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平万顷浪 沧海变大港浙江临海头门港区开发纪事

2015-12-24 05:16嵇哲李建兵林泯均
地球 2015年1期
关键词:临海临港港区

文嵇哲 李建兵 林泯均

2014年12月26日,浙江台州中心枢纽港——临海头门港区正式开港。

60年前,张爱萍将军坐镇头门岛,指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强攻,赢得了一江山岛战役胜利。

60年后,在这个海岛、这片海域、这条海岸线上,台州人民打响一场前无古人、盛况空前的“主攻沿海”战役,演绎了一则沧海变桑田的传奇。

经过十年多的艰苦奋战,头门港区终于迎来历史性时刻。这标志着海域面积1819平方公里的临海市结束了无海港的历史,正式迈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第一步,从此挺进大海,走向世界,千年古城新崛起有了新的奋斗目标。

这同时意味着浙江省级海洋资源开发建设投融资平台——浙江省海洋开发投资集团公司控股管理的首个重大涉海新建项目开花结果,从工程建设为主转入工程建设与港口运营、城市开发并重的新阶段。

头门港开港是推动浙江海洋经济南翼发展的重要举措,必将为助推台州地区经济发展,带动浙中、浙西等内陆腹地的经济建设,并对整个浙江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谋划:东方大港 求之若渴

21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千百年来,人类逐海而居,临港集结。放眼全球,当今世界35个国际化大都市,有31个依港而兴。

“台州地阔海溟溟,云水长和岛屿青。”浙江台州海岸线漫长,岛屿众多,台州人对大港口求之若渴,期盼已久。

20年前,台州撤地设市、异地建市一个根本性的依据就是椒江有个海门港,希望能够以海门港为依托建立中心城市。然而,由于海门港水深条件差、淤积严重,1.5万吨级船舶都要候潮进出港,与人们期望中的大港口相去甚远。而后,决策者们又把目光投向大麦屿港。大麦屿港虽有建设深水良港的优势,但受制于陆上长期无高速公路与甬台温高速连接,竞争优势相对弱化。

很多有识之士望洋兴叹:台州的大港在哪?

2003年2月,台州航海学会向台州市政府呈送了“抛筑拦海大坝,开发头门诸岛”的考察评估报告,“头门港”正式进入决策者们的视野。

经过详细的调研,临海市委市政府决心“举全市之力,建设头门港”。2007年3月,成立台州港临海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次年3月,成立台州港临海港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全面拉开建设头门港序幕。

2004年7月20日,临海市政府主持召开临海港区岸线利用及相关专题研究评审会,邀请了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国家级设计大师等11位知名专家参加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临海港区具有建设深水良港的条件。2009年12月24日,头门北侧建港论证汇报会召开,交通部规划院有关专家汇报了头门北侧建港论证工作成果,认为头门北侧建设20万吨级的航道、码头,技术上是可行的。建设头门大港开始从初步论证转到深化规划、着手报批阶段。

2011年2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头门岛被定位为 “港口物流岛”,成为浙江重点建设的深水港区和重要的能源资源储运基地。

从地图上看,头门港居浙江沿海中部、台州沿海的几何中心。头门岛地处我国南北航线与长江航线“T”型黄金交汇点,距国际主航道仅13.5海里。作为台州中心枢纽港区,头门港区既是海门港区的外延,又能承接宁波港、温州港的辐射与转移,还可为金华、衢州、江西等内陆腹地的内外贸物资流转提供服务。

根据浙江省政府2013年3月批复的《台州港临海港区头门作业区总体规划》,头门港区用海面积114.6平方公里,其中造陆面积101.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3.5平方公里。头门岛附近自然水深8~12米,规划码头岸线总长约28.7公里,可建设各类生产性泊位84个(其中20万吨级2个,7~10万吨级4个,5万吨级48个,万吨级30个),年设计吞吐量1.61亿吨。远景预留发展区岸线35.1公里,围海造陆91平方公里。可发展石油仓储、能源储运、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港口物流等临港产业。

