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消费实力评价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测度与演变—以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为例

2015-12-29 13:36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分院陕西杨凌7121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消费水平测度京津冀

■ 李 博(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分院 陕西杨凌 712100)

文献综述

以京津冀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上海自贸区改革之后的发展重点。作为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区域经济有着飞跃式的发展,也使得京津冀成为继长三角和珠三角后的新经济增长极。但是,不断扩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成为影响京津冀资源分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随着理论和方法的丰富,针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方法也很多,其主要包括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标准差、Theil系数等,针对选择何种方法则没有过多的研究。如杨开忠则对1952-1990年的我国整体国民经济收入加权变异系数进行计算,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呈现出“U”字型,并以1978年作为经济发展的拐点;林毅夫采用基尼系数对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区发展差异进行测度,从而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差异中东、中、西三大地带贡献最大;Masahisa等则采用工业生产总值和GDP等值对Theil系数进行分解,从而得出我国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差异不断扩大的结论;陈秀山则结合基尼系数、塞尔指标、变异系数三种方法对区域经济的差异变动进行了描述,从而得出中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小,而西部和东部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贺灿飞等则采用Theil系数对1995年-2002年的经济差异进行计算,并从省际的角度出发,从而得出西部地区的省份和东部地区省份之间的经济差异变化较大,而这也证明了陈秀山的研究结果。

通过以上的研究,揭示出中国经济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存在的差异和动态的变化。但是,在对上述的数据进行选择时在测度的方法、评价指标和数据方面存在着随意性和主观性等问题,从而使得其得到的结果也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和差异性。TOPSIS方法则克服了上述的局限,对选取的指标数量和类别方面不存在严格的限制,从而可将其应用到多目标的评价当中,更能够反应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其经济发展的差异。如雍红月等运用TOPSIS方法对包头和呼和浩特近5年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分析评价;袁晓玲等则选取GDP、人均GDP等10项指标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上述经济性的评价都是从省级或者是全国的角度出发,缺乏对当前我国三大经济增长极的经济差异的评价。同时传统的TOPSIS方法在评价上还存在着弊端,对此,本文提出采用改进型的TOPSIS方法对当前的热点的京津冀一体化区域作为评价,从而分析在京津冀加强合作后的经济变动趋势,以此为京津冀的进一步深化合作提供理论参考。

消费实力评价模型构建

针对传统TOPSIS法的缺点,本文首先对规划的数据进行分类,然后针对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差异系数法对其权重进行确定,从而构建改进的TOPSIS经济实力评价模型,并对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区各区县消费实力进行综合评价,如图1所示。

TOPSIS方法及原理

TOPSIS法是一种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是由Yoon等人提出的可解决多方案和多属性决策的方法,通过参照基准的方案,并以此构建在该方案基础上的偏好。TOPSIS方法其基本的思想是通过假定一个虚拟的最优解(通常称为正理想解)和一个虚拟最劣解(通常称为负理想解),在三维空间坐标中求解该方案的最佳相对近似的程度,从而度量某个方案其靠近正理想解以及原理负理想解的程度,并用0-1的值来对其进行方案的好坏进行排序,档期最接近1的时候,则方案为最优,反之则最劣。该方法其应用的基本步骤包括:首先通过规划化的处理方法对各指标中存在的单位不同而带来的影响进行消除,从而在原始矩阵的基础之上得到规范化的矩阵;设有一多目标决策问题,其决策矩阵为X=(xij)n*p,其中n表示方案,p表示属性的具体个数。由此可得到决策矩阵:

表1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差异测度指标选择

表2 2004-2013年京津冀一体化35个区县市Ci*值(%)

表3 2004-2013年京津冀一体化区域Ci*均值(%)及比较结果

表4 2004-2013年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变异系数

图1 京津冀各区县消费实力综合评价流程图

图2 京津冀一体化范围图

对上述中的X都统一采取归化处理,由此可得到其归化决策矩阵:

