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小学标准化测验探析

2015-12-23 11:41王鹏飞
教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业评价小学

王鹏飞

[摘要]爱尔兰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使用标准化测验,经过50年的发展,标准化测验已经深深植根于小学评价体系当中,形成了两套内容紧贴小学课程的测验,并伴随着教育政策的发展奠定了标准化测验的法律地位。从测验的实施、测验结果的搜集、测验结果的解释,再到测验结果的使用形成了一套标准。在测验试题和测验使用上都别具特色。

[关键词]标准化测验;学业评价;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6011206爱尔兰是世界上最早关注教育评价的国家之一。在爱尔兰,教育评价被看作是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学习者和教师能从中了解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对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进度和最终成效进行评价。在教育评价应用早期,这些评估只基于教育从业者和监护人的观察。而如今,这种非正式的观察方式正被一系列评价工具——随堂测验、专题作业、档案袋等所补充。标准化测验也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被广泛运用到小学的评价过程当中,用于评估学生在阅读和数学上的学业成就。

1爱尔兰小学标准化测验的产生和发展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标准化测验就以能力测验的形式出现在爱尔兰的一些学校当中。在运用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这些测验不能反映爱尔兰学校课程的内容,而且缺乏规范的数据来反应学生的学业成就。教师也感叹大部分学生的学业成效不容乐观,表示需要一种规范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成绩[1]。于是,1966年教育与技能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kills,简称DES)成立了教育研究中心(Educational Research Centre,简称ERC),开始致力于标准化测验的研究。自此,爱尔兰小学标准化测验的改革发展大幕逐渐拉开。

1.1内容上紧贴课程形成两套测试题

20世纪70年代初,一项在小学二至六年级推行数学、爱尔兰语和英语标准化测验的计划(小学二年级没有爱尔兰语测验)得到了教育与技能部的支持,该计划的目的在于为课堂中的教学和学习成效提供测量工具,期间推行的测验拥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拉姆康德拉测验(Drumcondra Tests)。到了80年代末,玛利亚学院(Mary Immaculate Collage)的课程开发部门(Curriculum Development Unit)发布了一套测验:MICRAT (阅读) 和SIGMAT (数学)。在这套测验中新加入了简答题和多选题,阅读测验中加入了完形填空题,并且对应不同的年龄都有一套可操作的分数计算流程。在近二十年的使用后,小学拉姆康德拉测验中的阅读和数学测验终于在90年代初迎来了它的第一次大规模的翻新,教育研究中心分别在1995年和1997年发行了新版的小学阅读和数学测验,数学测验的爱尔兰语版也随之出版。在千禧年来临之际,伴随着小学课程改革,小学阶段的拉姆康德拉测验和MICRAT (阅读) 、SIGMAT (数学)都进行了内容和标准上的修订[1]。经过20世纪90年代对测验内容的两次修改,形成了两套紧贴爱尔兰小学课程的标准化测验试题——新版拉姆康德拉小学阅读测验(Drumcondra Primary Reading TestRevised简称DPRTR)、拉姆康德拉小学数学测验(Drumcondra Primary Mathematics TestRevised简称DPMTR)和新版MICRAT (阅读)、SIGMAT (数学)。这两套测验成为了爱尔兰小学唯一使用的标准化测验试题,小学会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一套试题,每年根据测验手册上面规定的施测对象、测验内容、测验时间等进行测验。

1.2法律上确立标准化测验的地位

1986年,爱尔兰课程考试董事会(Curriculum and Examinations Board)提出建议,应该为学校提供适当的评估技术、测验和外部支持来确保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上的功用[2]。当时,标准化测验没有特定的使用领域。到了90年代,爱尔兰的教育政策开始致力于在小学阶段推广。起初,标准化测验的目的是帮助教师确定学生是否在基础阅读和数学的学习当中存在学习困难。到了1992年,教育与技能部发布的教育绿皮书《变革世界中的教育(Education for a Changing World)》明确表示将标准化测验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手段在所有爱尔兰小学当中使用[3]。1994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就学生学业成就普遍下降这一情况进行讨论,会后第二年,教育与技能部发布了教育白皮书《绘制我们教育的未来(Charting Our Education Future)》,开始将标准化测验作为一种评估手段,要求在小学第一和第五学年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测试评估[4]。1998年教育法案给标准化测验的实施和反馈予以法律保障,规定了学校和教师需定期对学生使用标准化测验进行评价,并定期向家长反馈,但并未就具体的测验以及反馈时间作出明确规定。在此法案的基础上,2006年教育与技能部第0138文件《为小学评价提供支持(Support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Schools)》对小学标准化测验的实施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文件要求从2007年开始,分别在第一学年末(或第二学年初)和第四学年末(或第五学年初)对学生的阅读和数学进行标准化测验评估,并就提供给学校的测验经费、测验结果的保存和使用以及测验结果的反馈等一系列问题作了规定[5]。2007年,爱尔兰国家课程评估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简称NCCA )发布了关于小学评价方法的指导方针,方针对标准化测验当中的一些专业名词进行了解释,如标准分、百分比等级等,并就如何对家长反馈测验结果进行了详细说明,教师能在NCCA的网站上获得相关反馈模板和指导[6] 。

