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气

2015-12-28 06:38顾诗敏
关键词:木箱底气厂里

顾诗敏

贫穷或许会磨灭人们的底气的?

我的父母开了一间小厂,做的是机械加工,做好的产品要用木箱包装起来,于是便专门派出一名工人做这钉木箱的活计。

我常看到那个工人,他是个四十开外的外地人,身材短小,弓着背坐在一个小板凳上,身旁散落着各式工具和满地的木屑。因为只有他一人是做木工的,所以那间房里只有他,与沉默的木板。

我极少听到他开口,只有一次他来母亲的办公室,我正巧在那儿做作业。

“老板娘”,他操着浓重的四川地方音,“能不能……借我点钱?”

“有什么事吗?”母亲问他。

“我老婆病了……小孩儿也要钱上学。”

“这样啊,那先给你一千五吧。”母亲念他干活干得不错。

他接过钱,道着谢走了。我看到他素来木讷的脸上染了些喜色,却仍有遮不住的忧虑。是家里的情况很差吗?我想了想,旋即又将此事忘在了脑后。毕竟贫穷又不幸的人那么多。

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听到负责厂内杂事的人在向母亲报告:“最近的木板老是少,肯定被人偷走了……呆在木工间里的只有他,一定是他。”那人言之凿凿,十分确定的样子。

“我看他人挺老实的,别乱猜。”母亲替他辩驳。

“你是不知道,他家里现在穷的,人穷了什么都做得出啦!”母亲没有再说什么,心里却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接下来几天,厂里的好事之徒总在讨论此事,矛头皆指向他。

母亲终于叫了他来办公室:“老江啊,你家里还是很困难吗?”“我老婆还是病得厉害呀,老板娘,我……”他大概早已听说了别人的议论,几欲辩解。“老江,不如这几天你就别打木箱了,在车间里做做吧。”“老板娘,我……我没有。”话虽说出口,却没有底气,徒增他人的怀疑。难道真的是他?果真人穷了什么都做得出来吗?我摇摇头,心中感慨不已。

之后他就在车间里当当杂工,木板便不再丢失了,大家更加笃信他就是那个贼,对他指指点点。

他终是忍受不了这一切,离开了。

他走后不久,木板又开始丢失,后来有人看见是厂里另外一个油头滑脑的人偷的。真相大白,他却不知去了哪里,他的妻子是否康复了。

贫穷果真磨灭了他的底气?我想,当时,如果他能够底气足一点,结果会不会不同呢?点评

文章一开头作者便用一句“贫穷是会磨灭人们的底气的”,解释了什么叫“人穷气短”,接着便用老江的遭遇演绎了一个“人穷气短”的故事。

老江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四川农村,“老婆病了”“小孩儿也要钱上学”,概而言之,便是穷、缺钱。缺钱就得借钱,向人开口借钱的人又能有多少底气?厂里失窃木板,所有源自偏见的所谓“证据”都对他不利,尤其是当他离开不直接接触木板(赃物)的车间后,“木板便不再丢失了”,小偷的“智慧”更让老江有口难辩。在此境况下,他还能有什么底气可言?

老江失去为自己辩解的底气,说到底就是一个字:穷。这让人感慨唏嘘。

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把人性的复杂、世态的炎凉表现得如此的生动。作者在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底层的关怀,值得称道。

作者在文末不知是否要表达“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意?其实在冷酷的现实面前,“他能夠底气足一点”的假设是很难存在——在老江这样“穷人”面前,“怒其不争”这话说得太过轻巧。

在高考作文中,记叙类文章难以把握,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点题慢,让阅卷者失去判断,这篇文章的开头在点题方面做得非常好。虽然作文点题不能也不必都如此直接明了,但此文还是为记叙文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猜你喜欢
木箱底气厂里
基因工程菌有什么本领?
倪进明
才华与底气
冠军诞生记
底气1
生意太差
底气
把木箱换成纸箱
2009年高考理综试卷(I)第25题评析
不教技术只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