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凤敏带着爱去处理每一起交通事故

2015-12-25 00:47本刊
福建人 2015年7期
关键词:交通肇事中队交通事故

肖凤敏组织交警中队进行交警事故简易程序处理培训。

肖凤敏,1966年生,南平市公安局延平分局交巡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负责人,三级警督;先后处理和调解大小交通事故3000多起,没有接到一封投诉信,连续10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获福建省“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肖凤敏是南平市公安局延平分局一名普通的交通警察。他最喜欢看足球比赛,但自从干上了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多年来就没看过几场完整的球赛。终日忙忙碌碌,他最大的奢望,是能够美美地睡上一觉。

“苦活累活”的专业户

2012年3月4日下午2时55分,距南平市区20公里处,一外地大货车侧翻后撞入民房。此时,肖凤敏刚处理完一起事故从现场回来,午饭都还没吃完。接警后,他立刻放下碗筷,与同事驱车奔赴现场。

在事故现场,只见大货车车头凹陷,驾驶员和随车乘员被挤压在车头,动弹不得,一个人眼珠被挤突出,另一个人则头颅破裂,汩汩淌血,情况十分危急。

见此情景,肖凤敏临危不乱,采取果断措施,硬是手搬、棍撬,用千斤顶撑开汽车扭曲部件,经数次努力,才将重伤昏迷的伤员从夹缝中救了出来,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医生说:“这两位伤员要是抢救不及时,绝无生还的希望。”

除了是一名交警,肖凤敏还是事故处理中队的负责人。

作为中队的领导,凡有重大事故,都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积极抢救伤员,认真勘察现场,回到大队后,又忙着接待伤者家属、做笔录、调查事故原因等。

“122”工作,用民警们的话说,是一项整天令人“提心吊胆”的工作,时刻肩负着救急抢险、疏导堵塞、处理事故、打击犯罪的使命。轮到正班,必须24小时值班,食宿均不得离开队部,副班要备勤待命,时刻保持通讯畅通,随叫随到。饭吃一半、澡洗一半、发理一半被“呼”出警的事数不胜数。尤其在冬季夜间,刚处理完一起事故回来,才脱完衣服刚准备躺下或洗澡洗到一半,电话又响了,简直“折腾”人。

肖凤敏在检查出事车辆的状况。

肖凤敏经常用“时间就是生命”来鞭策自己,有时他甚至一天连续接警11起。平时,他还经常加班加点,顶班替岗,要是遇到比较棘手的案件,有时连着半个月都没能休息一天。

虽然如此忙碌,肖凤敏却从不发脾气,总是一笑了之,被同事们誉为“最没脾气的人”。他不吸烟、不喝酒,更不接受任何当事人吃请,力求干干净净、透透明明地办案。17年的交通事故处理生涯,处理和调解过大大小小3000多起事故不说,最关键的是,他没有接到过一封投诉信。中队如果来了新民警,也全由他“传帮带”,他几乎成了中队里“苦活累活”的专业户。

入警23年,长期在基层一线,一年365天都忙于接处警、处理事故、“追逃”,经常夜不归宿,无规律的作息导致他1.82米的个头,只有60公斤的体重,身体也变差了,总是感冒,但他对此并没有埋怨。

他说:“我是幸运者,1989年最后一批从企业考干进入交警队伍,我珍惜这份工作,不求有名,只求更好。”

“拼命三郎”也曾动摇过

虽然肖凤敏一直兢兢业业,但他并非铁人,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他迷茫过,也曾想过退却。肖凤敏说,一位同事的牺牲,曾经动摇过他的内心。

那一天,在辖区的一处路面,一辆渣土车翻倒,不巧正掉进一起车祸的事故现场,当时与肖凤敏同中队的另一名交警康建泉正在现场勘察,整个人被渣土车上的渣土掩埋,当场身亡。

肖凤敏对此事印象极深,因为当天他押解一名嫌犯到看守所,原想叫康建泉一同前往,但看到康建泉正为一起事故做笔录,转而叫了另外一名同事。

但就在就在押解的半途中,他接到电话,康建泉牺牲了。他赶紧先叫随行的同事开车赶到事发现场,自己在路上拦了辆小车去了看守所。把嫌犯送进看守所的一刻,他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涌了出来。

这件事情给中队不少民警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肖凤敏也不例外。

在康建泉牺牲之后,他才意识到,他们也需要心理上的疏导。每次处理完事故现场,怕低落的情绪影响妻子和孩子,他都会找自己的妹妹倾诉。

直到后来的一天凌晨,南平闽江大桥上,一位骑摩托车的17岁孩子出事故身亡,其后孩子的父亲来到中队,肖凤敏出来接待,和孩子父亲聊了起来。

肖凤敏告诉对方,处理交通事故的压力太大,很想换个工作岗位。那位父亲反而鼓励他说:“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不做了,谁还来接待我们这些人?”