自2007起,对爱尔兰小学阶段的阅读和数学的评估已成为一种义务,在学生毕业前,学校必定会运用标准化测验对其学业进行两次测评,并做相关记录和报告。

2小学标准化测验

在爱尔兰小学,标准化测验被用来评估学生的阅读和数学表现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这些从阅读和数学测验中取得的信息,对于评价学生能否出色完成所学课程,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1测验的实施与结果的收集

从2012年开始,爱尔兰教育与技能部规定在小学阶段的二、四、六年级为学生提供阅读和数学的测验[7]。学校会根据教学语言的不同来选择学生所接受的考试内容: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学校,其考试科目为英语阅读和数学,而以爱尔兰语为教学语言的学校则会多一门爱尔兰语阅读测验。测验试题的选择由各个小学根据自身教学需要以及学生能力水平进行选择。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学校倾向于选择MICRAT和SIGMAT,而以爱尔兰语为教学语言的则倾向于选择DPRTR和DPMTR。这些测验一般由班上的教师按照测试手册上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执行,测试手册还明确规定了实施测验的地点和时间,从而确保测验结果的有效性。收集到的测验结果由学校进行记录和保存,教师会根据测验手册上所提供的测验记录模板收集相应数据,个人的测验成绩会被收集到学生档案(Pupil File)中。有些学校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实施标准化测验的过程中还会接受满足特殊教育需要的教师(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teacher简称SEN教师)的帮助。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组织(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ervice for Teachers简称PDST)为教师提供了许多容易操作的Excel工具,这些Excel工具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收集标准化测验结果的同时,还能自动生成图形化分数,帮助教师分析数据。从测验的实施到信息的搜集,教师都可以从外部得到相应的支持。

2.2测验结果的解释

如何对测验结果进行科学的解释?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考验。对标准化测验结果不合理的解释往往也会导致其结果使用的不当,这也成为了标准化测验常常被人嗤之以鼻的原因之一[8]。

为了确保测验结果得到合理解释,NCCA对测验所得数据的解释进行了规范。其中,原始分数(raw scores)代表学生答题的正确数量;标准分数(standard scores)代表学生所得成绩在相应测验的常模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百分位分数(percentile scores)则说明学生所处相关年级群体或年龄群体中,持平或低于该生成绩的人数在相关群体中所占到的比例,并不表示学生答题的正确率;而基于标准分数得出的标准十分(STen scores)则说明了学生此次成绩所处的水平,其中等级处于8~10的属于表现卓越,7为表现优秀,5~6为表现一般,4为表现欠佳,1~3则表现为不佳,这种呈现形式极好地避免了边缘性的误差(a margin of error)所带来的影响(参见图1)[9]。教师需要对标准化测验当中这四个数据所说明的内容了然于胸。

在小学评价体系中,有八种评估方式,标准化测验就是其中之一。如图2所示,虽然标准化测验被看作是一种完全由教师主导的评估方式,但也存在许多外部因素影响着测验数据的信度和效度。NCCA明确指出:学生的作弊行为、应试训练以及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等都会使测验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成绩,测验的结果仅仅代表了当天测验中学生的表现,并不能作为明确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1]。在使用标准化测验测验,教师常常被告诫,标准化测验只是一种方法,不要过分信赖单个测验成绩。因此,当教师对测验结果进行解释时,如何使用一系列评估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业进行一个客观综合的评价显得至关重要。当另外七种评估方式与标准化测验结合起来使用的时候,标准化测验的结果能为教师提供更加精确的学生学业成就的判断依据。

