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位一体信息化体制推进甘肃高校信息化建设

2015-12-23 06:59张继革吴斌
中国教育网络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兰州大学甘肃甘肃省

文/ 张继革 吴斌

以三位一体信息化体制推进甘肃高校信息化建设

文/ 张继革 吴斌

从EDUCAUSE到全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的成功发展已经证明,建立跨校之间的信息化联盟体制,是推动区域高校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甘肃省高校信息化历经十多年发展,在基础设施方面,天地网络初步成形,但天网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尚未实现,高校千兆带宽网络尚未普及,无线网络校园覆盖比例较低。进一步普及全省高校网络覆盖,提升带宽,以更好地支持高校资源共享与系统应用是问题之一。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方面,数字化教育资源初具规模,但数量、质量均显不足,甘肃省内跨校的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如何用好当前资源,共建共享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是问题之二。在管理信息化方面,目前面向单个业务的信息系统已基本覆盖,但信息孤岛问题突出,如何实现统一身份认证,促进数据互通,并进而以信息化推动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是问题之三。目前甘肃省高校信息化体制机制很多高校未能理顺,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未形成,信息化标准规范执行不到位,进一步推进高校信息化体制机制建设,规范信息化发展是问题之四。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省政府以及高校校领导对信息化重要性,尤其对于高校战略发展重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甘肃省政府、高校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第三,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数量不足;第四,全省以及各高校缺乏信息化整体规划,高校之间、高校院系部处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

2011年《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颁布,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要加强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增强高校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能力。规划掀起了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新一轮热潮,为甘肃高校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甘肃作为全国经济总量垫底的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体制创新,在有限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解决甘肃高校信息化面临的困局与问题,探索适合西部落后省份的高校信息化协同创新发展之路,是每个甘肃高校IT人的使命与责任。

依托兰州大学构建三位一体全省高校信息化体制

从EDUCAUSE到全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的成功发展已经证明,建立跨校之间的信息化联盟体制,是推动区域高校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位一体体制的孕育发展历程

兰州大学作为全省唯一的985、211高校,其信息学科、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水平、信息化经费投入、信息化人才队伍在全省有着绝对优势,充分发挥兰州大学的优势,以之形成辐射和引领全省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全面推动甘肃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有效方式。

甘肃高等教育信息化协同体制,最早源于1996年成立的兰州大学网络中心,1999年由原通信中心和网络中心合并成立了兰州大学通信网络中心。1997年,兰州大学成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接入单位,是甘肃省第一个接入国际互联网的高校,并建立了“甘肃省CERNET主节点”,为全省高校提供CERNET接入服务。2000年,成立甘肃省网络中心,服务于全省高校的网络建设。2008年,成立甘肃省教育信息化分会,希望以研究全面支撑省内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至此,构成了如图1所示的、契合甘肃省高校特点的,以“兰州大学通信网络中心为中心,以“甘肃省CERNET主节点——甘肃教育网络中心——甘肃省教育信息化分会”为翼的三位一体信息化体制,以保障和支撑全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

特点与运行机制

1.体制中的人才与技术核心:兰州大学通信网络中心

兰州大学通信网络中心是学校直属二级单位,下设网络部、信息部、运维部、场馆部、综合办公室。现有正式职工24人,聘用职工34人,承担全校信息化建设、网络建设、一卡通建设和公共场馆设施管理,是“三位一体”的“一体”核心,甘肃省CERNET主节点、甘肃教育网络中心、甘肃省教育信息化分会的人员、核心工作主要依托兰州大学通信网络中心完成。

2.教育网服务体系构建:甘肃省CERNET主节点

甘肃省CERNET主节点办公室归属于兰州大学通信网络中心,一直致力于推动CERNET在甘肃省的建设和发展,牵头承担了甘肃教育科研网的建设与维护工作,为甘肃省30余所高校提供IPv4和IPv6网络接入服务。

