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月洲村比桃花源更美

2015-12-25 00:58张柏芳
福建人 2015年7期
关键词:钓台永泰沙洲

本刊记者 张柏芳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是世人梦寐以求的居住地。而永泰县西南部大樟溪畔,一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小村落——月洲村,有着更为传奇的过往。

“月洲”之名源于一条倔强而又任性的小溪。它从大山中蜿蜒而下,穿过村庄留下一汪碧绿的深潭。可能是因为对这个美丽的地方留恋不已,它方向一转,又折回头,将沙洲画成一弯玄月的模样,而后一路向南,奔入大樟溪。

村子旁的山上遍种桃树,山便被称为“桃花山”;春日花瓣飘落,铺满溪流,小溪便被称为“桃花溪”。

月洲村300多户人家中,张姓占了四分之三。村里有一座张氏宗祠,祠堂里的老人总是乐此不疲地向外人讲述村子的起源,那是一个唐朝版本的桃花源传说。

唐末,梁国公张睦的次子张膺、三子张赓看不惯官场倾轧,弃官归隐,携家眷自福州迁到永泰。不久后的一天夜里,张膺梦到神仙指点他迁至一处“桃花流水、环绕沙洲”之地。他把这个梦告诉了弟弟,张赓大为惊讶,兄弟俩便择日携家人沿大樟溪而上,寻至沙洲中择地而居,在此安居乐业,传承千年。

唐末以后,张家人才辈出,如海峡两岸居民笃信的道家神明张圣君、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张元幹等。北宋时期,张氏后人还有过“父子六人六进士,祖孙三代十八官”的科举传奇,让人不由啧啧称奇。

从月洲村走出去的张氏子孙,如今在世界各地已繁衍至300万人。每年农历八月初十,各地张氏宗亲派代表回村祭祖,是村中一年一度的盛事。

▲如今,桃花山上以种植李树为主,兼有竹、桃、青梅等植株。暮春时节,李花如雪,漫山遍野,偶尔夹杂早开的桃花,美如画卷。

▲月洲村村口,榕树、樟树、枫树三棵百年大树呈“品”字相望,它们根系交错,枝叶相连,遮天蔽日,本地村民称之为“三仙树”。

▼春日的午后,梨花伴着桃花纷纷飘落,铺满小径,伴着农夫来来往往的脚步,仿佛歌唱着古老的歌谣。

▲桃花溪造就了如今的月洲村,养育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也同它一样,坚韧、执著。

蛰龙潭石刻

▼蛰龙潭尾有一个自然而成的岩石平台,下是潭水,上是崖壁,壁上古藤垂挂,细竹丛生,上刻斗大“钓台”二字,传为张肩孟退官归隐后“钓闲”之所在。今人坐在钓台边,仿佛能看到当年的张公,孑然独坐,心如止水,一如他诗中所写“朝野太平多乐事,江湖潇散一闲人”,何等逍遥。

村中横跨桃花溪的卢川桥静静屹立,弯如弦月的拱桥同它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一起,如同一只守望千年的眼,阅尽了月洲的浮华与沧桑。

猜你喜欢
钓台永泰沙洲
盘点使用并继竿时与“坐”相关的装备
北美蓝莓落户永泰
无题(5)
心海浪花
台专家探访永泰庄寨
中央红军留在沙洲村的“红军书”
峰巅枯树(外二首)
海之歌
桑榆唱晚钓台村:记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钓台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梁子安
“严陵钓台集”的兴盛与文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