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调查情况分析

2015-12-23 06:59
中国教育网络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公共信息门户数据库

高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调查情况分析

编者按

即将推出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2015)》一书中针对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发现,大多数高校数字化校园应用已经普及,尤其是在信息化支撑校务方面,教育管理信息化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如果把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分为“单个应用”、“数据互通”、“流程再造”三个阶段,目前教育管理信息化正处于“数据互通”阶段,未来整合将成为难点,因此,有必要了解高校信息化应用系统现状,并在十三五规划的顶层设计中予以重点考虑和规划。本刊将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教学管理信息化、科研管理信息化、后勤管理信息化、专题网站建设及应用等方面介绍中国高校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发展状况。本期将刊登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中的高校信息门户系统、数据共享与交换机制两方面内容。

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调研分析(一)

高校公共信息服务水平是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高校的信息门户网站对校内应用系统集成多寡,学校是否已经确定了数据共享与交换的标准和协调机制,究竟有哪些信息可以在学校网站中方便查到,学校信息化部门通过哪些渠道来及时解决用户的问题,都是本次调查关心的话题。

高校信息门户系统

高校信息门户是面向高校教师、学生、职员和校友的大型专用系统。现阶段的门户技术包括统一用户认证、集成服务、安全访问控制和授权管理等。部分高校的信息门户实现了应用集成和信息集成,可进行内容管理与知识管理,为各类用户提供业务操作的统一入口。目前,已经开始有一些高校在探索更高层次的数据集成和云服务应用集成。

从信息门户建设调查数据来看,超过半数以上(66.95%)的被调查高校已经建立了集成度较高的校园门户系统。其中83.93%的211高校已经建立集成校内各种信息资源的校园信息门户,有63.71%的普通高校和50%的高职高专也已建立集成化的校园信息门户,如图1所示。从不同地区比较来看,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在校园信息门户建设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如图2所示。

图1 已建立集成各种信息资源的校园信息门户系统(学校分类)

图2 已建立集成各种信息资源的校园信息门户系统(地区分类)

本次调研还希望了解各校门户系统所集成的服务系统种类。统计数据表明,在已建立校园信息门户系统的学校中,集成决策支持系统和OA系统的学校最多,分别达到91.6%和81.09%;教学管理系统和学生管理系统的集成度也较高,分别达到59.66%和46.64%,如图3所示。

与2011年的数据相比较:决策支持系统获得了很大的重视,从2011年的7.6%直接跃居到了现在的榜首,其他的如OA系统、教学教务信息系统、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仍然占据靠前的位置。

图3 校园信息门户所集成的服务系统

图4 校园信息门户所集成的服务系统(学校分类)

对三类学校进行对比发现,211高校的信息门户系统中集成决策支持系统、OA系统和教学教务信息系统最多,分别约为100%、95.92%和81.63%;一般全日制高校和高职高专学校的门户系统集成的服务种类普遍少于211高校,但却在门户系统集成、科研信息系统和财务信息系统的方面超过了211高校,高职高专的设备管理系统在门户中的集成率超过了普通高校。三类学校门户中集成人事管理系统、毕业信息系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后勤服务系统、设备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学校占各类学校总数比例均在30%以下,如图4所示。

从地区比较来看,各个应用系统在每个地区的集成度很不同,其中华中地区高校门户系统集成系统较多,五个核心应用系统(决策、教务、学生、财务和科研)与门户的集成都排名第一;西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系统与门户集成的较多,华南地区办公OA集成度高,东北地区人事管理系统集成得多,西南地区位居档案管理、后勤管理系统与门户集成度最高,如图5所示。

图5 校园信息门户所集成的服务系统(地区分类)

门户网站提供的内容首先以公共信息与公共服务为内容重点,提供搜索引擎的比例最高,占91.56% ;其次是新闻占81.01%,网络接入占59.49%,电子商务占37.13%;占30%以下的是免费邮箱、免费网页空间、网络游戏、影音资讯、网络社区等,如图6所示。

与2011年的数据相比较,门户系统提供校内搜索引擎的比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从37.3%变为91.56%,超越新闻和免费邮箱,成为门户最主要的功能,网络游戏从0.9%提高到9.7%,说明游戏不再受到高校大力排斥了。

对三类学校进行比较,211高校除了电子商务以外,在所有其他方面均表现突出。高职高专门户系统的电子商务功能要强于211高校和普通高校。普通高校提供网络游戏的超过211高校,如图7所示。

图6 学校门户网站提供的内容

图7 学校网站提供的内容(学校分类)

不同地区门户所提供的内容差异不大,华中地区的高校提供搜索引擎、网络接入和电子商务内容最多,华南地区提供新闻、免费空间和网络社区功能的高校为多,东北地区提供电子邮箱的高校多,西南地区高校会提供影音资料,华东地区有相对较多高校提供网络游戏,如图8所示。

数据共享与交换机制

图8 学校网站提供的内容(地区分类)

数据共享是信息化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数据共享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的教学、科研、管理、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工作。

公共数据库或数据交换系统

被调查学校中不到一半(37.5%)的学校建立了校园公共数据库或数据交换系统,其中211高校中有85.71%建立了校园公共数据库或数据交换系统,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分别各有62.1%和33.33%建立了公共数据库或数据交换系统,在建立校园公共数据库或数据交换系统方面,211高校要明显好于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如图9所示。从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只有不到50%(48.28)的学校建立了公共数据库,而华南地区建立数据交互系统的高校比例最高,达到80%,如图10所示。

图9 建立公共数据库或数据交换系统的学校(学校分类)

图10 建立公共数据库或数据交换系统的学校(地区分类)

图11 被共享的数据种类

图12 被共享的数据种类(学校分类)

与2011年的数据相比较:除了高职高专,和2011年的比例持平以外,211院校和一般全日制高校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其中211院校建立公共数据库的比例由65.88%提高到85.71%,一般全日制高校由40.69%提高到62.1%。

图13 被共享的数据种类(地区分类)

与2011年的数据相比较:所有地区建立公共数据库的比例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华南地区表现突出,由39.29%变为现在的80%。

在计算中心提供的服务方面。从学校类别来看,211类院校在几个主要的服务方面都位居榜首,存储服务100%,高性能计算94.64%,视频资源82.14%,大数据网络传输75%,都明显高于其他类别的院校,但在网格计算和服务器托管方面都低于一般全日制高校和高职高专类院校。从地区来看,华中地区整体来说表现突出,而且在存储服务方面达到了100%的服务覆盖。

被共享的数据种类

已被管理系统共享的数据有学生信息、教职工信息、科研项目信息、公共资源信息以及其他。其中被共享最多的是学生信息,占64.14%;其次是教职工信息,占61.6%。如图11所示。

对三类学校进行比较,发现211类学校更重视学生信息、教职工信息和科研项目信息的共享,在公共资源信息上,三类学校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差别,对公共资源信息的关注度基本一致,如图12所示。

从地区来看,华北地区更重视教职工信息的共享,学校比例占88.57%,远高于其他地区,在学生信息的共享方面,华北地区(74.29%)也只略低于西南地区(75%)。西北地区在信息跨系统共享方面与其他地区差距明显,这也许与该地区应用系统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有关,如图13所示。

猜你喜欢
公共信息门户数据库
关隘:要道门户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新时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基于内外网门户系统的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舟山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与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数据库
交通运输公共信息服务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