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情体物与托物抒情

2015-12-28 06:38胡云信
关键词:石榴抒情令人

胡云信

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她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和智慧。林语堂说:“显现于我们面前的大自然是整个的,包括一切声音、颜色、式样、精神和气氛。人则以了解生活的艺术家的资格去选择大自然的精神,而使它和自己的精神融合起来,这是一切中国诗文作家所共持的态度。”

因而,咏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散文,是最为常见灵活的一个文类。换句话说,一切体类的诗词文章都有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影子。因为“写作不过是发挥一己的性情,或表演一己的心灵。”十六世纪末,袁氏三弟兄所创的“性灵学派”,“性”即个人的“性情”,“灵”即个人的“心灵”。所以抒写性灵是一般散文的普遍要求。

写好这类文章,首先不在方法技巧,而在于对眼前事物保有一颗好奇心。“我们在描写或叙述一幅景物、一个情感或一件事实时,他只就自己所目击的景物、自己所感觉的情感,自己所了解的事实,而加以描写或叙述。凡符合这条定例者,都是真文学;不符合者,即不是真文学。”所谓“真文学”就是发乎本心的文学,这需要我们对于自然和人生保有不断探求的好奇心。

有了好奇心,人们总能从自然万物中发现丰富多彩的美。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其所著《幽梦影》中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这是对大自然万籁之音的好奇心。他还说:“山之光,水之色,月之影,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著。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这是对大自然丰富形态的好奇心。“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这是人们对花草树木的好奇心。“艺花可以邀蝶,垒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这是人们对创造生活艺术的好奇心。

写作咏物抒情散文,关键点在从客观事物的特征中找到与自己内心精神的契合点。我们的先人的美学智慧就是从事物外在的特征中发现内在的精神,从而寄寓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心灵自由。林语堂先生对此有精妙的分析:

“凡是宇宙中活的东西都有着文学的美。枯藤的美胜于王羲之的字,悬崖的壮严胜于张梦龙的碑铭。所以我们知道‘文或文学的美是天成的。凡是尽其天性的,都有‘文或美的轮廓为其外饰,所以‘文或轮廓形式的美是内生的,而不是外来的。马的蹄是为适于奔跑而造,老虎的瓜是为适于扑攫而造,鹤的腿是为适于涉水塘而造,熊的掌则是为适于在冰上爬行而造,这马、虎、鹤、熊,自己又何曾想到它们的形式的美呢?它们所做的事情无非是为生活而运用其效能,并取着最宜于他行动的姿势。但是从我们的观点说起来,则我们看到马蹄、虎爪、鹤腿、熊掌,都有一种惊人的美,或是雄壮有力的美,或是细巧有劲的美,或是骨骼清奇的美,或是关节粗拙的美。……这也就是写作之美的秘诀。”

任何生命个体之美都有自己独特的‘式。“一篇文学名作正如大自然本身的一个伸展,在无式之中成就佳式。美格和美点能自然而生,因为所谓的“式”,乃是动作的美,而不是定形的美。凡是活动的东西都有一个‘式,所以也就有美、力和文,或形式和轮廓的美。”

客观景物都有自己的“式”,即美的轮廓和形式。用我们的语言表达出来,寄托我们自己特有的情感,也需要适当的“式”,也就是文章的表现形式,咏物抒情类文章当然有自己的大致的形式和体类。所以要写好咏物抒情类文章,先要体察所“咏”之物的“式”,再恰切安排行文的“式”。

比如鲁迅的《雪》,从“暖国的雨”起笔,之后写到“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最后又回到雨,脉络十分清晰。作家用热烈的笔触大篇幅写江南的雪。看,“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最快乐、最美好的事情有两个:其一“赏雪景”,可以看到“血红的宝珠山茶”“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冷绿的杂草”;其二,塑雪罗汉,“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把母亲脂粉奁中的胭脂涂在嘴唇上,一个奇异无比的白雪大罗汉顿时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熠熠生辉。写“朔方的雪”,是为了与南方的雪构成映衬之“式”。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偶尔,晴空万里,北风呼啸,它们顿时“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毫无疑问,不管是南方温润多情的雪,还是北方奇异壮观的雪,都是作者要高声赞美的雪,心中的雪:她洁白、温润、饱蕴生机、富有活力……

放眼世界,令我们浮想联翩、触目伤怀的景物数不胜数,“一枝一叶总关情”。虽说景物随处可见,但我们不仅仅是“传声筒”“复印机”,我们应当展开联想,在此基础上由物及人,引出赞美、讴歌的对象。或整篇描写叙述,从这境界里有所寄托,如鲁迅的《雪》;或是在记叙、描写中插入作者的看法,直抒胸中的感情,如郭沫若的《石榴》,或是由此及彼,由物及人,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张潮说:“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丘壑深邃;画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一旦所咏之物进入笔端,就成了人格化的“物”或著上“我”之感情色彩了。

郭沫若写《石榴》,一方面写石榴的形态美,包括枝干和叶片、花朵、果实;另一方面写石榴的精神美,面对“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凸显石榴花敢于同骄阳作斗争、毫不示弱的崇高追求,而这恰恰是作者喜爱它的深层原因。联系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1942年,中国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年代,在严冬即将到来的日子,郭沫若向我们描绘出一幅火红的石榴画面,其实就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火一样的热情,乐观豪迈的气质,不甘示弱的抗争精神。有了这种精神,经过“夏天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定会品尝到鲜美可口的果实,表明作者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坚定执著的人生追求。

咏物,或抒发情怀,或表达感受,或点示哲理,或颂扬精神,或表现人物,都有基本的写作技法。其中一个主要的技法是文章具有灵动而巧妙的思路,也就是“式”。

我们可以从下列的几篇文章里具体分析咏物抒情类文章几种常用的“式”。

猜你喜欢
石榴抒情令人
石榴
石榴
会抒情的灰绿
石榴
石榴
岩栖幽事
它的样子令人着迷
约会
令人头疼的压舱水
令人惊奇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