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鲜食玉米苏科糯3号鲜果穗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

2015-12-26 01:08赵文明,陈艳萍,郑飞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2期
关键词: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对鲜食玉米苏科糯3号鲜果穗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

赵文明, 陈艳萍, 郑 飞, 孔令杰, 张美景, 袁建华*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4)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苏科糯3号鲜果穗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5.25万、6.00万、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对苏科糯3号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明确以收获鲜穗为目的的苏科糯3号在南京周边地区春季种植的适宜种植密度。[结果]玉米鲜果穗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现出向下的抛物线趋势;株高、穗位高、倒伏率、空秆率、秃尖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双穗率、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单穗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在兼顾总体鲜穗产量和商品品质的基础上,苏科糯3号在南京地区春季适宜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

关键词种植密度;苏科糯3号;鲜果穗产量;商品品质

中图分类号S513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5]339);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CX(12)2032)。

作者简介赵文明(1980- ),男,河南周口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鲜食玉米育种工作。*

收稿日期2015-06-03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Fresh Ear Yield and Commodity Quality of Fresh Eating Waxy Corn Variety Sukenuo No.3

ZHAO Wen-ming,CHEN Yan-ping,ZHENG Fei,YUAN Jian-hua*et al (Institute of Food Crops,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jing,Jiangsu 210014)

Abstract[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the fresh ear yield and commodity quality of fresh eating waxy corn variety Sukenuo No.3.[Metho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5.25×104,6.00×104,6.75×104,7.50×104,8.25×104 and 9.00×104 plants/hm2) on the fresh ear yield and commodity quality of Sukenuo No.3 were studied to clear its suitable planting density in surrounding area of Nanjing in spring by the purpose of harvesting fresh ear.[Result] Yield of fresh ear showed downward parabola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in planting density.According to planting density increased,plant height,ear height,lodging rate,no ear plant rate and barren tip were increased,while double spike rate,ear length,ear diameter,ear row number,kernels per row,100 grain weight and single ear weight were decreased.[Conclusion] In order to obtain high fresh ear yield and better commodity quality,the best planting density of Sukenuo No.3 was 67 500 plants/hm2 in spring of Nanjing.

Key wordsPlanting density; Sukenuo No.3; Fresh ear yield; Commodity quality

鲜食糯玉米因其营养保健,风味独特,适口性好而成为农产品的新宠,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激增,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糯玉米年种植面积已达到66.7万hm2以上。近年来,江苏省糯玉米种植面积达10万hm2以上,已发展成为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

密度是影响鲜食玉米产量和商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以穗鲜销售为目的的糯玉米生产不仅要考虑产量的高低,而且应更加注重果穗的商品品质。密度过高,会导致鲜果穗产量和商品品质降低;密度过低,鲜果穗商品性好,但难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3]。只有在适宜的种植密度条件下才可兼顾产量和果穗的商品品质,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苏科糯3号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早熟彩色甜糯型鲜食玉米,具有糯性强、甜度适中、口感好、抗逆性强、综合农艺性状好等特点,适宜在江苏及周边地区种植。该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苏科糯3号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明确以收获鲜穗为目的的苏科糯3号在南京周边地区春季种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推广和提高种植效益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供试材料为苏科糯3号糯玉米,由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提供。试验于2014年春季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动物科学试验基地试验田进行。

1.2试验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设置6个密度处理:5.25万、6.00万、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小区行长6 m,行距0.5 m,面积24 m2。田间管理按大田生产常规栽培管理。

1.3测定项目与数据分析在最佳上市期采收,采收时田间调查各处理的株高、穗位高、倒伏率、空秆率、双穗率等性状。鲜果穗采收后称重,统计产量。各小区随机取5个果穗,考察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单穗重等商品性状。 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种植密度对苏科糯3号生育期的影响不同种植密度下苏科糯3号的生育期调查结果见表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下生育期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由图1可知,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苏科糯3号的开花-吐丝间隔期有所增加,出苗-采收时间有所延长。这表明种植密度过高,苏科糯3号可能出现雌雄发育不协调现象,导致结实性差,造成生产上的风险。

2.2种植密度对苏科糯3号植株性状的影响不同种植密度下苏科糯3号植株性状调查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苏科糯3号的株高、穗位高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倒伏率、空秆率、双穗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由图2可知,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苏科糯3号的株高、穗位高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9.00万株/hm2的密度处理显著高于5.25万株/hm2。由图3可知,苏科糯3号的倒伏率、空秆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9.00万、8.25万、7.50万株/hm2的密度处理极显著高于5.25万、6.00万、6.75万株/hm2。由图4可知,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苏科糯3号的双穗率显著减少,9.00万、8.25万、7.50万株/hm2的密度处理极显著小于5.25万、6.00万、6.75万株/hm2。这表明密度过大,苏科糯3号的田间通风透光性较差,玉米植株间对水肥和光照的竞争加剧,导致植株疯长、倒伏、空秆率增多。

