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诙谐中学语言

2015-12-30 00:03卫艳妮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5年40期
关键词:鱼之乐段祺瑞惠子

卫艳妮

【学而思悟】

《惠子相梁》是《庄子》一书中极具代表性的语言故事。文中,庄子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想法,而是借鹓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那些追求功名利禄者的丑恶嘴脸,表现了庄子清高自守,视利禄如“腐鼠”的人生态度。

●品悟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赏析:此段写在魏国担任宰相的惠子,听信他人挑拨,搜捕前来看望自己的庄子。文中,作者用一个“恐”、一个“搜”,就将惠子看重功名利禄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2.“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赏析:这句是对鸱维护“腐鼠”的丑态的描写,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也是对惠子的讽刺,既尖锐深刻又余味无穷。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中,作者用机智的语言描写了庄子与惠子之间的一次辩论,显示了二人在思想、性格和气质上的差异:惠子好辩,对待事物更多保持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而庄子则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感悟到闲适愉悦。

●品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赏析:此段是庄子与惠子围绕“鱼之乐”而展开的辩论。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但从论辩的过程和结果看,可充分体现出了庄子论辩的机敏和巧妙。尤其是故事的结尾,是庄子最后的反击。庄子说:惠子你问我怎知道鱼的快乐时,便表明你是已经知道我明白了鱼的快乐才问的。从逻辑上说,惠子本来不确定庄子是否知鱼之乐,且有庄子不知鱼的快乐的意思,而庄子却说惠子已经知道他是知道的,可以说是扭曲了惠子的本意。此外,最后又说:我是在濠上知道的,又把惠子“你怎样知道鱼之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之乐”,在逻辑上可说是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的对语。可是,这正展示了庄子善用语言能在逻辑上回避一己之矛盾的机敏。

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其实这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反映,也反映了庄子推崇“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

【即学即练】

请从语言描摹的角度回答问题。

(1)下面句中的“走”换成“端”好不好?为什么?

萌动不久的柳芽,刚刚吐须的毛毛虫,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走上大众餐桌。

(2)请赏析下面的句子。

一只觅食的麻雀飞落到院子里,踱着悠闲的碎步慢慢地走近躺在厨房门口的小猫,慵懒的小猫瞪着迷离的眼神有意无意张望两下。两只蝴蝶上下翻飞,其中的一只落在一枚翘起的绿叶上,振翅欲飞;另一只则绕着她翩然起舞。在屋檐处寓居的雏燕不小心跌落下来,疾飞而至的母燕赶紧飞落想方设法拯救。云儿来了又去,树叶绿了又黄。大片大片的雪花顺着窗棂的缝隙飞近我脸庞时,我知道,冬天终于来临。

2.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几个学生请教苏格拉底:“什么是诡辩?”

苏格拉底说:“有一天,我家来了两个客人,一个人很干净,一个人很脏。我请两位客人洗澡,你们说,他们中间谁会洗澡?”

学生说:“当然是脏人。”

苏格拉底说:“不对,是干净人。因为他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没有这种习惯。”

“对,是干净人洗澡。”学生明白了。

“不对,是脏人,因为只有脏人才需要洗澡。”苏格拉底又说。

“对,是脏人洗澡。”学生说。

“错了,两个人都洗了。你看,干净人有洗澡的习惯,脏人需要洗澡,当然是两个人都洗了。”苏格拉底又说。

“有道理,两个人都洗了。”学生说。

“不,恰恰相反,两个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而干净人又不必洗澡。”苏格拉底说,“那到底谁洗了?”

学生糊涂了。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诡辩。”

诡辩是以自己的意志为目的,有意混淆是非,是我们一贯反对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活跃气氛,消除尴尬,也可以诡辩一下,幽默一番。

思考:一天,段祺瑞和儿子下棋,儿子输了。段祺瑞生气地说:“下棋不过是小儿科的东西,而你在这上面都不能取胜,简直像猪狗一样笨。”第二天,两人又下棋,这次儿子取胜了,段祺瑞挠挠头,风趣地说:“                                         ”

猜你喜欢
鱼之乐段祺瑞惠子
美食无国界品味有共鸣
时间,遗失了什么
可乐
惠子巧辩庄子
房子无小事,手续很重要
郑合惠子:率真Lady
善意的谎言不能说穿
Pour une puissance culturelle chinoise
段祺瑞的棋局
爱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