这句话直击肖凤敏的内心。肖凤敏说,那句话令他放弃了换岗位的念头,找回了多年来坚持的东西。

“他对交通事故的受害者有一种深深的爱,他就是带着这种爱去处理每一起交通事故。”南平交巡警支队相关领导提到肖凤敏,如是评价。

没救到伤者,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交通肇事造成受害者死亡、受伤,肇事者却逃之夭夭,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

面对受害者家属的泪水和无助的目光,他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发誓不管到天涯海角,一定要将交通肇事逃逸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处理交通事故数千起,肖凤敏已经不清楚救过多少人,但一次没能救活车祸中伤者的经历,是他多年来无法释怀的痛。

“最遗憾的事情也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肖凤敏对2001年发生的一起事故仍记忆犹新,连那起车祸的车主叫林天生他都记得十分清楚。

肖凤敏为中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培训。

事故就发生在南平国道205线,当时林天生开的大货车侧翻,滚下了路边20多米深的山崖。林天生整个人被甩出驾驶室,货车车头正好压在了他的脚上。

肖凤敏接到报警马上赶到现场,由于没有救援通道,他帮医生、护士背着急救箱,徒手抓着边缘带有锯齿的杂草,沿一处山崖的斜坡下到崖底,手掌被割出了一道道伤口。

“家里还有一个1岁大的孩子等着我,警察你一定要救救我。”被压在车下的司机下半身鲜血淋漓,向肖凤敏发出痛苦的求救声。

“你放心,我一定会救你。”医生和护士围成一圈,给伤者现场进行输液,肖凤敏一边安慰着司机,一边用手举着吊瓶,等待消防官兵到场。

“那一刻,我坚信能救下他。”肖凤敏回忆道。消防官兵很快赶来,他和消防官兵合力将司机救出,并立刻送往医院。

可是不久,他却接到一个噩耗,司机因伤情严重,在送往医院的途中离开了人世。“接到消息,我整个人都懵了,以为能救到他,可是很遗憾,他走了。现在我时常还在想,当时是一名过路人发现车祸后报的警,如果有人能早一点发现车祸,救助及时,他或许能活下来。”谈及此,肖凤敏把头转向一侧,眼中已噙满泪水。

让事故当事人少流血,让死难者亲属少流泪

多年来,肖凤敏参与了延平区几乎所有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工作,他的“追逃”足迹遍布全国五省十七市,亲手抓获交通肇事逃逸犯罪嫌疑人33人。

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用真情抚慰着一颗颗因交通事故而遭创伤的心,让无数个在交通事故中付出沉重代价的受害者家属从悲痛中走出来。

无情的车祸掠夺了无数家庭的欢乐,面对一起起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及其家属,面对一张张痛苦无助的脸,肖凤敏常动恻隐之心。

有一次,一位在石狮打工的江西旅客,在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中身亡,其姨夫在办理后事时,所带的钱仅够火化的费用,连回家的路费都没了,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肖凤敏知晓后十分同情这位身在异乡、举目无亲的外地人,从口袋中掏出300元递给他。那位中年汉子感动得连声道谢,事后还专程送还了这300元钱。

肖凤敏处理事故总是将心比心,尽可能地体谅事故当事人的心情,从不对当事人发脾气,调查取证时和言细语,处理事故中尤其注意对方的感受。

为了避免事故当事人起疑心,肖凤敏坚持做到“三个不”:一是不接受当事人任何形式的吃请;二是不在家里和当事人谈公事;三是办案期间不接任何说情电话。

但有一次,他却破了例。那是他在处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的时候,死者的父亲给他递了支烟。从不抽烟的他本能地拒绝了,可就在那一瞬间,他从老人僵硬的表情中看到了忧虑。为了让悲伤中的老人安心,他转念又接下了那支劣等香烟,并违背心意点燃了它。

由于他办案公正透明、程序清楚,很少出现当事人给他送礼、送红包的事情。大队也从来没有接到有关他吃、拿、卡、要和收受好处等不廉政的投诉。

在肖凤敏的座右铭里有这样一段话:“身穿这身警服,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让事故当事人少流血,让死难者亲属少流泪。”这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就是这样实践着他的人生信条,用真情让无数历经伤痛的心灵重新建立起面对生活的勇气。

链接

自1998年调到事故处理中队至今,肖凤敏挽救了数百名事故伤者的生命。作为专案组骨干,他参与侦破辖区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33起,被称为“交通肇事案件侦破能手”。

2013年1至3月,公安部部署在全国开展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集中侦破行动,延平分局集中交警、刑警、派出所等优势警力开展破案会战。

“逃逸必追,命案必破。”肖凤敏作为专案组的骨干,与同事一起克服现场遗留物证少、无目击证人、调查难度大等困难,缜密分析,加大排查,昼夜奋战,连续侦破“2012.6.13”“2013.2.6”“2013.2.15”三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延平辖区2012年以来造成人员死亡的未侦破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全部告破。

2013年2月15日,延平区316国道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女子被撞身亡,肇事车辆逃离现场,现场遗留物非常少。肖凤敏带领民警奔赴漳州、福州等地进行走访排查,33天连续奋战,行程数千公里,对全省3400多辆嫌疑车型进行全面排查,最终锁定嫌疑车辆,将犯罪嫌疑人杨某成功抓获。

通过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自己的潜心摸索,肖凤敏成为闽北交警队伍中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行家里手。辖区发生逃逸案件,领导总是指定他参加专案组;外出“追逃”,大多也是由他带队。

由于公安经费有限,他带领民警到外省“追逃”,乘车、住宿、吃饭都是能省就省,什么最便宜就选什么,回到家里自己看上去倒更像个“逃犯”。但在他看来,只要能为事故受害人讨回公道,让违法者得到应有的制裁,自己受点苦算不了什么。

猜你喜欢
交通肇事中队交通事故
对上下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的思考
我热爱的中队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预防交通事故
在什么情况可以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我爱我的中队
一起高速交通事故院前急救工作实践与探讨
交警部门尚未处理时外逃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从交通肇事犯罪案件居高不下看刑法第133条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