2.3测验结果的使用

在爱尔兰小学评价体系当中标准化测验经常被看作是关于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of Learning)。除小学规定的时间段进行测验外,标准化测验还被运用到小初衔接当中。这些测验的结果除了被用来说明学生在一段学习周期结束时的表现情况,判断他们是否需要额外的教学辅导,还被用来作为分班的依据。在这些结果使用中,测验分数作为唯一参考依据,这也使得NCCA在测验指导手册中明确表示在这一过程中测验结果的使用具有巨大的风险(Stakes)。

另一方面,小学阶段的标准化测验也被看作是为了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能为教师提供制定学生学习阅读和数学计划的相关信息。众所周知,教师可以根据许多课堂表现,如学生上课的发言、课堂作业等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根据这些结果(包括了标准化测验分数所呈现的结果)调整其教学方式及进度。例如,当一名学生阅读测验中单词部分(Reading Vocabulary)的标准分和阅读理解部分(Reading Comprehension)的标准分的分差大于15分时,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对该名学生进行额外的教学指导[9]。而全校范围内的测验数据,则可以帮助教师识别出不同年级间的发展差异,并根据年级特点设计教学计划。

爱尔兰小学标准化测验结果的第三大用处就是能为家长们提供学生们的学业成就及学习进度,教师有责任向家长汇报这一结果。教师应当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句,在家长会上将测验结果向家长们作出汇报和解释,确保家长能理解教师所要传达的信息,同时,教师也会向家长解释学生在标准化测验中的表现是否符合其在其它评价方式中的表现。教育与技能部第0138号文件明确规定学校有责任向家长提供标准化测验的成绩单,这些成绩单的模板由NCCA统一发布。同时,NCCA还发布了有助于家长了解标准化测验结果的指导方针,这些指导方针有七种语言版本,里面包括了从标准化测验的内容到如何帮助孩子等一系列内容,从而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家庭的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成长当中[10]。

简而言之,爱尔兰阶段标准化测验在小学阶段已经相当成熟,从测验的实施到测验结果的反馈都有明确的规定,并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在这套体系当中,不管是教师、学生、家长都能从外部得到各种支持,如PDST和NCCA发布的一系列工具和指导方针,以及满足学生特殊需求的SEN教师等。整个爱尔兰小学已经形成了八种评价方式相互交叉使用的课堂评价体系,所以在使用标准化测验的过程中,不以标准化测验为“一”的思想从头到尾贯穿其中。在整个标准化测验实施的过程中,家长被看作是积极的参与者,教师、学校以及NCCA为家长提供了一系列的解释说明,帮助他们了解标准化测验,从而使他们能清晰地认识到学生们的未来发展走向,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家庭支持。

3爱尔兰小学标准化测验的特点

爱尔兰标准化测验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形成了两套紧贴国家小学课程的标准化测验,在测验的操作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使用体系。

3.1测验试题的特点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革发展,两套测验试题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1) 试题题型上主要由选择题和填空题组成,并且根据学生的年级安排测验内容以及试题数量。在两套标准化测验中,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3~6个水平等级,每个水平都有相应数量的试题。如在DPRTR测验中,测验被分为3个等级,试题由选择题组成,第一水平(Level1)由词语理解、阅读理解和词语分析三个子测验组成,共102道选择题,在一年级期末或二年级开学进行测验;第二水平(level2)同样由上述三个子测验组成,共98道选择题,在二年级期末或三年级开学进行测验;第三水平(Level36)则由词语理解和阅读理解组成,共76道选择题,在三年级到六年级之间进行测验。DPMTR也被分为三个水平,主要针对三到六年级的学生,试题由选择题和填空题组成。

2) 重视幼小衔接之间的评估。在MICRAT和SIGMAT测验中,第一水平的测验试题都考虑到幼小衔接过程中的评估。如MICRA-T在其说明中明确指出,虽然第一水平的测验针对对象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但也可以在大班最后一个学期进行测验。而SIGMAT第一水平的测验则由46道试题组成,这些试题根据中班、大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和二年级第一学期这五个学段进行编制,其中有34道试题是运用于中班、大班和一年级第一学期当中。

3) 平行的复本试卷,国家范围内的常模。为保证测验试题的稳定性,两套试卷均采用平行的复本试卷,从而将试题的重复率降到最低,又保证其具有相同水平的评估功能。同样,为保证测验试题的可比性,两套测验从全国范围内抽取代表性样本作为常模参照。其中DPRTR和DPMTR的样本数量为每个年级2000人,MICRAT和SIGMAT则为13000人的样本量。