表2 种植密度对苏科糯3号植株性状的影响

注:同列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相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表3 种植密度对苏科糯3号商品性状的影响

注:同列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相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2.3种植密度对苏科糯3号商品品质的影响不同种植密度下苏科糯3号商品性状调查结果见表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苏科糯3号的秃尖长、行粒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穗长、单穗鲜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穗粗、穗行数、百粒重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由图5可知,苏科糯3号的秃尖长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9.00万、8.25万株/hm2的密度处理极显著大于5.25万、6.00万、6.75万株/hm2。由图6可知,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苏科糯3号的穗长、穗粗均呈现减少趋势, 9.00万株/hm2的密度处理的穗长显著小于5.25万、6.00万、6.7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穗长。由图7可知,苏科糯3号的行粒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9.00万株/hm2的密度处理显著小于5.25万、6.00万、6.75万、7.50万株/hm2;穗行数呈减少趋势。由图8可知,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苏科糯3号的单穗重显著减少,9.00万株/hm2的密度处理显著小于5.25万、6.00万、6.75万株/hm2;百粒重呈减少趋势。这表明密度过大水肥供应相对不足,造成苏科糯3号植株营养生长不良,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影响雌蕊发育、授粉以及灌浆结实,导致反映苏科糯3号商品品质的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单穗鲜重等降低,商品品质变差,影响经济效益。

2.4种植密度对苏科糯3号鲜果穗产量的影响5.25、 6.00、6.75、7.50、8.25、9.00万株/hm2种植密度下苏科糯3号鲜果穗产量分别为11 180.4、11 271.8、11 452.5、11 643.0、11 156.8、10 924.1 kg/hm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苏科糯3号的鲜果穗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由图9可知,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呈现出先升后降的抛物线趋势。苏科糯3号的鲜果穗产量在7.50万株/hm2下的产量最高,为11 643.0 kg/hm2;9.00万株/hm2的产量最低,为10 924.1 kg/hm2。不同种植密度下产量表现为7.50万株/hm2>6.75万株/hm2>6.00万株/hm2>5.25万株/hm2>8.25万株/hm2>9.00万株/hm2。7.50万株/hm2的产量显著大于5.25万、8.25万、9.00万株/hm2的产量;6.75万株/hm2的产量显著大于9.00万株/hm2的产量。这表明种植密度对苏科糯3号的产量具有直接影响,适宜的种植密度可充分发挥玉米的个体潜力和群体优势。在满足商品性的前提下,力求最高鲜穗产量是苏科糯3号栽培的主要目标。

3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苏科糯3号鲜果穗产量及商品品质有显著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苏科糯3号株高、穗位高上升,倒伏率、空秆率增加;反应商品品质的秃尖增长,穗长变短,穗粗变细,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减少,单穗重下降;鲜果穗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向下抛物线趋势。这说明苏科糯3号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有机养分供应不足,导致鲜果穗产量下降和商品品质变差。

合理密植是鲜食糯玉米获得高产和高效益的关键因素[4-8]。在该试验密度范围内,7.50万株/hm2密度时,虽然产量最高,但鲜穗商品品质变差;低于6.75万株/hm2密度时,虽然鲜穗商品品质较好,但产量不理想。在兼顾总体鲜果穗产量和商品品质的基础上,苏科糯3号在南京地区春季适宜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

该试验是在土壤单位面积水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苏科糯3号的影响,不同施肥量和不同种植方式条件下的适宜密度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该试验只对密度对鲜果穗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有关密度对鲜食糯玉米蒸煮品质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胡俏强,陈舜权,戴惠学.种植密度对糯玉米晶彩花糯 5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11):30-32.

[2] 杨艳,冷远康.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主要农性状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6):1647-1649,1652.

[3] 郑洪建,王义法,沈雪芳,等.密度对鲜食糯玉米产量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05,21(3):64-67.

[4] 张明,王军,刘红亮,等.不同收获目标糯玉米周糯1号适宜种植密度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2008(4):45-46.

[5] 许亚俊,王伟,楼旭平,等.密度对甜糯玉米美玉8号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09(5):937-938.

[6] 吕桂华,徐秀红,卢华兵,等.种植密度对浙糯王5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2(8):37-38.

[7] 张明培.种植密度对烟糯7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0):79-80.

[8] 宋丽,刘亚飞,顾正虎,等.密度和施肥量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4,23(6):96-101.

猜你喜欢
种植密度
不同种植密度对烟后秋甜玉米金甜钰6号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濮椒4号早春塑料大棚种植密度试验
不同播期、种植密度及整枝方式对黄秋葵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