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者

2015-12-23 06:23史佳烨
数码影像时代 2015年9期
关键词:警长老师

史佳烨

“眼睛瞪得像铜铃

射出闪电般的精明

耳朵竖得象天线

警惕一切可疑的声音

啊啊啊,黑猫警长

森林公民向你致敬!向你致敬!!向你致敬!!!”

旋律就这样一遍遍的回放,我静静的听着,脑海中浮现着那个美好的90年代。小时候放学会马上把作业写完,五点半《动画城》,六点十分《大风车》,一分钟都不舍得怠慢的幸福感。我从小就迷恋侦探片,于是《黑猫警长》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小时候总有一种错觉,这个仅有5集的动画片好长好长,不知道反复看了多少遍,突然在某一刻惊醒,在第5集结尾打出了“请看下集”后,再也没能等来第6集。

童年记忆永远尘封在那些令我们百看不厌的动画中,那些正义的人物让我们说起振奋不已,非正义的人物用我们天真的心态去讨厌,也许现在看来无比幼稚,但,谁曾忘记过那些童年的美好和纯净。褪色的竹椅,旧式的彩色电视机,吃不腻的喔喔奶糖……一脑回忆,只要想起,内心依然触动。

这个夏天,久别20年的《黑猫警长》再度变身出现在大银幕前。长大之后再也没有集中地追过动画片,还记得儿时不止一次在梦中被“一只耳”的声音吓醒,那时我常想,会不会像电视中一样,现实中的猫和鼠啊都是小怪物,会说人话的小怪物。如今回想,那个逼真的形象实在亲切的可爱。

本期封面人物中,我们很幸运地采访到《黑猫警长》大电影的配音导演狄菲菲老师。近两个小时的交谈,听到了太多配音幕后的故事。那些片段和经历更像是幕传奇,延展着美好的想象和憧憬,一幕幕华丽绽放。

电话接通。传来的声音温婉细腻,淡然优雅,有一瞬间我开始走神,脑海中不断提示自己:这就是出自不同影片里的声音。敬畏感油然而生,这一定是与生俱来的魅力,我不由得想向她靠近。虽未谋面,却不曾陌生。

曾经 体制内的世界

其实,很多行内人提到她的名字并不陌生,早年毕业于上戏剧,后入职上海电影译制厂任配音演员,如今已是我们国家配音界最负盛名的大腕之一,身兼配音导演、国家一级演员、同济大学客座教授等多个傲人头衔,先后在两千多部的中外影视剧中担任女主角的配音,并录制有大量优秀广播剧、文学作品,是目前中国配音领域中的领军人物。

1987年7月,狄菲菲进入上海电影译制厂,毕业之后顺利跟随一部电视剧的后期制作,这是她第一次正式接触配音。彼时,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正在四处寻找具有独特嗓音和配音潜力的青年演员,而那时的狄菲菲就正是这样位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青年人。上译厂在听到她的声音后主动去电联络,邀请她加入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然后一切就这样顺利地展开了。

此后二十载,这一道纵贯了银幕之声,为观众呈现了上百部译制片的嗓音,陪伴了两代中国影迷的成长。在清晨时分的收音机边、在午间小憩的电视机前、在静默无人的深夜影院中。《云中漫步》《傲慢与偏见》《隔世情缘》《小鬼当家3》《真爱至上》《里约大冒险》…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怀念了什么?都与这条声线,在纠缠十几二十年的错落时空里,不停穿梭往复,不停勾连交织,彼此述说着有关光阴的故事。

进入译制厂的第一年,狄菲菲担任了十部剧的主要配音角色,在一个专业的环境下,成长的速度自然被拉快。前十年专业的积累,后十年心智的历练。狄老师说:“电影配音带来的艺术震撼远远超出了电影本身,那些年在译制厂的经历是最珍贵幸福的回忆。”

狄老师说:“到如今,经典依然是经典,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眼下大部分译制片以商业片居多,与从前文艺片、传记体、情感题材的电影等很多国家佳作竞相争辉的情景也有了很大距离;我们更应该以一种宽阔的胸襟和态度来看待译制片——它不一定非得是艺术而不能是产业,应该具备双重属性。这说明经典的标准也在提升,我依然坚信译制片的明天依然美好。”