3.2测验使用的特点

爱尔兰小学阶段的标准化测验已经形成了标准的使用体系,从测验的实施到最后结果的使用,都有明确的法律文件以及指导手册作为参考实施依据。1998年的教育法案和2006年的0138号文件基本确立了标准化测验在爱尔兰小学阶段的义务地位,各个学校需按照政策法规的相关规定实施标准化测验。每套测验都配有相应的指导手册,教师可根据手册的内容选择时间、地点实施测验。指导手册还就标准化测验所得数据如何进行换算制定了相应表格。为保证教师能够充分发挥标准化测验的功用,教师可以在NCCA的网站上获取一系列收集、分析测验结果的工具以及反馈、解释测验结果的指导方针。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被视为标准化测验的积极参与者。为确保家长能够正确理解标准化测验,NCCA在其网站上专门为家长提供了关于标准化测验的全方位信息,回答了如什么可以影响孩子的考试分数?标准化测验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方法吗?孩子的测验成绩意味着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教师也被要求在家长会上要向家长就标准化测验进行当面解释,并有专门用于向家长汇报成绩的报告单。就如何进行口头语言以及书面语言的解释,NCCA也作了相应的要求。

标准化测验与其它七种方法一同构成了爱尔兰课堂评价体系,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测评目标来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标准化测验能将学生的成绩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比较,了解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强项和弱项,然而标准化测验被看作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方式,其结果不免有些偏颇,但与其它评价方式,如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讨论、教师的课堂观察等一起使用时,可以更好地弥补标准化测验的内在缺陷,帮助教师真正了解学生,全方位判断一个学生是否需要学业上的帮助,教师是否需要在教学上进行调整等一系列问题。

4对我国小学测验体系的启示

我国学术界长期关注国际基础教育阶段评价的研究。在爱尔兰,标准化测验是基础教育阶段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对其褒贬不一,但不能否认测验在评价学生成就以及完善教学上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促使NCCA将其推广至中学评价体系当中的原因[11]。作为OECD的成员国,爱尔兰具有丰富的标准化测验使用经验。通过对爱尔兰小学标准化测验的介绍,可以看出爱尔兰小学十分重视标准化测验在课堂评价中的作用,借鉴其标准化测验的使用经验可以为我国小学测验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1) 明确标准化测验的目的,建构完善的标准化测验使用体系。标准化测验可以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包括对教育系统进行监测,诊断学生是否需要额外的帮助,还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反馈。并且,在以测验为导向的问责制体系中,标准化测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确的测验目的能更好地帮助标准化测验试题的编制、实施和结果的反馈使用,有利于教师对学生作出更精确的判断。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明确测验项目中的测验目的,并将其作为决策以及监控的基础显得至关重要[12]。爱尔兰小学的标准化测验主要用于评估学生在阅读和数学上的学业成就,从测验内容的编制、测验的实施,甚至到教师如何向家长解释测验结果,都以前者为导向。而在我国小学课堂评价体系当中,测验虽然也是用于评估学生各科的学业成就,但在具体的操作中测验内容缺乏统一,难度系数有时甚至超过了评估的需要,学生的测验成绩成为教师评价的唯一依据,对于测验结果的解释也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行为。

所以,首先,在测验内容的选择、试题类型的选择、测验问题的深度广度上必须符合测验目的。其次,测验结果的使用必须符合测验目的,包括测验分数的分析对比,测验结果的解读等都需要进行标准化操作,而不是成为一种见仁见智的行为。最后,完善标准化测验使用的规范程度,避免盲目胡乱过度使用标准化测验,不要让测验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

2)提高家长参与度,搭建多方参与的标准化测验合作体系。在OECD关于标准化测验的报告当中明确指出,在提高学生标准化测验成绩的过程中,教师成为了孤军奋战的团体,人们往往会忽视家长以及其他外部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12]。在爱尔兰,家长被看作是测验的积极参与者,教师以及学校有义务向家长解释学生的测验结果。为提高教师和学校正确解读标准化测验的结果,NCCA不但为教师提供了一整套标准的解读流程,还包括了一系列的工具,如测验指导手册、成绩报告单和反馈表等。在学生接受标准化测验之前,NCCA还为家长们量身定做了标准化测验宣传手册。

