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干眼症的疗效

2015-12-30 09:07张天资,于海娟,韩立坤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泪膜泪液干眼症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干眼症的疗效

张天资于海娟韩立坤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目的探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113眼)确诊患有干眼症的老年T2DM患者应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4 w,通过干眼症状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地形图检查评估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的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59眼)患者在应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前干眼症状评分、SIt值、BUT值、SAI和SRI值分别为(2.60±0.94 )分,(5.44±1.45)mm,(6.16±1.64)s,0.84±0.38,0.96±0.36;用药4 w后,分别为(1.99±0.99 )分,(5.90±1.45)mm,(7.98±2.46)s,0.68±0.31,0.81±0.28,干眼症状评分、BUT值、SAI和SRI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SIt值变化无统计学差异。非用药对照组27例(54眼)患者,同期观察检查结果无差异。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T2DM患者泪膜的规则性和稳定性,但对改善泪液分泌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干眼症;2型糖尿病;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

通讯作者:韩立坤(1976-),女,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

第一作者:张天资(1975-),男,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由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减少,泪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高,微循环障碍,导致了泪液分泌减少、泪膜不稳定以及泪液渗透压增高,使这一人群干眼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在美国高达54.3%〔1〕,国内报道为50.91%〔2〕。干眼症与年龄呈正相关〔3〕,因此,T2DM老年患者干眼症的发病率更高。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可以改善眼底微循环、减轻黄斑变性、缓解视疲劳,是T2DM老年患者常用药物。同时因其具有泪液样作用,为糖尿病患者干眼症治疗提供了新途径,并减少了联合用药引起的诸多问题。本文观察T2DM老年患者用药前后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及角膜地形图改善情况,为疗效评价提供量化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经内分泌确诊的T2DM合并干眼症老年患者57例(113只眼),随机分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组30例(59眼),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70.06±4.97)岁;未用任何药物为对照组27例(54眼),男15例,女12例,平均年龄(71.37±5.17)岁。两组患者性别与年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排除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②有长期吸烟、酗酒史者;③配戴角膜接触镜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者;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jogren综合征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⑤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及服用治疗药物者;⑥长期口服避孕药者,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及利尿剂患者,以及服用其他药物,如抗组胺类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等患者;⑦6个月内眼部手术、外伤者,眼底激光治疗患者,3个月内眼部活动性炎症者,4 w内眼部局部用药者;⑧其他影响眼表功能的疾病。

1.2研究方法对所用患者测远、近视力,应用非接触眼压计测眼压,采用综合验光仪进行验光检查,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结膜、角膜、虹膜及晶体。治疗组给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施图伦)点眼3次/d,每眼每次1滴,滴入下眼睑结膜囊内,连续给药4 w后对患者进行症状评分、BUT、SIt、角膜地形图检查。对照组未用任何眼科用药,4 w后观察同期眼科检查情况。

1.2.1干眼症症状评分判定标准根据患者主诉,将干眼症状轻重程度分为0~4分5个级别〔4〕。

1.2.2SIt检查取一个5 mm×35 mm的滤纸(天津晶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一端反折5 mm,轻轻置于患者下睑结膜囊,另一端自然下垂,嘱患者向下看或轻轻地闭眼,5 min后取下滤纸,测量湿长,记录结果〔4〕。

1.2.3BUT检查在患者结膜囊内滴一滴1%荧光素钠(立设得),嘱患者眨眼,从最后一次瞬目后睁眼至角膜出现第一个黑斑的时间为BUT〔5〕,采用同一秒表进行记录,测量3次,取平均值。

1.2.4角膜地形图检查采用SHIN-NIPPON CT1000角膜地形图仪进行检查,每例患者检查均由同一熟练技师操作,每只眼行2次摄影,选择质量较佳的图像进行分析,分别记录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SAI)、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在检查中避免使用表面麻醉剂,首先进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患者休息5 min后再进行泪液分泌量检查。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应用配对t检验及方差分析。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干眼症状评分、SIt、BUT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干眼症状评分、SIt、BUT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未采用任何治疗,其干眼症状评分、SIt、BUT没有恢复的表现(P>0.05)。治疗组用药4 w后较治疗前干眼症状、BUT有显著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SIt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好转(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角膜地形图SAI、SRI比较两组治疗前SAI、SRI无差异(P>0.05)。治疗组4 w治疗后SAI、SRI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干眼症状评分