其归化的方法是采用方根法对其进行归化。

加权矩阵构建。通过归化后的决策矩阵来乘以各个评价指标自身的权重,从而得到最后的加权矩阵。其中W表示其权重向量,由此可得到下面的表达式:

在多个方案当中找出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并以此形成一个空间范围;通过加权矩阵的构建从而可得到最优值和最劣值,并计算出虚拟最劣解。

在该空间范围以内,对各个方案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的距离进行求解,从而得出各个方案与最优和最劣的贴近度,以此来对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和评价。

计算各对象评价单元与正理想解与负理想解的距离。

计算各个对象评价的贴近度:

TOPSIS评价模型的改进

通过上述的步骤可以看出,在对决策矩阵进行求解的时候,数据越大越好。却没有对其中的各类指标进行分类;同时其中的权重w是直接给出结果,从而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通过将w带入到计算,作用在原始的数据矩阵当中,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原始数据的结构,从而影响到最终的评价结果。对此,需要对权重w进行一定的改进。传统的针对w的确定的方法很多,如通过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在本研究中采用差异系数法客观地对其中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其具体的改进步骤则为:首先将选取的研究指标进行分类,分为“效益型”指标(指标值越大越好)和“成本型”指标(指标值越小越好);对每种类型的指标采用差异系数分析法客观的计算其指标的权重,由此得到基于改进后的TOPSIS评价模型。其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

对效益型指标(指标值越大越好):

对成本型指标(指标值越小越好):

各指标评价值的平均值:

计算各指标评价值的标准差:

计算出评价值的差异系数:

对差异系数归化并求得其权重:

由此将公式(12)带入公式(3)中,从而根据上述的步骤依次求解。

基于改进TOPSIS的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消费实力评价分析

(一)数据与指标来源

经济学上反映地区经济发展和消费潜力的指标很多,考虑到对相关数据来源的可得性,本文选择2003-2013年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内人均GDP、居民城镇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多个指标作为基础(见表1),具体区域选择35区县进行测度,具体则如图2所示。所有经济数据的选择来自2003-2013年《北京市区域统计年鉴》、《天津市区域统计年鉴》、《河北省区域统计年鉴》。

(二)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消费水平测度与分析

京津冀区域消费水平测度。通过选取2003-2013年京津冀区域年度反映地区消费水平的数据,结合上述改进的TOPSIS方法与步骤,并结合DPS软件对贴近度Ci*进行测算,从而得到京津冀一体化内35个县区市的经济发展测度数据(数据太多,在此省略),其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图3 2004-2013年京津冀区域消费水平Ci*均值演变趋势

图4 2004-2013年京津冀区域Ci*演变趋势

图5 2004-2013年京津冀区域Ci*均值变异系数演变

京津冀区域消费差异的演变分析。通过测度计算,采用Ci*的均值来对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的整体消费水平进行描述。该Ci*的大小,将直接决定该地区其消费的高低。以朝阳区和承德市为例,朝阳区消费的整体水平要远远高于承德地区的消费水平。同时通过对Ci*值的变异系数进行计算,可揭示出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其整体消费的水平变化趋势。而其中的变异系数则是通过采用样本数据的标准差来除以整体样本的均值,从而来衡量这些数据的离散程度,如果该变异系数越大,则说明其离散的程度也就越大,如表3、表4所示;由此得到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趋势,如图3、图4和图5所示。

通过采用改进的TOPSIS方法进行计算可以看出,京津冀区域整体消费水平差异演变的特征主要呈现出以下的趋势:

京津冀区域体内消费差异演变特征。从整体看,北京地区Ci*要高于天津、河北等地区。从2004 -2014年10年各个地区其Ci*值和Ci*均值都呈现出缓慢的递增趋势。但是其整体的Ci*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在逐步的减小。由此可以说明京津冀区域内人们的消费水平在随着经济辐射的影响在逐步缩小。

