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解剖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2016-01-04 09:37张毅敏宋海岩
科技视界 2015年35期
关键词:解剖学标本麻醉

张毅敏 周 立 宋海岩

(1.新乡医学院解剖实验室,河南 新乡 453003;2.新乡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河南 新乡 453003)

1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

1.1 PBL与实验教学的结合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指的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或问题导向学习。最早由加拿大Mc Master大学医学院提出并开始实施。其完整的概念由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医学院的Dr.How ard Barrows提出。与传统医学教育的主题导向学习模式(subject based learning,SBL)不同,PBL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涉及小组讨论、文献资料查询、媒体幻灯制作、读书报告书写等多环节的教学方式。旨在使学习者构建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培养自主学习和终生习的能力。以塑造学员的独立性,培养创新力、有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1-2]。

这种授课方式穿插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定期与学生见面,通过病案给学生提供有关信息并进行讨论,提出临床麻醉可能面临的问题,指导每个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如书籍、期刊以及多媒体资料等收集自学资料,鼓励学生组织讨论,对其病理生理、术前准备、麻醉评估、麻醉方案及术中麻醉管理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直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为止,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总结,让学生复述临床推理技巧,回答学生提出的与PBL相关的问题;同时适当地安排专题讲课向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新观念、新动态及新方法,并向学生示范开展模拟操作训练,提高学生对于麻醉实验操作的操作技能[1-2]。

另一方面PBL对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们所搜集的资料、研究进展与教师们相互交流,同时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教师需有的放矢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作为启发者和总结者,教师应发挥作用,针对薄弱的环节,推动学生思考,将问题引向纵深。不盲目评价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为主,鼓励为主,使学生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锻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使教学目标圆满实现[5]。

1.2 CAI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参与性较差。CAI在继承传统解剖学教学优点的基础上,又为学习者提供了主动学习的环境。它具有较强的人机对话功能,易建立起双向交互式人机界面,并提供富有多样性的学习环境[6]。

麻醉解剖学教学中,尸源或是标本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CAI课件收录了大量优秀的解剖标本。这样可以将学生分两部分分别进行多媒体标本学习和实体标本观察,以缓解标本数与学生数比例失调的现象。同时,通过CAI教学软件的演示,学生可以从三维水平更好地理解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毗邻。通过采用虚拟动画演示和光标闪烁,使学生从视觉、听觉、文字多个方面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另外,在标本实习课中,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通过观看课件,将理论与标本实习联系统一,更有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

1.3 开放性实践与实验教学的结合

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挥个性主动创新的能力。因此,作为医学生以及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了解自身的状况以及知识需求是解剖学习中的重要促动力。

在课余时间开放解剖学实验室,由学习者自行设计与临床学科相关的解剖学基础实践内容,拟定实践计划书:包括实践目的,材料方法,操作步骤,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临床应用,提交实验室,教师根据计划书的可行性立项,并负责对学生进行解剖学专业知识指导。

2 实验教学总结

2.1 定期总结

每周反馈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修正不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并做好记录,以利下一轮教学时改进。课程结束后全面系统的总结,在学期结束后集体会议中提出现存的问题以及建议,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2.2 学生成绩分析

衡量实验教学成果的重要一项指标就是学生的成绩,分析学生的成绩并进行易错点总结,结合下一轮的教学进行知识薄弱点的改进。

3 麻醉解剖实验教学现存问题以及改进

首先,在麻醉解剖学师资的培养、教材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我校麻醉解剖学教师都不是麻醉专业毕业,对临床麻醉操作、麻醉设备、麻醉生理、麻醉药理等方面知识有限,而且现代麻醉临床知识的更新,对麻醉解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用的麻醉解剖学教材带有浓厚的局部解剖学色彩。目前,我校还没有专门的麻醉解剖学实验室和标本。为培养麻醉专业应用型人才,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麻醉解剖学教学改革之路。

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提高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创新事业,,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方面、多形式不断探索、尝试、总结和积累,才能逐步形成有效方法,推动教育改革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改变僵硬、封闭式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临床应用和邻近学科知识,有针对性地出一些思考题,激发学生通过自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把教师的主要精力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则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独立思考结合能力将会大幅度的提高。

总之,重视、深入教学研究,结合专业特色,改进教材内容,调整课程安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课时,改革教学模式,将基础与临床应用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我们的麻醉解剖学教学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1]王慧,张建一,熊琨,等.麻醉医学专业本科生麻醉解剖学教学改革浅议[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106-107.

[2]邓兆宏.分析考试成绩提高麻醉解剖学教学质量[J].解剖学研究,2002,24(2):156-158.

[3]Matsui K,Ishihara S,Suganuma T,et al.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school graduates who underwent problem based learning[J].Ann Acad Med Singapore,2007,36(1):67-71.

[4]O’neill P,Duplock A,Willis S.Using clinical experience in discussion within problem based learning groups[J].Adv Health Sci Educ Theory Pract,2006,11(4):349-363.

[5]路志红.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杂志,2010(1):183-185.

[6]王医平,党万太,等.CAI课件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1,6(2):53-54.

猜你喜欢
解剖学标本麻醉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