人孔法兰盖下的陶瓷纤维毡厚度,加厚了隔热层,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中质量的监管,有效地解决了以往送风过程中法兰盖温度偏高的问题。7 号高炉热风支管补偿器砌层从内到外依次为红柱石砖HS -152、轻质高铝砖IH-114、黏土砖IE-114,最外层材质为CL-130G 的轻质喷涂层,厚度加厚至80 mm。7 号高炉设计时将热风围管和热风出口的标高调成了一致,同时为保证热风在兑入冷风后能够有较大的空间充分混合,将热风主管道的管径加大至3100 mm,经此修改,7 号高炉没有设立混风室,同时在鹅颈管与送风支管的接口处,7 号高炉取消了挡圈。但由于管道系统的配置不合理,逐渐出现热风主管“丁字口”内部耐火衬松脱,主管波纹管温度过高,波纹补偿器工作失效等问题,2012年3月20日至4月28日高炉停炉进行了改造性检修,对热风管系进行了翻新改造,具体内容如下[2]:1)以热风主管丁字口为固定点,在热风炉与热风支管、热风主管三通处安置拉梁;2)原热风主管间5 组拉杆和5 台波纹补偿器改造为一组78.3 m 拉杆内6 台补偿器,同时配备固定及导向支座;3)在热风主管原直角L 型及钝角L 型区间3 组拉杆和3 组波纹补偿器,同时配备固定及导向支座;4)对热风主管、支管和围管的内衬进行重新砌筑,增加三岔口区域重质砖厚度为190 mm,管道内增加喷涂层,热风炉炉壳漏风处进行切割、灌浆、焊补。通过对热风管道进行上述技术改进,使热风炉产生的热风能够安全地送入高炉,保证了热风输送的稳定性。

1.4 炉箅子支柱

7 号高炉设计时废气的温度设定在400 ℃,较高的废气温度对空气和煤气的预热有帮助,但不利于热风炉炉身下部的炉箅子支柱。炉箅子支柱承载着热风炉蓄热室内数千吨的格子砖的重量,热状态下的强度条件非常重要。通过计算,7 号高炉的炉箅子支柱在不改变材质(RQTSi4Mo)的情况下将柱子直径适当加大,同时在每根柱子周边加了4 条35 mm厚的筋板,极大地提升了支柱的强度和承载能力,保证了格子砖的稳定支撑。

2 高炉高风温技术的应用

2.1 优化热风炉烧炉技术

热风炉正常操作时采用二烧一送工作制,热风炉检修时,改为一烧一送工作制,送风周期设为45 min ~60 min。生产中,送风温度和热风炉拱顶温度大约存在100 ℃的差值,拱顶和废气温度越高,送风温度水平也越高。要求烧炉最佳效果是,在一个燃烧周期末期,拱顶温度与废气温度必须同时达到要求的水平,才能满足高炉对高风温的要求,由于生产中煤气量和发热值不稳定,操作上稍有不慎,拱顶温度尚未达标,而废气温度达到警戒值,不得不转入焖炉状态进行凉炉。7 号高炉经过长期摸索后找到了最佳烧炉方案,具体操作为,在烧炉初期,采取较低过剩空气系数,快速强化燃烧,使用低发热值高炉煤气混入一定比例高发热值转炉煤气,保持拱顶温度1370 ℃(上限值),在拱顶温度达到上限时,废气温度控制在370 ℃~380 ℃,技术要领即前急后缓,有效的提高了热风炉的热效率。

2.2 提高高炉操作水平

在热风炉具备提供高风温的条件下,武钢7 号高炉连续使用高风温冶炼,其中2013年3 ~5月的日均风温变化如图2 所示。

图2 武钢7 号高炉2013年3 ~5月日均风温变化

从图2 可以看出,随着风温的提高,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明显提高,过高的理论燃烧温度容易造成SiO 的大量挥发气化,导致炉内煤气压差升高,特别是炉子下部的压差会急剧上升,炉料下降条件明显变坏,大大恶化料柱的透气性[3]。因此必须适当降低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和改善料柱透气性。

2.2.1 控制合理的理论燃烧温度

合理的理论燃烧温度是高炉顺行的基础,而合适理论燃烧温度的选择跟高炉炉容大小相关联,实践表明,适合武钢7 号高炉的理论燃烧温度为2150 ℃~2300 ℃,影响理论燃烧温度的三个因素主要是富氧率、煤比和风温,当风温提高后,7 号高炉通过调整煤比和富氧率,保证了高炉稳定顺行。

表2 七高炉风温、煤比、富氧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2.2.2 改善料柱的透气性

