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沙门氏菌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2015-12-25 07:51仝伟建杨晓楠李羽翡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0期
关键词:沙门氏菌

仝伟建,杨晓楠,段 鹏,李羽翡,傅 雷

(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甘肃兰州 730030)

一次沙门氏菌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仝伟建,杨晓楠,段 鹏,李羽翡,傅 雷

(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甘肃兰州 730030)

摘要[目的]考察实验室对沙门氏菌的检测能力。[方法] 按照GB 4789.4-2010 对标号分别为1#、2#、3#、4#、5#的5组样品进行检测,并对阳性菌进行了分型。[结果]试验得出,供试的 1#~5#样品中1#菌为鼠伤寒沙门氏菌,2#为蒙得维的丽沙门氏菌,3#为阿贡纳沙门氏菌,4#、5#样品均为非沙门氏菌。[结论]通过此次能力验证,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检验能力得到了有效验证,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沙门氏菌检测技术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

关键词沙门氏菌;能力验证;盲样考核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种类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微生物检测能力验证是实验室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其结果直接关系到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所为了验证全国承担国家抽检任务的微生物实验室对沙门氏菌的检测能力而进行了这次能力验证。笔者按照国家标准GB 4789.4-2010 对标号分别为1#、2#、3#、4#、5#的5组样品进行检测,并对阳性菌进行了分型。通过此次能力验证,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检验能力得到了有效验证,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沙门氏菌检测技术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菌株来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食品化妆品检定所发放的能力验证菌株(冻干粉)。

1.1.2主要试剂。缓冲蛋白胨水(BPW)、四硫磺酸钠煌绿(TTB)增菌液、亚硒酸盐胱氨酸(SC)增菌液、亚硫酸铋(BS)琼脂、HE琼脂、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XLD)琼脂、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三糖铁(TSI)琼脂、沙门氏菌生化鉴定试剂盒、沙门氏菌诊断血清、沙门氏菌阳性菌株CMCC(B)50115等,购自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均经过验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1.2方法

1.2.1检测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4789.4-2010沙门氏菌检验,对标号分别为1#、2#、3#、4#、5#的5组样品进行检测,同时设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

1.2.2前增菌(按照盒内付作业指导书进行)。在生物安全柜内无菌操作打开西林瓶,加入1 ml的BPW,振荡使冻干菌球融解,用吸液器将其加入到灭菌的试管中,然后再用BPW冲洗西林瓶3次,每次1 ml,将润洗液转移到试管中,最终试管中的BPW总体积为10 ml。同时接种沙门氏菌菌株做阳性对照。放入到36 ℃培养箱中,培养18 h。

1.2.3增菌。按照GB 4789.4-2010进行。

1.2.4分离培养。将增菌液分别划线到BS平板、HE平板、XLD平板和沙门氏菌显色平板上。

1.2.5生化试验。从各平板上分别挑取5株可疑菌落,接种到TSI上,同时接种营养琼脂平板,并做革兰氏染色。

从营养琼脂平板上挑取菌落,分别接种到蛋白胨水、pH 7.2尿素琼脂、氰化钾。

按照GB 4789.4-2010中5.5规定的方法进行血清学鉴定。

2结果与分析

2.1分离培养由表1可看出,1#~5#样品中除4#、5#在显色培养基平板上不符合,其他都符合沙门氏菌的特征,继续生化试验[1]。

2.2生化试验结果细菌在各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及革兰氏染色结果见表2。由表2得出,5#样品为非沙门氏菌,革兰氏染色不能排除任何样品[1]。

细菌各生化反应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得出,1#、3#样品为典型的沙门氏菌;2#样品为沙门氏菌个别变体;4#样品为非沙门氏菌,也进一步确定5#样品为非沙门氏菌[1]。

血清学凝集结果见表4,对照GB 4789.4-2010附录B得出:1#样品菌为鼠伤寒沙门氏菌,2#样品为蒙得维的丽沙门氏菌,3#样品为阿贡纳沙门氏菌。

3讨论

微生物实验室能力验证是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一种手段,可以保证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在接到样品后应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尽快制定详细的检验方案。规范操作,熟悉各培养基的特点和沙门氏菌的生长特性,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防止阳性对照污染其他样品,及样品间相互污染,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表1 细菌在各平板上的生长情况

表2 细菌在各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表3 细菌各生化反应结果

注:“+”为有反应,“-”为无反应。

表4 血清学凝集结果

沙门氏菌为鞭毛菌,所以要求分离用的平板都要吹干表面的水分,防止沙门氏菌在较为松软的培养基上通过鞭毛进行运动,导致很难分离到单个菌落。显色培养基对于细菌的鉴定更加直观,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检验时间,再结合生化试验,可以很快地得出结果[3]。此次能力验证不仅要求确定阳性菌株编号,还要求具体分型到某种菌。菌种经培养或传代后,鞭毛2抗原易丢失或被抑制,会导致血清凝集呈假阴性,需反复位相变异诱导,才能得到准确结果,否则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1#、2#、3#样品在做血清学凝集试验时,由于H抗原第1相的强阳性,导致H抗原第2相不凝集,试验对H抗原第2相进行了位相变异诱导,才出现凝集现象[4]。

加强微生物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5],缩小各个实验室的检测水平的差距,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沙门氏菌检验:GB4789.4-201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2] 宋金卿.盲样菌株微生物室间质控方法探讨[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0,4(9):542.

[3] 马永,张温玲,林真,等.两种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在水产品检验中应用比对研究[J].广东化工,2013,40(5):50.

[4] 朱超,许学斌.沙门菌属血清型诊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28-49.

[5] 施永凤,邓志新.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质量盲样考核结果分析[J].检验与诊断,2014,8(5):68.

中图分类号TS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5)30-225-02

作者简介仝伟建(1983- ),男,山东金乡人,中级兽医师,硕士,从事食品微生物检测研究。

收稿日期2015-09-14

Analysis of Salmonella Detection Capacity Verification Results

TONG Wei-jian, YANG Xiao-nan, DUAN Peng et al(Gansu Food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Lanzhou, Gansu 730030)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in laboratory. [Method] According to GB 4789.4-2010, the samples of 5 groups of 1#, 2#, 3#, 4# and 5# were detected, and the positive bacteria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est samples, bacteria 1# is Salmonella typhimurium, 2 # is Lisa Salmonella montevideo, 3# is Salmonella agone, 4# and 5# are Non Salmonella. [Conclusion] Through this capacity verification, testing capabilities of microbiology testing laboratory of Gansu Food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have been effectively verified, laboratory management level and Salmonella detec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effectively improved.

Key wordsSalmonella; Capacity verification; Blind sample evaluation

猜你喜欢
沙门氏菌
肉牛沙门氏菌病病原学、发病及诊断技术研究
鱼粉中沙门氏菌杀灭方法的研究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一发热待查病人血液中分离出伤寒沙门氏菌
兔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报告
MSL抗菌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预防作用
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蔬菜检测中的应用
四种方法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比较
商品肉鸭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热胁迫下沙门氏菌亚致死规律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