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银发浪潮”
——日本养老服务启示录

2015-12-27 12:10李树果
侨园 2015年4期
关键词:日托院长老龄化

文 / 特约记者 李树果

中国如何应对“银发浪潮”
——日本养老服务启示录

文 / 特约记者 李树果

一谷勇一郎院长(左)与日托老人交谈

近些年如何应对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强烈呼声可谓此起彼伏,记者也对这个话题写了一些文章。2015年2月,记者在日本大阪期间,有意识接触了从事多年养老服务业的一谷勇一郎院长,并从中了解到日本养老的一些情况,还参观了他所经营的老人日托所。记者以为,下面这些所见所闻或许对中国养老事业有所借鉴与启示。

三项法律支撑老年人福利保障体系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5岁以上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就可称为老龄化社会,超过21%可称为超老龄化社会。而一谷勇一郎院长介绍说,日本早在197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就已超过了7%,2012 年则达到了24.1%。目前,日本已成为世界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日本还以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度著称。截止2014年9月,日本满百岁的老年人口达到58820人。从平均寿命来看,男性约为80岁,女性约为86岁,而117岁的老人大川则被称之世界上最长寿老人。据一谷勇一郎院长介绍,日本1950年12.1人抚养一位老年人,2012年是2.6人抚养一位老年人。而到2035年将是2个人抚养一位老人。由此可见,日本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愈演愈烈。

记者在大阪街头随处可见依然在工作的老人:上下班高峰时,地铁里头发花白、西装笔挺的老人与年轻人一样步履匆匆;在宾馆和餐厅里,60多岁的大叔和20多岁的小伙子一样,身着工作服在不停忙碌;而在街头驾驶出租车的司机,更是以满头银发为多。城市里一栋栋密集的老年公寓,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老年人用品,这一幕幕都是日本社会老龄化加剧的缩影。

一谷勇一郎院长告诉记者,为应对老龄化问题,日本很早就构建了老年人福利保障体系。它主要由三项法律支撑:一是1959年颁布的《国民年金法》,强制20岁到60岁的日本人都参加国民年金体系。二是1963年推出的《老人福利法》,推行社会化养老。三是1982年出台的《老人保健法》,从此老人福利政策的重心开始转移到居家养老、看护的方向。特别是2000年,日本在世界上首推养老护理保险制度。只要国民交纳一定的保险费,65岁后就可以接受这项保险提供的服务。当国民需要养老护理时,就可随时提出申请,经专业人员评估确定为7个护理级别,可享受护理保险每月165800到358300日元。不论是享受哪一级,被保险人只需承担10%的费用。日本这项制度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推进了老年护理服务社会化,较大程度解决了社会性老年护理问题。

主推小规模多功能的社区养老

据一谷勇一郎院长介绍,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使得大批民间企业进入老年护理服务市场。到2008年,日本全国养老机构总数为43000家,其中,民营的近4万家。像日本著名的电器厂商松下企业,还在东京、大阪等地经营多家养老院。2001年12月在大阪创办的第一家养老院“香里园”,老人入住时要交纳1800万日元(约合108万人民币),以后每月还要交25万日元(约1.5万人民币)。尽管价格如此高,可半年内申请入住的老人还是超过了106人的定员。

日本政府将养老设施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短期居住型、长期居住型、疗养型、健康恢复型等。目前,日本政府不主张建大型的养老院,而主推小规模多功能的社区养老,床位一般在20—30张,提供的服务可以是24小时,也可以是白天的日托服务或居家上门服务。据了解,在全日本已经有3.7万多所“老人日托”机构,并对机构每服务一位社区老人补贴数千日元。

1 日托老人在柔道整复师陪护指导下做器械运动

2 日托老人在护师指导下做增强体力训练

目前,日本正在推进一项“地区综合护理服务系统”。具体来说,是要打造“30分钟养老护理社区”,推行小规模多功能型自家养老护理和登门访问看护。

一谷勇一郎院长说,尽管目前日本养老机构众多,但依旧供不应求。全国等待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达到52.2万人,随着日本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希望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人数将会持续增加。

老人日托所是康复训练场地

一谷勇一郎院长告诉记者,他在经营一家整骨院的同时,还兴办一所小型的“老人日托”。征得他同意并在其陪同下,记者参观了这一老人日托所。

这是个八九十平方米的场地,布置得十分温馨。此时,10位老人在3名介护士(日本把照看老人、护理老人的人统称为介护士)的陪护下正在做各种器械运动,且做得很投入。见我们进来,介护士和老人们一起热情地鼓掌欢迎。

一谷勇一郎院长介绍说,常年来这里的60多位老人,年龄从65岁到91岁,每个星期做1至2次康复训练。这些老人均能走路,但有些地方需要别人照顾,属于生活半自理型,享受国家每月补贴金额一级护理49700日元和二级护理104000日元,个人只承担10%。所以,许多老人对这一经济负担能够承受得了,当然也愿意来这里康复训练。日本对多大活动场地可容纳多少老人是有严格规定的,像这个场地一次最多不能超过10人。而对介护士的配比也是有明确要求的。如10位老人必须配有2.5名工作人员,也就是说3名工作人员有1人可拿出50%的精力用于整理资料或打电话什么的,但也不能离开陪护现场。