2.2.2.1 加大小焦用量

高炉长期小块焦混入矿石后入炉,加大小焦用量后,在有效提高矿石透气性的同时提高矿石的间接还原度,并可将煤气引向中心,有利于形成倒V型软熔带,改善矿石中心部位的透气性和流畅性,进而保证煤气流的稳定性。

2.2.2.2 控制适量中心焦

武钢作为国内应用中心加焦技术的典型代表,多年来逐步形成“尽量抑制边缘气流,适当开放中心气流”的操作理念,然而随着原燃料条件变差,中心加焦过多,易形成中心焦柱,短时间不易反应,原本既定料面形状受影响,进而使软熔带形状发生改变,浪费了宝贵的焦炭资源的同时,中心气流也难以控制。为控制中心漏斗的深度和宽度,武钢7 高炉摸索适合自己的中心焦量为焦批的12% ~18%,取得理想效果。

2.2.2.3 关注原燃料变化

高炉操作人员及时了解烧结对齿辊运转情况,定期检查原料槽下的过筛效果,准确掌握烧结粒度的变化情况,做到“早知道早动手”;对不同焦炉的焦炭实行定槽备料和选槽用料,使不同粒度级焦炭在炉内均衡分布;关注小焦槽存变化情况,槽存过低时,及时调整小焦用量和下料闸开度,使小焦均匀混入矿石中。通过以上手段,保证入炉原燃料质量的稳定,改善了料柱的透气性,维持了煤气流的稳定性。

2.2.2.4 优化配煤结构,改善焦炭质量

7 号高炉用焦主要来自武钢焦化3 号、4 号焦炉及7.63 m 干熄焦,为保证焦炭质量,高炉技术部联合焦化质量控制组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大对人厂煤的检测力度,降低人厂煤煤质(即G 值和Y 值)波动;2)开发新的低灰低硫优质炼焦煤,通过优化配煤,改善配合煤灰硫指标;3)优化配煤工艺,提高配煤的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4)优化配煤方案,采用生产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生产使用过的多种配煤比统计分析和筛选,综合各种因素,寻找焦炭质量与生产成本的最佳平衡点;5)建立武钢主要炼焦用煤性价比评价体系,合理采购煤种。

2.2.2.5 错角位布料及窄布料宽度

7 高炉根据自身原燃料条件,于2012年8月确立适宜的操作制度为C876541 333222 087654 23332、布料宽度为9 ° ~12 °,后期通过观察煤气CO2曲线、炉芯温度、炉身冷却壁水温差、顶温等的变化情况,对料线、装料制度及布料角度进行微调。考虑实际烧结矿粒度偏小,采用错角位布料,使矿石角度整体大焦炭0.8 ° ~1.2 °,同时控制焦、矿料线差0.2 m ~0.3 m,保证矿焦在料面落点基本一致。调整后,高炉透气性得到改善,风量、风压趋于稳定,冷却壁水温差维持在4 ℃左右,煤气利用率提高了近2%。

3 应用效果

通过以上高炉高风温 技术措施的实施,7 号高炉风温水平得到不断提高,2013年3月全天风温稳定到1230 ℃后,与2012年1 -3月相比,燃料比下降14kg/t 左右,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有效改善(见表3)。

4 存在的问题

表3 7 号高炉2013年1 -9月与改造检修前(2012年1 -3月)主要技术指标对比

1)7 号高炉煤气、助燃空气预热系统采用间接换热的热管换热器,虽然结构简单,但对换热管材要求极高,目前由于管道老化,煤气预热温度由20 ℃上升至145 ℃,而助燃空气只能由常温上升至95 ℃,与当初设计目标180 ℃相差甚远。

2)热风炉使用的富化煤气为低发热值高炉煤气和高发热值转炉煤气,转炉煤气是由煤气总管分拨给每座高炉,两种煤气的掺烧比例决定了拱顶的温度。在实际生产中,常常会出现总管压力不够,从而导致不能提供足够的转炉煤气,严重影响了拱顶温度。

5 结语

通过对武钢7 号高炉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改进,风温使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大幅度提高。高炉高风温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本项技术在武钢7 号高炉的成功应用为国内其他高炉提供了参考。

[1]周传典.高炉炼铁生产技术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501 -502.

[2]周国钱,徐智慧,杨佳龙.武钢7#高炉提高风温使用实践[C].全国高炉长寿与高风温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金属学会,2012:322 -324.

[3]王莜留.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226 -228.

猜你喜欢
风温武钢热风炉
“风温”概念演变探源*
顶燃式热风炉分级燃烧技术应用
玉钢1080m3高炉提高风温实践
风温对炉况的影响实践
三座热风炉采用“一烧两送热并联”创新工艺
莱钢1880m3高炉热风炉烘炉实践
工友艺苑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关于热风炉控制系统实现技术的分析
武钢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