围绕头门港区,目前已建成甬台温铁路、甬台温高速公路、台金高速公路东延线、83省道(临海—杜桥)、椒江二桥、74省道南延线等,开工建设甬台温高速复线、83省道(杜桥—白沙)等项目,即将建设台金铁路头门支线,为港区发展构筑了较为完善的集疏运网络。内河则有椒江、金清两大水系和温黄、椒北六条干线航道及众多支线航道,形成相对完善的水陆联运、江海联运、水水中转的全方位集疏运网络体系。台州机场、宁波机场、温州机场毗邻头门港区,构筑了相对便捷的空中交通支撑。

台州市委书记吴蔚荣多次提出:头门港区拥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广阔的内陆腹地,开发前景广阔,加快头门港开发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战略意义。头门港区必将成为台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浙西经济低碳走廊的出海口。台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把头门港定为“台州的中心港”,把头门港放在更大的版图、更大的格局上去考虑、去建设。

这样一个大港口,已不仅仅是临海的港口,更是台州的港口、浙江的港口。

台州市市长张兵认为,头门港是承载着台州腾飞梦想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头门港区是台州沿海经济的“发动机”和龙头,没有完备的港口功能就难以带动沿海经济发展。在头门港建设中,要充分注重港口建设、临港产业、城市系统的协调发展,突出港口牵引、港产支撑、港城配套,强力推进“港产城”一体化。

台州市委常委、临海市委书记柯昕野表示,临海将以头门港开发为突破口,建设大港口、打造大平台、发展大产业、构建大交通。2014年实现头门港开港,中期到2020年,建成10万吨级码头和临港产业城,实现口岸开放;远期在头门岛北侧建成20万吨级深水泊位,港、产、城联动发展,努力把头门港打造成为全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基地、重要的能源资源储运基地,实现千年古城新崛起。

建设:政企合作 同心攻坚

围海筑堤,依岛建港。2009年7月9日,临海市与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开始商讨合作建港事宜。经过历时一年多,60多轮商谈,2010年11月18日,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台州市、临海市三方正式签约,合作开发头门港及临港产业平台。

2011年4月25日,浙江头门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提出“奋战三年,建成五大工程,实现头门港开港”的奋斗目标。

头门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中心主任助理方兴龙从2011年9月就开始长驻头门岛,是第一批上岛的建设者。刚到岛上,没水没电,第一顿饭后,30多个工人就有24个病倒,只因喝不惯岛上的水。打手机要爬上山头,才有一格微弱的信号。在岛上洗澡一直是奢望,蔬菜一般3~5天从岸上运送一次,除了施工项目部的人员和少数留守老人,岛上很少有人烟出没。白天工作强度大,饮食条件一般,晚上睡觉更是苦不堪言,被褥潮湿、夏季没电,有时候为了赶工程进度连夜加班,岛上机器轰鸣,根本无法入睡。

生活上的艰苦还能克服,施工中的困难却让人挠头。跨海大桥项目部副经理叶以挺说,海面施工风急浪高,平时一个月里6级以上的大风天就有20天,8级风也占了有一周时间,更不要说台风来袭。碰到台风天,光调度30艘工程船避风的费用就达两三百万元。为了安全生产,他们努力做到百密无一疏。

2012年8月,跨海大桥先后受到双台风“苏拉”、“海葵”侵袭,尤其是“海葵”正面侵袭台州,最大风力达到15级以上,对工程建设造成一定经济损失,但是船舶、人员及时撤离,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在台风活动频繁的7、8、9三个月,头门港三大建设工程不仅施工安全有序,还创下了自工程开工以来单季最快速度。

在头门港建设过程中,集中了国内最顶尖的人才、最尖端的设备和最先进的管理模式。

跨海大桥工程专家组共有9名专家,全部为教授级工程建设技术专家,其中一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海上施工环境比河港施工环境更为复杂,地质条件的不可预测性更大,有了这个专家组,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就会有妥善的解决办法。

建设顺利推进的背后,同样离不开管理模式的创新。头门港公司引进了浙江省内交通建设领域中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的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并采用创新灵活的BT(建设—移交)建设管理模式,一方面减轻了公司融资和建设管理压力,另一方面又能保证项目建设的有效开展。

正是因为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了诸多创新,头门港建设创造了令人瞠目的“头门港速度”。