据介绍,他们每天分上午和下午各接待一批老人,都是专车接送。如上午,9点钟准时将老人接过来。接着,介护士们便给每位老人测量体温、血压及体重。9点30分,介护士们便组织老人伴随前方大屏幕做广播体操。完毕,做些举举球、甩甩臂一类的轻松活动,以对做操强度的一个缓解。之后,生活指导员还要讲一些健康知识,以及教老人做些回家可以自己做的健身小活动。

然后,介护士们组织老人做器械运动,这是老人运动量最大的了。但记者看到每位老人虽然做得很认真,但都是量力而行,显得悠然自得,泰然自若。此时,一谷勇一郎院长告诉记者,在老人日托所设置的十余种器械中, 有的是锻练大腿肌肉的,以助力老人上下楼;有的是锻练腰背肌筋的,以防止和延缓老人身体出现佝偻;有的是锻练身体平衡的,以防老人行走左右摇摆而摔倒;有的是锻炼臀部肌肉的,使老人有力气站立起来;有的是加大胃肠蠕动的,以防老人便秘促进腹腔血液循环。而每位老人对各种器械都要做,只是在时间选择上有所长短。

1个小时的器械锻炼结束了,老人休息15分钟。只见介护士们将立在一旁分解的桌子往场地中心一放,然后一对一拉一支就成了一张大大的椭圆型桌子,老人们围桌而坐,一边喝着刚沏好的热茶,一边有说有笑地相互交流,那温馨和谐的氛围就像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这也是老人们最开心的时刻。此时,记者也终于有了与老人交谈的机会。一位名叫船本的68岁老人,平时与邻居没有交往,整天闷闷不乐,抑郁寡欢。可来这里几个月性格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她高兴地指着《交换意见本》说:“你看看,我儿子都写我变得开朗了!”说罢,又是一阵笑声。67岁的藤原先生告诉记者,一年前他突然得了脑血栓,以致半身不遂,来老人日托所上楼时必须坐升降椅。开始做上下楼运动脚只能抬到一层楼梯台阶高,可半年后就练得能抬到四层台阶高。这时,他指着门口的轮椅并往一边猛地一甩高兴说:“我准备下个月就甩掉升降轮椅自己上楼了!”这时,84岁的矢野老人说道:“我来的时候,双腿浮肿穿不上鞋,在那颤动器械上做锻炼也不能站立,只好坐椅子上将双脚放在器械上。经过锻炼,加之整骨院的配合治疗,两个月就好了。”说罢,她还兴奋地走到颤动器械上给记者做了一番演示。

记者还了解到,83岁的平野和夫与81岁的平野节子是一对夫妻。两人通过来这里康复锻炼,身体病状均有明显改善。平野和夫享受国家补贴待遇已由2级护理变为1级护理,而平野节子结束了1级护理待遇。但是,平野节子每星期还自费陪老伴来锻炼一次。涌井先生已在一年前就不再享受国家补贴待遇了,但他觉得常年做这种康复锻炼对老年人身体特别有好处,所以每星期自费来两次康复锻炼。

很快,老人的休息结束了。一谷勇一郎院长告诉记者,接下来要做的是预防和延缓老人痴呆的一种运动。这时记者看到,老人的脚前均摆有一块铺有毡毯的楼梯台阶,而台阶又支起一个扶手。当歌曲响起时,老人双手把着扶手,双眼看前方的大屏幕,嘴里唱着播放的歌曲,而两只脚交换做上下楼梯的动作。这些动作看似很简单,实则调动了老人的全身机能。记者心里暗暗说:日本为老人健康真是煞费苦心!记者对日本老人日托所的名字早有所闻,原以为它就是看护老人不出啥事,一起喝喝茶、唠唠嗑、唱唱歌,再安全送回家。参观后才得知,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主要是组织老人进行康复训练,且有明显效果。

介护士阪本知美(左)与谢晓雯在展示老人康复训练变化记录

一谷勇一郎院长还透露,他正在建一个240平方米的老人日托所,里面除了设有康复锻炼器械设施外,还有老人洗浴和就餐等设置,现正请顶级装修公司在装潢,预计今年5月正式对外营业,届时欢迎记者来参观。

日中养老产业合作是双赢之举

一谷勇一郎院长说,从他了解到的情况看,目前日本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在制造业方面已趋于稳定,关注焦点已转移到批发、零售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尤其是以养老护理为中心的老龄产业。

他说,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比中国早30年,这些年的探索经验很多值得中国参考,中日企业在这一领域加强合作是双赢之举。他还认为,目前养老产业经济在日本发展得如火如荼,并且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行业管理制度和准入标准。如果能把日本养老模式与中国庞大的市场结合起来,将会打造出一个无比巨大的新型产业。

目前,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占三成。面对这席卷而来的“银发浪潮”,中国的准备显然不够,且面临“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窘境。可以说,与日本相比,中国的养老不论是社会保障制度,还是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以及政府和民间资本的投入等方面,都严重滞后。按照目前的应对节奏,很难应对老龄化挑战。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模式,如何让老年人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是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

侨园

猜你喜欢
日托院长老龄化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德国投资55亿扶植日托所
山海谣
德国:投资55亿欧元扶植日托所
As Light as a Feather
Looking Forward
院长究竟该拿多少钱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
院长的葡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