与治疗前比较:1)P<0.01,2)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下表同

表2 角膜地形图SAI、SRI比较

3讨论

T2DM可引起多种眼部并发症,除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之外,干眼症是最常见的眼表并发症。T2DM患者易发生干眼症与多种因素有关:T2DM患者的泪膜容量及黏蛋白的分泌量均明显下降〔6〕,而黏蛋白减少是泪液分泌减少和泪膜不稳定的主要因素〔7〕。同时,T2DM患者泪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明显增高,泪液的渗透压增高;泪液成分、泪膜稳定性和渗透压变化又导致眼表稳态的破坏,进而导致恶性循环;另外一方面,T2DM导致了泪液基础泌量减少。T2DM患者角膜知觉减退后相应的瞬目频率就会减少,泪液蒸发加强而影响泪膜重建〔8〕。老年人是干眼症的另一高发人群,特别是老年妇女更易常见,与年老后体内激素改变、泪膜稳定性差有关〔9〕。

目前,针对T2DM引起的干眼症治疗,主要应用工泪液替代疗法。人工泪液是模仿人体泪液成分做出的一种替代品,让病人的眼睛表面重新形成一种人工保护膜而缓解干眼的症状。本研究中应用的药物主要是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德国视都灵药厂生产),其主要成分洋地黄苷和七叶亭苷是血管活性药物,洋地黄苷激活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色素上皮酶,增加营养物质输送,从而促进感光细胞功能恢复;洋地黄苷能提高睫状肌收缩幅度,增加调节功能。七叶亭苷能增加睫状肌血流,二者共同作用,改善睫状体调节功能,缓解调节性或肌性视疲劳〔10〕。洋地黄苷可抑制细胞膜的Na+-K+-ATP 酶的活性、增加肌细胞钙离子的内流、减少角膜钠离子的外流,使角膜的含水量保持稳定,同时降低泪液的渗透压〔11〕。该药能较长时间黏附于角膜上皮层的表面,化学成分中的葡萄糖苷,可降低表面张力、稳定泪膜、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保持角膜的湿润,并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生长。因此使用后患者眼部不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而且该药不含防腐剂,可以减少对角膜的毒性作用。

本研究可以看出经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的T2DM干眼症患者干眼主观症状明显改善,能提高患者泪膜的稳定性和规则性,但是对促进老年T2DM患者泪液分泌作用不明显。

4参考文献

1Manaviat MR,Rashidi M,Afkhami-Ardekani M,etal.Prevalence of dry eye syndrome and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BMC Ophthalmol,2008;8(1):10.

2朱姝,贾卉.2型糖尿病与干眼症的相关性分析〔J〕.眼科研究,2007;25(8):602-4.

3原晓飞.中老年人干眼症302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9):1206-7.

4刘祖国,陈家祺.眼表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4-8,230-1,287-304.

5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13:92-4.

6Alves M,Calegari VC,Cunha DA,etal.Increased expression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and their receptor,and activation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in lacrimal glands of diabetic rats〔J〕.Diabetologia,2005;48(12):2675-81.

7虎学君,杨得万,杨巧玲.糖尿病2型患者干眼症发病相关因素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9;9(10):1916-8.

8张劲松,滕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泪膜的变化及与角膜知觉的关系〔J〕.眼科,2005;14(3):151-4.

9高春玲,路风青.眼科门诊干眼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42(8):667-9.

10张天资,梁笑寒.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频终端综合症50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6):687-8.

11姜红晓,许琛琛,王勤美.施图伦滴眼液治疗LASIK术后干眼症的临床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3;33(3):265-8.

〔2014-07-15修回〕

(编辑袁左鸣)

欢 迎 投 稿欢 迎 订 阅

猜你喜欢
泪膜泪液干眼症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长期玩手机小心得干眼症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自体血清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150例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切洋葱时嚼口香糖就不会流眼泪吗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