自2013年3月28日打下第一根钢管桩沉桩以来,岛上码头工程正式拉开建设序幕。港口各项配套工程规划、建设、竣工、验收,进度有条不紊……

2014年6月24日上午,全长5.71公里的临海头门港跨海大桥全线贯通,标志着头门岛与陆地实现联通;

同年10月17日,疏港公路正式通车,码头一期南围堤工程、码头主体结构及引桥工程交工验收码头后方陆域已形成;

到11月14日,堆场、港务公司办公楼、调度楼完成交工验收,门机通过验收;

到11月21日,通航安全检查完成验收,并对外公布航道、锚地……

12月15日,台州市港航局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经营许可证》送达头门港,标志着头门港正式具备港口经营的软硬件各项条件。

为整合资源,理顺体制,加快头门港建设步伐。2013年12月25日,临海头门港新区挂牌成立。2014年8月初,浙江省海洋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9月30日,浙江省海投集团收购浙江头门港投资开发公司51%股权,并承接头门港项目的开发建设。这标志着浙江省海投集团正式从浙江省交通集团手中接过了头门港建设开发的接力棒。

未来:以港兴市 产城联动

从规划图上看,头门港就像一只巨型的机械抓手,伸向蓝海准备“掘金”。

优越的区域位置和港口资源,几万亩可供开发的土地,延伸的内地有广袤的空间,全方位的集疏运网络,以及强大的产业支撑。这六大综合优势,使新区成为临海市招商引资的一块热土。

“以港口为龙头、以产业为核心、以平台为支撑、以新城为依托,未来的头门港新区将成为海洋经济示范区、创新转型先行区、生态宜居新城区。”临海市委常委、临海头门港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林先掌说。

“围海造田,以精卫志凝风水宝地;高屋建瓴,用愚公心筑吉利车城。”距离头门港一箭之遥的北洋区块,浙江豪情汽车迁建项目宣传标语异常醒目。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第一家落户临港产业城的大型企业,经过两年多建设,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明年就能建成投产。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徐晓峰算了一笔账:“吉利现在不少出口中东和南美的车都要先运到宁波或者上海的物流码头。安家头门港区后,就可直接从家门口上码头,仅一辆车的运输成本至少能节省两三百元。”

吉利汽车的配套企业——台州博麦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也在头门港新区拿下了80亩土地。在企业负责人蔡华荣看来,港口建成后,博麦公司从国外进口的钢材就可以直接从头门港上岸,进车间生产汽车车身,后期的运输都在新区范围内完成,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头门港作为产业港,将重点发展带动力强、工艺先进、技术高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港口物流、医药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和海洋生物、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2014年8月22日,临海市政府与华电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9月30日,浙江省海投集团与浙江省交投集团完成头门港公司股权转让,为头门港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产业风生水起,住宅小区、学校、医院等生活服务设施同步跟进。“新区不仅仅是生产制造业基地,还应成为企业总部基地与产业孵化中心、研发中心。”头门港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认为,依水绕城的良好生态环境,完全可以打造成浙江沿海知名的创业投资中心、商务服务区和休闲居住地。

坚持规划引领,引进大项目、建设大平台、发展大产业、打造新城区。目前,《头门港新区总体规划》《头门岛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头门港产业发展规划》《临港新城启动区块城市设计》等陆续编制,将高起点推进港产城联动发展。

业在港边兴,城在港中立。头门港新区临港新城规划总面积18平方公里,由白沙湾、中心区和金沙湾三大区块组成,与台州市区隔江相望,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与台金高速公路在此交汇,规划中的台金铁路直达港区,临港新城由此融入国家沿海交通一体化网络。83省道复线、74省道、椒江二桥的建设大大缩短头门港新区与外面的时空距离。

头门港新区将依托白沙湾“一池三山”的自然景观,营造拥有连绵沙滩和清澈海水特色的海滨公园,构建“山—城—湾—海”的特色城市空间。

新兴的头门港已扬帆启航,在未来的东海岸畔必将更加璀璨夺目。

猜你喜欢
临海临港港区
临海余丰里民宿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临港新片区开拓上海发展战略空间
临海不完全折腾指南
港区使命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港区文化牌
剪纸作品
港区故事
Self-improvement on Classroom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