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效果

2015-12-28 08:35薛龙虎
中国煤炭工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集团公司培训教师

文/薛龙虎

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效果

文/薛龙虎

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公司始终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和支撑,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建立完善安全培训体系,依法开展各项培训活动,并努力探索安全培训工作的新模式,大力提升培训质量,不断开创安全培训工作新局面。

一、完善制度,构建员工培训体系

霍州煤电集团公司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等规定的要求,把安全培训制度纳入集团基本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了集团公司安全培训管理制度体系和以“一把手”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培训责任体系。

集团公司设立了职工培训教育中心,各子公司及单位设立职工培训机构,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培训师资,设置能满足培训需求的培训场地,车间、区、队都按照要求配齐了培训教室及教学仪器等设施。

按照体系要求,集团公司承担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班组长的安全培训及新工人的岗前培训;各子公司、矿(厂)承担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车间(区、队)负责员工的应知、应会培训及岗位安全教育,组织开展周一安全教育和周三业余培训学习。在集团公司上下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安全培训教育体系。

同时,制定科学有效的培训激励政策。集团公司严格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5%提取培训教育经费,并专款专用,全面确保经费需求。按照集团公司相关规定,职工参加培训按照正常出勤对待,切实保障职工培训期间的各项待遇,激发职工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此外,霍州煤电集团公司各单位通过 “以考促学”“以考促培”“现场抽考”“组织月考”等方式对各级安管人员及从业人员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安全绩效工资挂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推进“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的新型培训模式转变。

二、强化师资队伍管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建立培训教师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霍州煤电集团在专兼职培训教师的选聘和任用上坚持“专业匹配、持证上岗、选优配强、优胜劣汰”的原则,通过建立专兼职教师数据库,全面掌握各单位师资配备情况,并不断对其师资结构予以优化,实现资源共享。

集团公司在各单位遴选生产一线中的300余名安全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由省煤监局组织的安全培训教师专项培训,取得了《安全培训教师资格证》,经集团公司统一聘任,并纳入安全培训教师专家库,有效解决了教师数量短缺、结构不合理、一线经验不足等问题,满足了集团公司各层次安全培训任务的需要。

通过外引内联,提高教师业务技能。为有效提高培训教学质量,在培训过程中,一是将邀请相关院校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开展专题培训作为培训工作的重点内容,让培训教师能够全面学习和掌握科学、规范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二是将委派相关教师和人员到有关单位或院校进行参观和交流学习,提升教师业务技能,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引入激励机制,优化师资队伍。注重教师结构的优化,引入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减免学费、物质奖励、政策优惠等方式鼓励安全培训教师进行自主选学、函授教学、专业转型,进而提高其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对部分不达标的培训教师予以淘汰调整,从而打造出一支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升员工培训质量

强化培训教师实践水平。霍州煤电集团公司要求培训教师要定期深入生产一线进行调研学习,且规定调研学习时间每年不少于两周,通过现场探讨、解疑,丰富了培训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采用全新教学方法。霍州煤电集团公司要求培训教师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B类安管人员培训中大胆尝试互动式、交流式教学方法,学员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身工作实践中的看法和意见,既交流了经验,又活跃了气氛;在无轨胶轮车司机培训班中运用了角色转换的教学模式,要求学员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情况进行轮流讲解,使培训学员能够深刻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开展各类教研及评比活动。霍州煤电集团公司将定期举办教研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培训制度予以落实,及时发现和解决培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教案评比”“课件大赛”等活动,激发广大培训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学习意识。同时,定期开展听公开课活动,遴选部分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理念先进的专(兼)职教师进行公开授课,课后由听课教师进行即时点评和经验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培训教师的积极性。

推进培训信息化。在日常的培训过程中,有效运用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远程教育网络等学习平台,使得网络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共享。运用宣教系统,定期以短信形式向广大职工宣传安全生产知识,打破培训教学局限于课堂的固有模式。此外,以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为基础,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使安全培训逐步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求。

加强培训工作的过程监管。由相关人员组成巡查小组,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类培训班进行动态检查和抽查,有效防范各类培训及教学事故,坚持奖惩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培训质量不打折扣。同时,建立完善了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制度、培训教学管理制度、培训教师管理制度、培训学员管理制度在内的23项培训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四、强化实际操作培训和案例教学

有效利用实操场地进行实操教学。霍州煤电集团公司在下属单位白龙矿、团柏矿和鑫钜煤机制造公司分别建立了实操实训基地,在职教中心配备了符合培训要求的实操车间及设备,有效解决了员工实操、实训难的问题。在培训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培训大纲及实训学时要求,规范各类实操教学,大力推广现场操作、手指口述等方法,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强化案例教学,扎实推进“六个标准”进课堂工作。根据不同工种和学员,选择针对性较强的典型事故案例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员通过事故案例的教学,可以更加直观、具体地理解相关知识要点,在提高学员学习兴趣的同时,确保了培训的质量。按照山西省的有关要求,将“六个标准”作为必修内容,严格各类培训班课时分配,切实将“六个标准”的学习落实到培训过程当中。此外,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送培训到现场”活动,通过举办 “送教下矿”“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及时发现和掌握各单位培训方面的需求及存在的问题,准确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切实帮助下属单位提高培训质量。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公司)

(责任单位:庞永厚)

猜你喜欢
集团公司培训教师
最美教师
年年有“鱼”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教师如何说课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国企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期刊联合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