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塑改性沥青的研究

2015-12-30 02:20任瑞波张春茹
科学中国人 2015年6期
关键词:改性剂显微镜微观

任瑞波,张春茹

山东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橡塑改性沥青的研究

任瑞波,张春茹

山东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针对同一沥青,不同改性剂的橡塑沥青,采用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常规指标、SHRP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研究其性能。运用荧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微观形态,研究改性剂对于橡塑沥青的影响。

橡塑沥青;动态剪切流变试验;性能;微观形态

0 引言

近年来,由于废旧塑料、废旧轮胎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将两者合成一种新型的改性剂,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也可以提高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针对橡塑沥青,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改性剂对橡塑沥青的性能影响,通过荧光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研究橡塑沥青的微观形态,进而指导橡塑沥青生产。

1 橡塑改性沥青的制备

1.1 基质沥青

实验采用的基质沥青为70#道路石油沥青,其测试结果见表1。

表1.基质沥青的性能指标

1.2 橡塑合金改性剂

本文采用三种不同比例的橡塑合金改性剂【2】,即橡胶、塑料的比例分别为5:5、6:4、7:3。这三种改性剂分别简称为A型改性剂、B型改性剂和C型改性剂,相应的改性沥青统称为A型橡塑改性沥青、B型橡塑改性沥青和C型橡塑改性沥青。

1.3 实验室制备

制备橡塑改性沥青,首先用烘箱将沥青加热到130℃左右,再将沥青放置到高速剪切机上,加热到185℃-190℃之间,添加改性剂,剪切转速为3500-4000R/min,剪切时间为60min。

2 橡塑改性沥青性能分析

2.1 橡塑沥青性能研究

将三类改性剂添加到基质沥青中制备改性沥青,本文研究橡塑沥青的常规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60℃粘度。

本文对三种不同比例的橡塑改性沥青进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测定其G*、G*/sin(δ)、δ、G*sinδ。试验采用应变控制模式加载,其中控制应变值为12%,频率为10rad/s,试验温度为64℃、70℃、76℃、82℃、88℃。其中,沥青试样在高温下的G*、(G*/sinδ)、δ、G*sinδ与DSR试验温度的关系分析可知:

(1)从相位角分析成品试样:δ值越大,表明材料的粘性成分越大,弹性成分越小。对于这三种材料,在高温区域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说明材料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趋于粘性材料。

(2)从车辙因子分析试样:G*/sinδ用来评价沥青的高温特性,其中G*/sinδ越大,沥青在高温时的耗能越小,即抗车辙能力越强。对于三种橡塑沥青,抗车辙能力为A>B>C。A型和B型橡塑沥青的低温性能却没有C型橡塑沥青好。

(3)从疲劳因子分析试样:沥青的疲劳性能指标采用G*sinδ评价,较小的G*sinδ数值代表较好的疲劳性能。SHRP规范规定,DSR试验的G*sinδ应满足不超过5000kPa的要求。

综上可知C型橡塑改性沥青抗疲劳性能较好。

3 橡塑改性沥青的微观形态分析

橡塑改性剂溶胀到基质沥青中,将改性剂的性能传递到基质沥青中,提高沥青的性能。通过观察改性剂在沥青中的分布、形态,可以有效地评价改性沥青,是研究沥青改性的有效手段。

3.1 荧光显微镜分析

对于制作好的试样,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改性剂在沥青中的分布。橡塑改性剂都是以微米级的颗粒分布在沥青相中。改性剂溶胀在沥青中呈现团状或絮状分布,与沥青互穿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相比较而言,C型改性剂的粒子最小、分布均匀、形态相似,能够和沥青形成较好的空间结构。因此C型橡塑改性沥青的稳定性更好。

3.2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本文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改性后沥青的微观形态,分析橡塑改性沥青的相容性。经对比,基质沥青的二维图片的外观形态比较平整,三维图像有较多均匀的齿状凸起。可以看出,C型橡塑沥青的改性剂分布比较均匀,改性剂的尺寸相对较小。即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接触面积大,与沥青结合紧密,能形成较稳定的空间网络结构。综合分析,C型橡塑沥青的相容性较好。

4 结论

针对一种特定的基质沥青,将由不同比例的橡胶和塑料合成的橡塑改性剂添加到基质沥青中,其中C型橡塑沥青的高温性能和疲劳性能相对较好。通过对橡塑沥青微观形态的检测可知7:3型橡塑合金改性剂在沥青中呈团状分布,且分布比较均匀。改性剂与沥青形成了连续相与沥青互穿,增加了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使得改性沥青性能更加稳定。从改性效果来看,C型改性剂在沥青中的颗粒最小,分布均匀,沥青改性效果和相容性最好。

[1]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美国公路战略研究计划(SHRP)沥青研究项目[R].重庆: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1995.

[2]郭淑华.改性剂对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综合评价[J].石油沥青,2002.(4).

[3]康爱红,张吴红,孙立军.改性沥青荧光显微观测样本制备方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2,44(2):154-158.

[4]熊萍,郝培文.SBS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性能及其微观形态[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6):48-54.

猜你喜欢
改性剂显微镜微观
《用显微镜看大象》
直投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反挤压Zn-Mn二元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新型有机改性剂对重质碳酸钙的表面改性效果及机理
乡村的“功能”——振兴乡村的“微观”推进
显微镜下的世界
FEATURES
显微镜中奇妙的沙世界
显微镜下看沙
微观的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