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

2015-12-30 12:16杨晓娜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关键词:并发症剖宫产

杨晓娜(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

杨晓娜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再次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有剖宫产史,根据上次剖宫产术式不同将其分为三组,甲组30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乙组32例为新式剖宫产,丙组34例为改良新式剖宫产,分析三组患者再次妇科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甲乙两组除腹腔粘连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均少于甲组、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腹腔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甲乙两组,切口一期愈合率显著高于甲组与乙组。结论 与新式剖宫产、传统剖宫产相比,改良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最小,可减轻患者腹腔粘连程度,缩短手术用时,值得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再次妇产科手术;并发症

剖宫产是全球范围内应用较多的分娩方式,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剖宫产率不断提高[1]。剖宫产是一种开腹手术,可造成一定的远期影响,尤其是剖宫产所致腹腔粘连常会给再次妇产科手术造成不良影响[2]。为分析剖宫产最佳手术方式,将其在后期给可能展开的再次妇产科手术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笔者选取不同剖宫产的三组患者,分析其再次手术中的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行再次妇产科手术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有剖宫产史,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0.6±3.5)岁;患者均接受过1次剖宫产,且本次妇产科手术与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为2年以下18例,2年及以上78例。再次手术类型为二次剖宫产21例,异位妊娠手术32例,卵巢肿瘤手术43例。根据上次剖宫产术式对患者分组,甲组30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乙组32例为新式剖宫产,丙组34例为改良新式剖宫产,三组患者年龄、本次手术与剖宫产间隔时间、再次妇产科手术类型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初次剖宫产过程中,三组患者均展开硬膜外麻醉,以仰卧位接受手术;甲组采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在腹部做一纵切口,而乙组方式为新式剖宫产,在腹部做横向手术切口展开手术,而丙组患者剖宫产术式为对新式剖宫产加以改良,将产妇皮肤切开之后撕开其皮下脂肪,并将筋膜层谨慎剪开,将筋膜和腹直肌粘连的地方分开,对腹直肌进行钝性分离,以纵向将腹膜剪开,剪开产妇子宫膀胱腹膜慢慢剪开,反折并将膀胱向下方轻推,展开剖宫产操作。手术结束时宽针距对膀胱腹膜反折处进行仔细缝合,注意应用可吸收线,将切口逐层关闭。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一期愈合情况以及有无腹腔粘连。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对比

甲、乙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无显著差异,丙组三指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对比(x±s)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切口一期愈合率、腹腔粘连发生情况分析

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5/30),切口一期愈合率66.7%(20/30),腹腔粘连20.0%(6/30);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6%(5/32),切口一期愈合率65.6% (21/32),腹腔粘连12.5%(4/32);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34),切口一期愈合率91.2%(31/34),腹腔粘连2.9%(1/34)。甲乙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切口一期愈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粘连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腹腔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甲乙两组,切口一期愈合率显著高于甲组与乙组(P<0.05)。

3 讨 论

剖宫产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其不仅可对胎儿臀位不正和宫内窘迫等危险情况进行有效解决,且可将产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控制在最小范围内[3],故其在胎儿及产妇生命挽救中的应用价值较高。然而有研究发现,

曾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再次展开妇产科手术时,容易发生腹腔黏连,致使手术风险加大[4],因此在行剖宫产时,应对其术式进行慎重选择,尽可能减少妇产科再次手术时的并发症发生风险。

目前临床通常采用传统的手法展开剖宫产,近年来新是剖宫产及其改良方法再临床中的应用也不断增加。传统手法是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其不仅需要的手术时间比较长,而且术中易造成机械牵拉,容易导致腹腔粘连。新式剖宫产中的钝性分离以及有利错位等,可能刺激到孕妇或造成腹膜难以愈合,这是产妇发生腹腔黏连的重要的原因[5]。改良新式剖宫产给产妇的刺激较小,术后经可吸收线对膀胱腹膜反折部位进行缝合,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炎症发生风险,同时可促使皮肤坏死风险降低,故术后腹腔粘连发生风险相对较低。在本次研究中,三组患者分别采用这三种剖宫产方法,而对患者再次妇产科手术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甲乙两组除腹腔粘连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丙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均少于乙组及甲组,且患者术后出现腹腔黏连及其他并发症的可能性较低,而产妇切口一期愈合的概率明显较高。由此可知,与新式剖宫产、传统剖宫产相比,改良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最小,可减轻患者腹腔粘连程度,缩短手术用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 磊,刘 辉,谢业丽,等.753例再次剖宫产病例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25):3341-3342.

[2] 宗克成.高频超声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中的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3):5533-5534.

[3] 许成芳,李 田,彭其才,等. 4 7 8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临床探讨[ J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29(52):79-80.

[4] 智 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3):5410-5411.

[5] 邓映岚.现代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5):5787-5788.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719.8

猜你喜欢
并发症剖宫产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