领声 鱼缸外的世界

关于领声,狄菲菲三年前就已组建好团队。直到有一天,她问自己,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观世界?人生很多时候像被困在玻璃缸中的鱼儿,久了便会习惯这种安然的生活状态。如果好奇心停滞在鱼缸之外,心大概会混乱吧?一个人如果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种幸运。能做好,是一种幸福。狄菲菲热爱这个团队,他们的血液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跟他们在一起时总有跳出玻璃的冲动。这就是未来。她想,和他们一起成长。

于是,2014年狄菲菲创建了自己的公司,上海领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领声团队全是年轻人,这其中有来自同济大学配音专业的学生,也有对于配音行业发自内心热爱的普通人,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对大银幕怀揣梦想的青年人。也许是为幕后那一道声音深深沉迷,一个用声音塑型的人虽然不像台前人那般光鲜,却带着他们神秘的荣耀。

狄老师挑选学生的标准,“天赋、勤勉、好学”,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能够耐得住寂寞。许多年过去了,曾经跟随狄老师脚步的年轻人,不少在同济大学有幸转入配音系学习并以此为业的学生,亦有不在少数慕名而来拜师求学的门外汉,他们中的很多人,如今已经成为中国配音界铁骨铮铮的青年中坚力量。

吴磊,就是狄老师学生中较为著名的个,他的声音清晰、温暖、有磁性,由他主要配音的译制片不胜枚举,《阿波罗13号》《哈利波特》《冰川时代》《盗梦空间》。谈到像他这样的学生时,我能深切地感受到狄老师话语中掩饰不住的骄傲。

毛主席教育我们:青年学子,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狄老师将领声团队的配音演员们定义为“声音者”,这是一个用声音演绎光影,用语调诠释情感的特殊群体,狄老师说她们的职业很小众,因为常年在幕后,不被人所知,前路尚多险阻,所以才能更加勇敢,无所畏惧。

但其实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因为这个行业正在越来越为人们所知。在网上,人们追捧、崇敬声音者们的呼声并不亚于对传统偶像的崇拜。就像老师们一直告诉我们用辩证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我想,套用外国电影中最常用的——句话叫Everything will be all right,翻译过来我们要这么说。

岁月静好,静候佳音。

初入社会的时候,狄老师发现了声音市场的混乱。“一个事物刚刚兴起时都会这样,大家都不太守规矩。有时候我们花很多钱,辛辛苦苦录制了好久,一个盗版出来,一夜之间就可能一钱不值了。”尽管如此,领声成员依然对质量精益求精,他们力求通过声音和语言的表达,去还原文学作品最本质的东西。“我们正在探索自己的App,在不久的某一天,我要让大家知道‘领声是什么?我们是一个声音产业,是一个声音者。”

三年前,狄老师认识了《读库》主编张立宪,后者业内雅称“老六”。最为人广为熟知的身份是去年上映的电影《神探亨特张》中的男主角。这是一个很好玩的文化人,一位海交善友的出版人。

彼时,狄老师在想怎么能让声音和文字产生联系?经过老六的指点——领声团队能够多开发声音,一旦有人认可,之后的影响不可估量。

就这样,有声读物诞生了。

领声的有声书欣赏会如今已连续几年在多地成功举办,《声音的味道》是读库主办的暑期活动之一。声音是有味道的,或淡,或浓,或轻,或雅。文学亦有温度。当声音的味道遇上文学的温度,艺术家们的现场配音、诗歌朗诵、歌曲演唱、访谈等多种形式的表演被自然融合进故事里。

“你会触动,你会入戏。”狄菲菲如是描述到。

《故事口袋听听》,儿童领声书的第一位,她们把每一本有声书都用声音演绎出来,就像广播剧一样。迪斯尼乐园的声音建设,迪斯尼的影视剧,100多集的影视剧……“好的文学作品一定要有正确的声音引导。”狄老师反复强调。