3.全省高校网络服务体系构建:甘肃教育网络中心

甘肃教育网络中心于2000年成立后,就开始积极与企业合作,2001年与甘肃省广电合作,建立兰州市教育城域网,2003年建成甘肃教育网市州主干网,开通13个市州教育网主干网,2007年张掖、嘉峪关、庆阳、天水、甘南5个市州的骨干网线路扩展为100 M,2011年将剩余地区8 M带宽扩展至50 M。目前主要承担省教育厅下达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任务,负责甘肃教育网(兰州市教育城域网及覆盖全省13个市州甘肃教育网市州主干网)的规划建设管理维护,负责全省本科院校、部分高职高专及中小学的网络接入,为用户提供CERNET端口服务。

4.区域教育信息化高端联盟体制:甘肃省教育信息化分会

前面两者主要是以网络基础设施为核心业务的业务型组织联盟,然而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网络仅是其中内容之一,甘肃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研究和跟踪中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规律与战略性问题,全面加强省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以促进甘肃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而前两个组织显然是难以完成整体引领和推动甘肃高校信息化全面发展的战略使命,所以成立甘肃省教育信息化分会,开展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为甘肃省政府提供政策建议与决策支持;开展教育信息化学科研究与学术交流,推动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开展甘肃高校信息化的数据监测与绩效评估,引导高校信息化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组织教育信息化共性技术研究与培训,为成员高校和企业提供技术成果与咨询服务。

图1 三位一体信息化体制

如上所分析,在三位一体的体制中,兰州大学通信网络中心充分发挥了技术、人才梯队的优势,为全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撑,切实起到了“985高校”对甘肃地区的辐射与引领作用。甘肃省CERNET主节点、甘肃教育网络中心则以“教育网、区域网络”这一教育信息化最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与高技术含量工作为核心,逐步全面提升甘肃省网络基础设施水平与层次,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为全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甘肃省教育信息化学会在此基础上,以“科研支撑”与“战略引领”为中心任务,真正打造出“甘肃高校教育信息化联盟”,全面推动省内高校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共享与协同发展。

推动省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协同

依托“三位一体”体制,以“甘肃省教育信息化学会”为舞台,塑造全省高校IT人一家的团队文化,从信息化顶层战略引导全省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学术研讨与重点信息化项目协同为重点,全面推进甘肃省高校信息化建设。

塑造全省高校IT一家人的团队文化

团队文化就是团队成员共同认可的一种集体意识,是显现的团队成员的工作心理状态和士气,是团队成员共同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体现,是凝聚团队、推动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通过学会组织的拓展活动和文体活动,使全省高校信息化工作者的思想与心态的高度整合,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上形成默契与互补,实现全省高校信息化的同步发展。

加强对教育信息化顶层战略研究,引领全省教育信息化

任何一个组织的信息化建设都是为组织的发展目标服务的,从学校的战略入手找到各个域到底是什么样的需求。首先要分析学校的业务域,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等这样业务域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学会加强对教育信息化顶层战略的研究,围绕学校的第一需求和第二需求,对信息化的资源进行认定,进行统筹规划,从用户的角度入手,以人为本,以师生为核心,从而达到实现学校战略的整体目标。

以教育信息化研讨促进高校之间成功经验的共享

学会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研讨会,分享各自的科研成果、交流实践经验等。通过研讨会,增进了各高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高校与企业间的对话与互动。通过建立这种机制或者一种平台可以更多地利用、借助外脑,达到信息交互、思想碰撞,帮助和促进提升境界、深化认识、完善决策,从而准确把握新情况,科学解决新问题。

基于三位一体的教育信息化体制,有力促进了甘肃省高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协同发展,切实提升了甘肃省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当然目前甘肃省高校在信息资源、信息系统等层面的协同水平还有待提升,而这有赖于对三位一体教育信息化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下一步,我们将以甘肃省教育信息化学会为平台,建立甘肃省各教育网节点主任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轮流在省内各节点高校召开,以进一步提升甘肃省教育网络水平。并希望进一步与新疆、青海、宁夏、陕西等西部五省高校建立深度合作,探索西部高校信息化资源共享机制、西部高校信息系统开源联盟机制,以此建立西部高校信息化互动联动机制,在数字化教育资源、信息系统层面展开深度合作,凝聚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力量,共同推动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作者单位为兰州大学通信网络中心、甘肃省网中心)

猜你喜欢
兰州大学甘肃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省林草局与兰州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2019 年上半年第二次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甘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