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新生儿静脉血与末梢血常规检查结果对比

2015-12-30 12:16杨雪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中医院黑龙江七台河154500
关键词:血常规新生儿

杨雪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中医院,黑龙江 七台河 154500)



妇产科新生儿静脉血与末梢血常规检查结果对比

杨雪春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中医院,黑龙江 七台河 154500)

【摘要】目的 对比产科新生儿静脉血与末梢血常规检查结果。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产科出生并且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新生儿66例,分别采集静脉抗凝血以及末梢血,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指标,并比较两种采血标本的检查结果。结果 静脉血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测定结果显著低于末梢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新生儿静脉血常规检查难以完全反应其血液循环状态,影响因素较多,宜采用末梢血检查血常规。

【关键词】血常规;新生儿;静脉血;末梢血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判断机体病理生理状态的重要检查项目,对多种疾病的筛查、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等均具有重要价值[1]。静脉血与末梢血是临血常规检查的常用检查方式,由于新生儿的生理条件较为特殊,两种采血方式的检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对比分析了新生儿静脉血与末梢血常规检查结果,旨在为临床合理选择新生儿采血常规检查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66例,其中,男39例,女27例,出生时间均在7天以内。新生儿家长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均能够配合采血检查。

1.2 方法

所有新生儿均于上午8:00~10:00采集空腹静脉血1 mL,置于含有EDTA-K2的干燥抗凝管内,并迅速混匀;同时采集手指末梢血20 μL,置于含有EDTA-K2的子弹头抗凝管内充分混匀。血液标本均采用Sysmex kx-21血液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检测,标本在2 h内完成检测。检测指标包括RBC、WBC、PLT、HGB、HCT、MCV以及MCH。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静脉血与末梢血的WBC、PLT、MCV、MCH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静脉血的RBC、HGB及HCT检测结果显著低于末梢血(P<0.05)。见表1。

表1 静脉血与末梢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x±s)

3 讨 论

目前,临床血常规检查方法主要采用全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且随着仪器性能的不断提高,检测精密度、准确性以及稳定性也获得显著提高。临床实践表明,不同方式采集到的血液标本检查结果也不尽相同。目前,临床多认为在血细胞计数测定方面,以静脉血更为准确,能够更为真实地反应受试者的血细胞情况[2]。但新生儿应用静脉采血相对困难,而应用末梢采血方式操作简便快捷,且采血量较小,新生儿家长从心理方面更容易接受。此外,由于新生儿的生理状态较为特殊,组织器官功能均未发育成熟,不同部位采血标本对于血常规测定结果的影响也与成人不尽相同[3]。因此,比较分析静脉血与末梢血常规检查结果对于合理选择采血部位非常必要。

本研究对66例新生儿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分别采集其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两者的WBC、PLT、MCV、MCH检查结果基本一致,但静脉血的RBC、HGB及HCT检测结果相比于末梢血显著降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新生儿静脉抽血相对困难,采血不顺利可能导致微小凝集,从而影响测定结果[4]。此外,部分新生儿为早产儿,采血难度更大,可能出现标本溶血等,严重影响测定结果。新生儿静脉采血多难以达到抗凝剂所需2 mL的抗凝血量,抗凝剂加入量与标本量比例不符,也将影响测定结果[5]。新生儿在出生以后数小时内,由于水分摄入量较少,加之部分新生儿存在隐性失水、排便及排尿等,均可导致循环血容量降低,从而导致HCT、HGB及RBC水平升高[6]。李侠等认为,部分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存在周围静脉血瘀滞,从而导致毛细血管中的HCT以及HGB水平升高。詹燕婷等[7]研究表明,末梢血采血较静脉血更为简便快捷,采血量较小,检测结果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新生儿的情况,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新生儿静脉血与末梢血常规检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末梢血采血简便、采血量少,且更能反映新生儿的血液情况,亦采用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

参考文献

[1] 李 晶.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结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91-92.

[2] 梁志洪,邓家德,陈结贞,等.应用东亚10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新生儿静脉血和末梢血常规[J].医药前沿,2013,(15):74-75.

[3] 李 侠.新生儿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6):69.

[4] 韩秋青,王爱玲,韩风杰.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26):85-86.

[5] 王 伟.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1):7004-7005.

[6] 张云霞.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31):261-261,262.

[7] 詹燕婷,曹汝庚,陈信强,等.新生儿末梢血和静脉血血细胞检验的对比分析[J].医药前沿,2014,(22):206-207.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446

猜你喜欢
血常规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