有那么多喜欢读书的人,有那么多喜欢声音的人,有时我想,这是一份多么幸福的工作,正好可以把文字和声音结合到一起。这是他们的未来,因为热爱,所有的一切都变得美好。

我从小就对声音产生迷恋。朗诵、主持、演讲、辩论,能锻炼口才的门类基本都有尝试过。我有个疑惑,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的成为配音演员?狄老师说,她从98年在外带学生起,接触到来自各行业大量对配音行业憧憬并向往的人。

“一个好的配音演员,必须是一个好的表演者。声音是配音演员惟一的艺术手段,其创作比单纯的演员难度更大,对艺术天赋、修养、悟性等要求也更高,可以这么说,好的配音演员都是天赋、努力和机缘的有机体,三者缺一不可。感性,理性,这两种特质恰到好处地赋予了他们身份。很显然,依托情感的诠释和演绎是自然的,是打动人的。”

“素人”配音 《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

8月7日,《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在各大院线上映,不少动画电影都热衷于邀请明星来为其配音,而这部影片却大胆选用“素人素声”。狄菲菲是一个声音控,她遵循第一感觉,敢于尝试从没配过音的演员。本片的配音演员中“素人素声”占了一半以上,如“牟三嘟妈妈”的声音就来自一间普通餐馆的老板娘,“这是个大大咧咧的性格,当我看到这个人时,她的声音气质、声音形象与剧中角色完全吻合,活灵活现的人物,就是她了。”“剧中还有一个缺门牙的小男孩‘姚大壮,我突然想到邻居的小胖子也缺颗门牙,的确太真实了。”

明星配音 《大闹天空3D》

从前,很多动画片都以“明星配音”作为卖点,但有些并不适合的明星配音,反而损害了影片本身的艺术性和完整性。狄老师说,《大闹天宫3D》扭转了观众对“明星配音”的反感。

“我们选择的配音明星,除了刘赜庆和刘烨两个人是第一次做配音之外,其他十位都有过配音经验。像陈道明的皇帝范儿实在太出色了,在配音的同时,他也如演戏一样,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同步到位。每录完一条,工作人员示意OK,陈道明会说‘我再多配一条,你们选。但是,他的每一条声音听上去都那么出色,让人难以抉择。”

很多明星演员,既具备了坚实的表演功底,对台词的把控力也有其独到之处,由他们的声音所演绎的角色更活灵活现。陈道明、陈佩斯、冯小刚、张国立、陈凯歌、刘晓庆,这几位在台前幕后摸爬滚打几十年,代表了中国电影最杰出的老戏骨、大导演,由他(她)们演绎出的声音,甚至比专业配音演员还要出色。

“配音是门艺术。我们必须敬畏艺术。”

放眼 “声优”产业

“声优”是日本人对配音演员的称呼,“优”在日语中是演员的意思。“声优”在日本是一个非常强大且关注度颇高的职业,说到借鉴,狄菲菲讲到,“声优”产业在日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它早已从幕后工作走出,进入人们的视野,不再单纯是影视动画的构成部分,他们将自身的魅力发挥出来,让声优从影片或动画的附属品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独销售的品牌“商品”。就像狄老师自己一样,现在穿梭于台前幕后,大量耳熟能详的广告配音,正在兴建的上海迪斯尼乐园全部场内广播均为领声团队献声,甚至东方航空公司的《安全须知》…都随处可见狄老师和领声团队的身影。

“国家不同。体制不同。我们应该先培养自己的土壤,土壤肥沃,才能种花,结果。”狄老师将她过去近三十年的从声经历分为三个阶段:头一个十年积累和学习,第二个十年磨砺又打拼,第三个十年沉静并回归。其实,这不恰是一段人生抱元守一的闭合圆环吗?多年前我的系主任告诉我,创作的三个阶段:朴实地叙写文字、华丽地堆砌辞藻、朴实地叙写文字。但这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看上去都在回归,但却有着本质区别。

历经沧桑终不改,洗尽铅华呈素姿。秋意渐浓,执着在经年的梦里,始终不愿醒来。就像你闭上眼睛听那些漫天袭来的风声,总能分辨出,她们承载着的那些喜悦的面容。

责编/周宇龙

猜你喜欢
警长老师
机智的大象警长
奥克斯警长失踪事件(下)
黑猫警长,好酷
六·一放假么
The Cat’s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