从区域内比较。以河北为例,在河北京津冀一体化区域中的廊坊市、唐山市、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和秦皇岛市等的统计中,廊坊市的Ci*值增长变化最大,其中2008年的值最大,而该值增大的原因与北京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带动廊坊下属的燕郊、三河、香河、固安等地的房地产市场增长,从而提高了廊坊市当地人们的收入;其次以天津为例,在实施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之后,天津借助自身的港口和老工业基地的优势,成为连接北京对外发展的港口。在天津市城区当中,以塘沽Ci*值变化以津南、塘沽和武清的变化最大,天津市中Ci*值最大的为南开区、和平区等;以北京为例,北京在以往的发展中主要是以东、北和西为主,在北京南城其经济发展稍显的落后,其中北京市城区当中朝阳区Ci*最大。但由于受空间资源、地理资源发展的限制,在2010年的时候北京市开始提出南城计划,从而带动大兴区和丰台区Ci*变动较大。

由此,综合比较京津冀区域消费发展水平,其基本呈现出以两个中心的点-面发展。其中点是以北京朝阳、东城、西城、石景山等为中心,天津以和平区、南开区等为中心的点的发展,从而习惯消费辐射网,往周围逐步延伸的趋势。

基于Ci*值的地区分类的消费水平相对变动情况比较。为更好的区分在京津冀区域内不同区县消费水平的变动,按照Ci*的高低将该区域划分为四类:第1类将Ci*≥0.4的地区划分为消费高的地区;第Ⅱ类将0.3≤Ci<0.4的地区划归为消费中等地区;第lII类将Ci*<0.3的地区划归为低消费地区。

通过对上述表2的统计显示可以发现,在2004年的时候,Ci*≥0.4的区域总共为6个;Ci*<0.3的区域为24个。在2013年对其消费水平的Ci*值进行计算后,Ci*≥0.4的区域为9个,增加了3个,具体包括顺义、东丽区、河西区,Ci*<0.3的区域20个,并且其平均值都有明显的提高。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京津冀区域整体消费水平整体呈现出金字塔式的增长方式,其中消费水平较低的数量最多,消费最高的区域最少。同时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京津冀发展都是以南开、东城、朝阳、西城、石景山一线基本保持不动。

由此可以说明京津冀区域其消费差异比较大,同时整体的消费呈现出金字塔式的趋势,由此可以说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内其消费增长还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其主要原因是橄榄型结构消费增长的一般规律。

结论与启示

通过采用改进的TOPSIS方法对京津冀一体化在2004-2013年的消费指标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消费演变规律:当前京津冀区域内不同区域的消费水平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形成两点一线的趋势,两点是以北京朝阳、东城、西城、石景山等为一点,天津是以南开、和平为一点,从而形成两点辐射发展的趋势;当前京津冀区域内的消费差异其主要在不同区县之前的差异,并且随着经济融合的加深,其消费水平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当前京津冀区域内的消费水平还为金字塔的趋势,同时通过演变存在由金字塔向橄榄型转变的变动趋势,这点在很大的程度上由于京津冀区域合作加快的原因。

由此,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第一,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融合对促进区域内消费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上述的数据也进一步证明合作的加深将进一步带动各区域消费水平的提高,并逐步缩小差距。

第二,河北省在区域发展中要落后于天津和北京。通过对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消费比较低的区域是最多的。因此,河北省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进一步加快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内,并通过进一步的扩大开发和调整相关政策,从而提高地区收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不断发展。

1.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

3.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5)

4.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全球化与城市化[J].管理世界,2004(8)

5.雍红月,李松林.基于TOPSIS法的城市间宏观经济效益差异的比较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2)

6.袁晓玲,仲云云,郭轶群.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度与演变分析—基于TOPSIS方法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2)

7.Lin Y.H.,Lee P.C.5Hng H.I.Dynamic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odel with Grey Number Evaluations[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8,35(4)

8.许旭,金凤君,刘鹤.成渝经济区县域经济实力的时空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0(3)

猜你喜欢
消费水平测度京津冀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三个数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测度的乘积谱
R1上莫朗测度关于几何平均误差的最优Vornoi分划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Cookie-Cutter集上的Gibbs测度
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