鉴于此,首先,明确家长是帮助学生提升学业成绩而不是给予压力。其次,在学生入学手册上加入对测验的介绍,帮助家长解决他们的困惑,告知他们正确的测验观念,即不以单个测验成绩衡量孩子。最后,提高教师的口头以及书面解释测验结果的能力,必要时进行统一培训。

3)建立表现性评价与标准化测验相互补充的评价体系。众所周知,由于标准化测验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往往是由于测验搜集的信息太多单一,导致其所提供的信息不能完整地展现学生的学业情况和能力,更不用说用来评估课堂教学情况。所以,单一的使用标准化测验作为衡量学生以及课堂教学是不可取的。爱尔兰为避免教师使用单一的测验成绩对学生学业成就造成误判,NCCA专门为教师明确提供了另外七种表现性评价方式作为标准化测验的补充。

对于我国来说,表现性评定已不是陌生的评价方式。新课程改革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评价。自2001年以来,我国研究者就对表现性评价做了大量的研究,来推介其基本原理、程序和技术,其中不乏许多一线教师和教员的躬亲实践[13]。早在2002年,就有学者指出表现性评价能够测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优化教学过程[14]。5结语

标准化测验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进展,虽然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遭到质疑与批判,但它却为教师评价学生学业成就提供了数据上的支撑。爱尔兰在小学的评价体系中引入标准化测验,并对其在政策层面上进行规范,使标准化测验真正发挥了其作为评价方式的作用。在我国,小学作为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更有必要使用标准化测验进行评价,应当利用表现性评价的研究成果,结合标准化测验的使用,建立表现性评价与标准化测验相互补充的评价体系,补标准化测验之短,扬标准化测验之长。规范现行测验的使用,使测验真正能够体现出学生的水平,而不是一组冷冰冰的数字。参考文献

[1] National Council for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Standardised Testing In Lower Secondary Education[R].Dublin:NCCA,2010:4648.

[2] Curriculum and Examinations Board.In our schools:A framework for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R].Dublin: CEB,1986.

[3] DES.Education for a Changing WorldGreen paper[R].Dublin:Stationery Office,1992:175176.

[4] DES.Charting our education futureWhite paper on education.[R]Dublin:Stationery Office,1995:2829.

[5] Support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Schools,Circular0138/2006[EB/OL].(20140725)[20150510].http://www.education.ie/en/CircularsandForms/.

[6] National Council for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Assessment in the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guidelines[R]. Dublin:NCCA,2007: 6062.

[7] DES.Supporting Assessment: Standardised Testing in Primary Schools[Z].Dublin:Principal Officer,2012.

[8] 王玉衡.美国标准化测验的问题与质疑[J].比较教育研究,2002,(9):2021.

[9] Primary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EB/OL].(20140724)[20150510].http://www.ncca.ie/en/Curriculum_and_Assessment/Early_Childhood_and_Primary_Education/Primary_School_Curriculum/.

[10] Standardised testingparent information sheets[EB/OL].(20140724)[20150510].http://ncca.ie/en/Curriculum_and_Assessment/Early_Childhood_and_Primary_Education/Primary_School_Curriculum/Assessment/Leaflets_for_parents/Leaflets__Standardised_testing.html.

[11] Annie ó Breacháin,Leah O'Toole.Pedagogy or politics?:cyclical trends in literacy and numeracy in Ireland and beyond[J].Irish Educational Studies,2013,32(4): 401419.

[12] Morris A. Student Standardised Testing: Current Practices in OECD Countries and a Literature Review[R]. OECD, 2011:7.

[13] 赵成德.表现评价:历史、实践及未来[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2):99.

[14] 张咏梅,孟庆茂.表现性评定及其相关问题[J].教育理论与研究,2002,22(7):2829.

Analysis on standardized test in Ireland primary school

WANG Pengfei

(College of Education,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17,China)

AbstractIn school evaluation system,and form two sets of test which based on elementary school curriculum,and it establishes its legal statu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policy.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st,to the collection of the results,to the explanation of the results,and to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ults,it sets up a series of standard.And,having uniqueness in the quiz and the process of testing.

Key wordsstandardized tests;studying evaluation;primary school

猜你喜欢
学业评价小学
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软件类课程学业的多元评价探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改革
高校课程考试模式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目标的错位
产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